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粽子是什麽

粽子是什麽

粽子古稱“角黍”,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粽子起源

粽子

端午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邯鄲淳《曹娥碑》說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史載伍子胥盡忠於吳,後反被吳王夫差殺,拋屍於江,化為濤神。民間傳說,伍子胥死於五月五日。《會稽典錄》記,則為紀念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上。父能弦歌為巫。漢建武中,長沙區回忽見壹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日: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綠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異苑》因此說,“粽,屈原姐所作。”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粽。古人以菇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隗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壹多有 “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粽子簡介

粽子 (拼音:zòng zǐ ,讀起來應為:zòng zi)(英文名:rice dumpling)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壹天便互相送粽子作為紀念。並且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壹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菇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菇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菇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壹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夂》:“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註雲: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壹日,又以菇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壹名‘糉’,壹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菇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以上信息來自/f?kz=1096936887 裏面有粽子的實物照片

  • 上一篇:簡述傳統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的比較?
  • 下一篇:紅牛是哪個國家的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