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糊窗戶的紙叫什麽紙

糊窗戶的紙叫什麽紙

糊窗戶的紙叫桐油紙。

在古代壹般普通百姓家裏使用的糊窗戶紙是桐油紙,非常結實耐用的,因為它的制作工藝和壹般的紙張有很大的差別,再加上桐油的浸泡,使得這些窗戶紙具有了防潮、防水、防蛀的特性,在古代也是應用最廣的。

壹、古代窗戶紙的制作情況

以窗戶紙制作最成熟的明清時期為例,在當時工匠們制作窗戶紙工藝還是不簡單的,因為制作窗戶紙的材料和壹般的白紙是不壹樣的。當時這種貼窗戶的紙是由谷皮、樹皮和藤類植物壹起混合然後打成漿,在制作完成後,還要有很重要的壹個不能省略的步驟,為了防潮和防水,這些紙是要在桐油裏面大批量進行浸泡的。

因為在古代能夠防水的措施比較少,其中使用的最多的還是用可以人工制作的植物油也就是桐油,被桐油浸泡過的窗戶紙具有很強的防水的作用。而且經過這種工藝加工的加工而成的窗戶紙其厚度是非常厚的,所以是有著防水、防潮甚至防蛀的功能。

這種用特殊材料制作的窗戶紙,在炎熱的夏天可以阻擋風雨,在寒冷的冬天可以阻擋風雪,貼在窗戶上可以說是非常結實耐用的。此外,這種材料制作的紙張除了被用來糊窗戶外,還可以用來制作紙傘,在過去壹半人大多稱為油傘,是非常結實耐用的,即使經過反復多次折疊依然堅固,不會輕易被雨淋濕。

二、古代的窗戶紙使用的情況

古代的窗戶糊紙並不是壹開始就有的,它也是經歷了壹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中國古代秦漢以前,人們壹般用絹或者布來糊窗的,因為當時雖然有紙張的出現,但是價格極其昂貴不是普通百姓能夠用得起的。

隨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隋唐以後雖然造紙技術成熟了,可是價格還是很貴,壹般只有有錢的大戶人家才能用得起,因為它透氣、透光。而普通百姓大多用可以拆卸的木板來當窗戶用,還有壹些更加貧困的百姓,他們用制作的草簾作為窗戶的遮擋物,要用的時候就用棍棒撐起來。

壹直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才真正的開始普及起來,主要是因為紙張的透光性這壹點非常好,用起來很方便,直到此時才開始在民間大規模地使用紙糊窗戶。而到了明清時期技術發展日益成熟,才有了塗抹著桐油的紙,它不僅可以防雨雪,甚至還能防潮。

才外在古代也曾經出現過琉璃瓦、蜻蜓眼等彩色的玻璃,但是在窗戶上可以使用的純透明玻璃,最早是清代初期才從西方流入中國的,而且價格極其昂貴,只有皇親國戚才用得起。當時西方使臣送給皇帝的兩塊玻璃不小心打碎了壹塊,這都需要皇帝親自批示碎玻璃的處理,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說見過此類物品了。

明瓦:

明瓦出現在宋代,是壹種半透明裝飾材料,曾為玻璃的代用品。

在我國的北方或內地,以前壹般是用天然雲母(壹種片狀礦石)來代替。而吳地的明瓦,卻是壹種傳統的手工藝產品——用蚌殼或“哈蠣殼”等貝類,打磨成豆腐幹大小、四角略帶圓的方形薄片。用其鑲嵌於木格窗戶,或覆蓋於屋頂的天窗,能起到保溫遮風的作用,又能透些亮光。

這種明瓦,老蘇州稱其為“蚌殼窗”或“蠣殼窗”。

  • 上一篇:學生放寒暑假的由來
  • 下一篇:結婚的由來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