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楞房
傳統的木楞房直接以圓木為材料,建造時先平齊木料,在兩端砍出接口,然後將圓木首尾相嵌,大小頭均齊,構成四面圍墻。然後架起檁條,直接鋪上長形木瓦,用石頭緊壓木板。圓木間抹上牛糞或泥,以避風寒。
瀘沽湖畔摩梭人的木楞房絕大多數由四個房屋組成大小不等的四合院,壹幢是正房,左面是經堂,右為畜圈,正房對面壹坊為兩層樓。
正房為全家就餐、主婦休息及儲存糧食雜物的地方;對面的樓房上分為許多小間,是“阿夏”情人偶居的地方;院內房間布局較為復雜,有主室、上室、下室、後室、倉庫等。
二、服飾
麗江壹帶納西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壹帶的穿大襟長衫,著過膝肥腿褲,腰系羊皮兜,紮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裏地區的男子,上穿短衫,下著長褲,寧蒗壹帶的男子還喜戴手鐲,老人穿麻布無領長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帶。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納西族婦女穿長過膝、寬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披羊皮披肩。寧蒗納西族婦女穿短衫,下系長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頭巾,戴金、銀、玉、石等制作的耳環和手鐲,並喜歡束“羊皮帶”或“圍腰帶”。
羊皮帶用棉布制成,每根長約四尺半,寬約二寸,使用時必須是成對的。圍腰帶非常精致,只有在節日才系。它是壹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布帶子,上面繡有盆栽菊花、二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納西族婦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發辮,再在假發外邊纏上壹大圈藍、黑兩色絲線,並將絲線後垂至腰部。
三、主要節日
祭天 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壹,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過去,納西族把祭天作為是否納西人的標誌之壹,如俗語所說“納西是祭天的人”。祭天最初是納西人遠古自然崇拜的形式,後來便與民族的母系遠祖和父系祖先崇拜聯系起來。當代,在壹些比較邊遠的鄉村保留了這壹盛大節慶,近年來,恢復祭天傳統節日的村寨有所增加。
新年 農歷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壹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棒棒會” 農歷正月十五,是納西族的壹個別開生面的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這天,四鄉農民壹大早就來到麗江古城,古城從四方街到關門口壹帶,人如潮湧,摩肩接踵,街道上擺滿了竹、木、鐵農具和各種果樹苗木、花卉等,“棒棒會”標誌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現在,這個節日依然存在,但節慶的場所已改在古城附近舉行。
四、繪畫與雕塑
繪畫與雕塑是納西東巴宗教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東巴繪畫可分為木牌畫、竹筆畫、紙牌畫和卷軸畫。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兩種。
尖頭木牌畫壹般繪神靈和被認為是善的大自然精靈“署”,著色;平頭形木牌畫各種鬼怪,不著色。納西木牌畫與我國西北地區出土的漢代人面形木牌有傳承關系,木牌上畫鬼神再插於地上祭祀之俗,原是古羌人的古俗。
竹筆畫主要是指用書寫東巴經的尖頭竹筆所繪的圖畫,包括經書封面裝幀、經書扉頁畫、題圖、插圖等,有白描也有彩色。紙牌畫指畫在多層厚紙粘合而成的硬牌上的繪畫,分為占蔔紙牌畫、自然神“署”之畫以及東巴的五幅冠等。卷軸畫是畫在布質卷軸畫上的各種神像畫,東巴舉行儀式時掛在臨時設置的經堂上。
卷軸畫中的傑作是“神路圖”,該畫長15-20米,上繪鬼神人三界,有近400個人神鬼獸形象。該畫用於喪禮和超度亡靈儀式。 東巴雕塑有面塑、泥塑、木雕。東巴繪畫和雕塑有粗獷率直、自然渾樸的風格。
五、宗教信仰
納西族是個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東巴教,也信仰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各種宗教相容***存,各行其道,都有各自的信眾,但在鄉村,信眾最多的是東巴教。
東巴教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文化習俗有重大影響,是納西族多元宗教信仰中的主幹,是在納西族處於氏族和部落聯盟時期的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逐漸吸收了藏族的本教、藏傳佛教等的壹些內容,形成了壹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態
。它有自己的儀式系統,龐大的鬼神體系,與各種儀式相配套的經典。泛靈信仰,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蔔,以及“大自然和人是兄弟”這壹基本理念,是東巴教的主要特征。
六、歌舞
納西族的民間歌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熱美磋》、《餵默達》、《阿麗哩》等。其中《熱美磋》俗稱“熱熱磋”或“窩熱熱”,屬於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類歌舞都邊歌邊舞,隨著輕松的舞步,壹人領唱眾人和。
《餵默達》的舞蹈形式有兩種:壹是半圓圈式。男女舞伴圍成半圓,由壹歌手領唱帶頭,其余依次以後者右手搭於前者左肩,跟隨其後,左手自然下垂,按逆時針方向,踩著歌唱的節奏緩步行進。每至樂曲的最後壹拍,眾人躬腰、點頭、踏步壹次。
第二種是雙半圓式。男女分開,各成半圈,男隊手式同前,女隊手牽手,按逆時針方向行進,男女各有壹領唱領舞者,兩隊相互對歌不斷變換圖形,或成圓圈,或走‘龍吐水”,或作“繞麻花”等。
擴展資料
納西族是我國居住在金沙江中上遊的少數民族,除四川省的木裏、鹽源、鹽邊三縣及西藏自治區的芒康縣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香格裏拉、寧蒗、維西、永勝、德欽等縣。
今天的納西族,是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我國西北青海、甘肅河湟壹帶的氐羌族群,沿著橫斷山脈向南遷徙,與沿途居民經過長期的融合而成。
秦漢時期,他們先從岷江上遊到雅礱江流域,再到金沙江中上遊地區,其中的高勒趣第17代孫、葉支系的葉古年在唐朝初年進入麗江盆地。納西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緬語族彜語支,大致以金沙江為界,分為東部方言和西部方言區。
納西族有表意的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和音節文字格巴文,1957年政府還為納西族創制了拉丁字母納西語拼音文字方案,現已試行推廣。納西東巴文字,壹般認為創造於唐代,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唯壹的象形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納西地區的社會經濟,同雲南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壹樣,發展也不平衡。
到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前,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縣、維西縣的納西族聚居區是封建地主經濟,並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香格裏拉縣的壹些地區則仍保留著領土經濟的殘余;寧蒗縣還基本處於封建領主經濟階段,並保持著對偶婚和母系家庭殘余。解放以後,經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納西族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
參考資料:
納西族介紹——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納西族——中央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