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紅色旅遊,是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先進文化和振奮民族精神,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和加快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旅遊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壯大旅遊業支柱產業地位的壹項政治、文化、經濟和戰略性工程。目前,經過地方政府的多年探索,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集中強勢的宣傳下,紅色旅遊已經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總結多年來我國紅色旅遊發展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教訓,深入研究和探討如何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科學有效地利用紅色旅遊資源,最大化地滿足旅遊者的消費需求,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促進紅色旅遊的健康、持續、快速地發展。
紅色旅遊應遵循的發展規律
紅色旅遊承載著多元平衡的發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陣地,也是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綜合性經濟產業;既體現壹種政治行為,又體現壹種經濟行為。有效地發揮紅色旅遊的各種功能,就必須遵循壹定的規律來發展。
堅持政治教育的發展規律。發展紅色旅遊,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紅色景點革命傳統教育的屬性。“紅色”是紅色旅遊的內涵、資源、特色、品牌,是紅色旅遊的突出特質。紅色旅遊必須考慮資源特色和社會影響,保持紅色資源的真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嚴肅性,這是由紅色旅遊發揮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需要所決定的。因此,發展紅色旅遊,壹要力避輕視歷史,紅色旅遊本身就是歷史旅遊,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二要力避在紅色旅遊資源開發和經營中,不要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真諦的媚俗文化。三要力避紅色旅遊景點重復建設和紅色產品雷同開發。四要力避不切實際地盲目貪大求全。
堅持旅遊經濟的發展規律。紅色旅遊不僅僅是壹種宣傳教育性的政治活動,從本質上講,它更是壹項旅遊活動、壹個具有特色的旅遊產品。因此,和開發其他旅遊產品壹樣,必須牢牢把握旅遊經濟脈搏,按照旅遊經濟的規律,始終以市場需求和公眾興趣為導向來開發紅色旅遊產品。紅色旅遊消費需求如何滿足,直接影響著資源向效益的轉化,這是檢驗和評價紅色旅遊發展觀的壹個重要標誌。為此,應當做好兩項工作。壹是提升產品化水平。紅色旅遊作為壹種旅遊產品,只有把紅色旅遊的主題回歸到歷史文脈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證其旅遊產品的獨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續性。同時,紅色旅遊產品的生命力在於其吸引性。建好紅色景點、紅色基地、紅色旅遊線路的過程,也就是紅色旅遊產品的開發過程。要培育紅色旅遊的持久吸引力,就應當在保證思想性的前提下,從創新性、豐富性和整合性加以構建,努力提高其觀賞性、趣味性和可參與性,達到寓教於遊、寓教於樂、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提高產業化水平。現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文化內涵,延長客人居留時間,將旅遊產品中的文化內涵挖掘出來,變成可看、可欣賞的產品,並與娛樂休閑、購物、居住等多個要素搭配起來,使客人在愉快的消費中獲得享受。因此,應當深度開發紅色旅遊產品,形成行、遊、住、食、購、娛相配套的產業體系,實現紅色旅遊產品從經營資源向經營文化升級,從追求數量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
紅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觀
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現在不僅在國際上受到普遍關註,在我國也同樣得到高度重視。勿庸置疑,旅遊業的存在依托於對環境、資源、生態、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旅遊業的存在與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有著天然的壹致性。而以紅色歷史遺存為代表的紅色旅遊資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對其開發、保護和利用成為旅遊業面臨的可持續發展課題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特殊性決定了發展紅色旅遊必須抓住三個重點,處理好兩個關系,實現五個效益。 抓住三個重點。壹是科學開發。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的紅色旅遊不可能長久發展。紅色旅遊有其特殊性,如何將當年的場景展現在世人面前,而又不破壞生態旅遊資源才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發展紅色旅遊必須壹切從實際出發,形成精品意識;必須註意適度硬開發,避免對紅色旅遊資源和周圍環境造成無法恢復的破壞。二是永續利用。紅色旅遊資源是壹筆寶貴的社會財富,又是壹個可持續開發的產品,應當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三是有效保護。發展紅色旅遊應當牢固樹立保護紅色旅遊資源的意識,為此,要切實加強對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積極開展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例如革命紀念館和遺址維護修繕、革命紀念地環境的整治工作。同時,應當出臺相關的規範與制度,使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制度化、規範化。
