廣東粵曲清新柔麗,是中國曲藝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它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廣州方言區域,並流傳到東南亞、北美等粵籍華僑及華人聚居的地區。
粵曲源自戲曲聲腔劇種粵劇清唱。約於清道光年間,有以清唱粵劇為業的八音班,他們用粵劇的劇本,用粵劇的曲調,用粵劇的“戲棚官話”分腳色演唱。以後又出現了穿街過巷賣唱的女盲藝人,被人們稱作“瞽姬”、“師娘”。她們每人都要掌握不同腳色的唱腔,壹人演唱多個腳色,較之“八音班”在歌唱技藝方面有了新的發展。這種演唱盛行了60多年,在粵曲史上稱為“師娘時期”。她們主要演唱的曲目有《百裏奚會妻》、《黛玉葬花》、《棄楚歸漢》等“八大名曲”。
民國以後,在茶樓歌臺上逐漸出現了明目女子演唱粵曲,人們呼她們為“女伶”。她們改“戲棚官話”為廣州方言,改假嗓為真嗓,並劃分為大喉、平喉(此為男角專用腔)、子喉(為女角專用腔)3種唱法,粵曲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女伶時期”。
近百年來,粵曲緊跟時代而發展,它善於吸收,能夠兼融並蓄,不斷豐富,不斷創新,拓寬了唱腔音樂,如將粵劇的“梆、簧”,廣東的曲藝龍舟、南音、粵謳、木魚歌,乃至廣東音樂(包括雜曲小調或器樂曲)均拿來填詞演唱。伴奏除高胡、揚琴為主奏樂器外,還加入了薩克管、小提琴、電子琴等等。粵曲脫胎於粵劇,它和粵劇在唱腔音樂方面長期存在著互相吸收、互相融化、互相促進、***同發展的極為密切的關系,因而粵曲和粵劇至今仍基本唱著相同的腔調。
粵曲的形成,大致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八音班階段(1821--1886年) 早期以器樂演奏為主,兼唱廣東外江班(戲曲)唱腔,後逐漸改唱粵劇唱腔。
“師娘”階段(1862—1917年)
“師娘”全是失明女性,自小由專門收養盲女傳習粵曲彈唱技藝的“堂口”培養成職業藝人,以自彈自唱形式應邀登門賣唱謀生。民國初年,“師娘”開始進入茶樓開設的曲藝茶座演唱,開創“壹幾兩椅”的演出形式。
“女伶”階段(1918—1938年) 稱為女伶的非失明女藝人逐漸取代“師娘”,改坐唱為站唱,改“壹人多角”和“壹人多腔”套唱有故事情節的“套曲”(又稱大曲)為多段體的單曲,開始奠定廣東曲藝演唱的基本形式。“女伶”階段是粵曲歷史上的全盛時期。這時期的廣東曲壇人才輩出,流派紛呈,名家、名曲、名腔不斷湧現。
建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粵曲出現了更加繁榮興盛的局面,人民政府成立了專業曲藝團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力改革創新,使粵曲從單壹的站唱,發展為有自彈唱、獨唱、合唱、說唱、表演唱、小組唱等多種形式。培養出大批新生力量,創作出壹批反映新生活,歌頌新社會的優秀曲藝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粵曲備受摧殘。打倒“四人幫”後,粵曲逐步得到恢復。政府采取繁榮創作,培養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動群眾性粵曲演唱活動等措施,使粵曲從80年代起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階段。
粵曲音樂性強,註重唱功,不長念表,表演基本屬於戲曲清唱範疇。粵曲的基本唱腔是梆子、二黃;也有唱曲牌、小曲的;並吸納了粵語方言地區其他曲種如龍舟、木魚、南音、粵謳等說唱體唱腔和使用器樂曲(主要是廣東音樂)、歌曲曲調填詞演唱。粵曲唱腔在“師娘”時期向“女伶”時期交替期間,產生了壹些重大的改革:如改“戲棚官話”演唱為用廣州方言演唱;改原用假嗓演唱為用真嗓演唱;把粵劇原來十大行當的唱腔並歸為大喉(又稱左撤、霸腔,屬男角唱腔)、平喉(男角唱腔)、子喉(女角唱腔)三大類。伴奏樂器也由原來的幾大件(粵胡、揚琴、琵琶、笛子)發展成分硬、軟弓的樂器組合和中(民樂)西樂組合。以二弦、提琴(廣東特色樂器)、月琴、短喉管為主奏樂器的硬弓組合,多用於大喉唱腔的伴奏;以粵胡、揚琴、琵琶、橫簫、長喉管為主奏樂器的軟弓組合,多用於平喉、子喉唱腔的伴奏。還有以椰胡、洞簫、秦琴為主奏樂器,用來伴奏南音等唱腔的樂隊和加人了西洋樂器的中西混合樂隊等,伴奏形式不拘壹格。
粵曲各個時期均有壹批傑出人才。“師娘”時期有月英、漢英、翠燕、馥蘭、群芳、二妹等。“女伶”時期著名演員眾多,代表性人物有大喉唱家熊飛影、子喉唱家張瓊仙和四大平喉唱家小明星、徐柳仙、張月兒、張惠芳。這時期還湧現出壹批著名樂師和撰曲家,如稱音樂“四大天王”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撰曲家王心帆、吳壹嘯、曾浦生、陳冠卿、楊子靜等。進入中華人民***和國時期,粵曲更是人才濟濟,著名演員有李少芳、關楚梅、黃佩英、何麗芳、白燕仔、譚佩儀、黃少梅、李丹紅、何紫霜、何世榮(失明藝人)、陳燕鶯、賴天涯等。著名樂師有梁秋、方漢、朱海、陳萍佳、蘇文炳、屈慶、黎浩明等。著名撰曲家有蔡衍棻、陸風、劉漢乃、潘邦榛等。80年代以後,還陸續出現了壹批優秀的演員和樂師。
粵曲早期的曲目大都來自粵劇的“班本”,到了“師娘”時期,粵曲開始積累本身特有的曲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大曲本”:《百裏奚會妻》、《辨才釋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棄楚歸漢》、《魯智深出家》、《附薦何文秀》、《雪中賢》。“女伶”時期競唱新曲,著名演員均擁有自己的首本曲目,如大喉唱家熊飛影的《嶽武穆班師》、《武松大鬧獅子樓》、《夜戰馬超》;平喉唱家小明星的《風流夢》、《知音何處》;徐柳仙的《再折長亭柳》、《夢覺紅樓》;子喉唱家張瓊仙的《燕子樓》、《秋江別》等。抗日戰爭時期,產生不少抗戰題材曲目,如小明星演唱的《恨鎖五羊城》、《人類公敵》,徐柳仙演唱的《熱血忠魂》、《血債何時了》,李少芳演唱的《烽火危關》、《聞雞起舞》,張惠芳演唱的《殺敵慰芳魂》等。建國後,創作曲目多不勝數:歷史題材作品有《牛臯扯旨》、《周瑜寫表》、《秦瓊賣馬》、《穆桂英掛帥》、《花木蘭巡營》、《蔡文姬歸漢》、《孔雀東南飛》等。現代題材曲目有《河清有日》、《壹條趕牛鞭》、《朱老鞏護鐘》、《二泉映月》、《牧馬人》以及歌唱羊城八景的《雙橋煙雨》、《羅崗香雪》、《鵝潭夜月》、《東湖春曉》、《珠海丹心》、《紅陵旭日》、《白雲松濤》、《越秀遠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