處理好兩個關系。首先是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這是形成循環經濟的原則,也是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壹條原則。應當盡快啟動紅色歷史文化遺產工程,努力克服並消除開發、經營和使用的不當行為,在努力促進保護的同時,獲得紅色旅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如何開發利用好紅色旅遊資源,是紅色旅遊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其核心問題是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實現紅色旅遊可持續的健康發展。要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必須以有效保護、科學開發和實現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革命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為保護和利用的對象,不應壹味強調“保護第壹”,而限制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應貪大求洋、將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舊建築推倒重建;不應重開發利用而輕保護修繕。實踐證明,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是有利於保護傳承的。要通過開展紅色旅遊活動,積累更多的資金用於文物保護,使革命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實現雙向互動,和諧統壹,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實現五個效益。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審視紅色旅遊資源的早期開發建設,會發現如下不足:普遍缺乏科學規劃,對資源和環境的科學保護重視不夠,同質性、低水平重復建設較多。這些問題反映出在今後,發展紅色旅遊不僅要關註數量的擴張,更要註重質量的提高;不僅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要努力尋求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最佳結合點,實現社會效益、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資源效益的五統壹。發展紅色旅遊的實踐證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政府主導,措施得力,紅色旅遊就能夠走出壹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紅色旅遊的統籌協調發展
惡性競爭是紅色旅遊面臨的壹大難題。經過近幾年的市場整合,目前,紅色旅遊的協調發展漸成氣候。推動紅色旅遊協調發展,不僅是促進相對貧困地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平衡地區差距、建設和諧社會的題中之意,而且是尋求新的增長點,實現我國紅色旅遊新突破的重要途徑。
加強區域內紅色旅遊的協調發展。在區域內發展紅色旅遊,壹方面,為滿足旅遊者自主化需要,要加強不同旅遊形式之間的協調互動,增加豐富性,為旅遊者提供完善的菜單式選擇模式。另壹方面,要借助其它旅遊資源,有機整合相關資源,使其成為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旅遊產品形式,實現集聚效應。所以,在紅色旅遊的開發過程中,既要突出紅色主題,又要跳出紅色局限,把紅色旅遊、綠色(自然生態)旅遊和古色(歷史文化)旅遊、藍色(海洋)旅遊、風俗(民俗風情)旅遊有機結合統壹起來,形成優勢互補,打造色彩斑斕的旅遊產品組合, 滿足日益個性化、專業化的旅遊市場需求。加強區域間紅色旅遊的協調發展。不同層次、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紅色旅遊應當著眼於形成紅色旅遊大開放戰略格局,統籌兼顧區域旅遊合作,按照主題明確、區域聯動、資源***享、信息互通、差異開發、優勢互補的原則,統壹打造紅色旅遊品牌,擴大紅色旅遊影響力,***同促進紅色旅遊的發展,使旅遊各種生產要素在統壹、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上自由、合理流動。加強營銷和宣傳上的聯合、部門企業間以及旅遊營銷人員的培訓、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同促進紅色旅遊的發展。
通過紅色旅遊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實踐證明,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紅色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保護和開發紅色旅遊資源,培育旅遊業新的增長點,幫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山區脫貧致富,實現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發展紅色旅遊能激發老區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艱苦奮鬥、改變落後面貌的勇氣和決心。其次,政治優勢、資源優勢可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多數紅色旅遊資源位於欠發達的革命老區,應當說,紅色旅遊的亮點就是生態保護的重點、扶貧開發的難點。紅色旅遊的開展可以使紅色旅遊真正成為無汙染、可持續發展的扶貧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有效地擴大就業。開發紅色旅遊可以帶動老區第三產業發展,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通過發展紅色旅遊就業的百姓越多,百姓的生態保護和革命文物保護的意識越強。這也是紅色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第四,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紅色旅遊的興盛可以改善當地交通、通訊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可進入性。
總結各地發展紅色旅遊的實踐經驗,應當重視三個層面的工作:壹要善用優勢謀發展。優勢就是特色。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住當地紅色旅遊資源特色,在特色中註入新的活力元素,以特色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子。二要精益求精謀發展。發展就要有精品意識,要把自身的特色做到最好。這需要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以及各級幹部群眾的齊心協力,***同維護、發展好品牌。三要科學規劃謀發展。發展紅色旅遊不能簡單地把紅色景點堆積起來,應當進行科學規劃。國家對紅色旅遊的發展已有總體規劃,在空間上照顧均衡,突出重點和主題。在時間上囊括了黨的代表性歷史,有利於在各地發展特色的基礎上形成整體發展。當前,特別需要各區域發掘自身潛力,突出自身特點,展示區域獨特性,確定符合旅遊規律的高起點、高水平的發展方向,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競爭力的產品。
建立發展紅色旅遊的協調機制。發展紅色旅遊是壹個系統工程,應當建立起壹套高效靈活、富有成效的協調機制。這些機制包括:政府主導機制,將紅色旅遊準確定位,全面調控紅色旅遊的發展速度和方向。行業主管機制,實行旅遊部門統壹管理,相關部門密切協調,形成發展合力。市場運作機制,整合資源,組建旅遊集團,鼓勵和支持各種經濟成分進入旅遊業,形成多渠道投入紅色旅遊的發展格局。發展保障機制,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政府對旅遊產業發展的投入。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整頓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
參考文獻:
1.谷玉芬.紅色旅遊成功因素分析.商業經濟,2006.2
2.範思立.市場增勢強勁“紅色旅遊”預熱2005年旅遊市場.中國經濟時報,2005-2-21
3.谷玉芬.紅色旅遊與紅色資源關系解析.商業經濟,2006.3
4.劉筱秋.把旅遊業發展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動力產業.中國旅遊報,200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