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無象無紛拏,壹片神行至道誇。
參透虛無根蒂固,渾渾沌沌樂無涯。
02、太極歌
太極原生無極中,混元壹氣感斯通。
先天逆運隨機變,萬象包羅易理中。
03、四性歸原歌
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
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
我賴天地以存身,天地賴我以致局。
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獨靈。
04、周身大用論
壹要心性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
二要遍體氣流行,壹定繼續不能停。
三要喉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豪。
如詢大用緣何得,表裏精粗無不到。
05、八字歌
掤捋擠按世間稀,十個藝人十不知。
若能輕靈並捷便,沾粘連隨俱無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費心思。
果得沾粘連隨字,得其環中不支離。
06、心會論
腰脊為第壹之主宰,喉頭為第二之主宰,
心地為第三之主宰。丹田為第壹之賓輔,
掌指為第二之賓輔,足掌為第三之賓輔。
07、功用歌
輕靈活潑求懂勁,陰陽既濟無滯病。
若得四兩撥千斤,開合鼓蕩主宰定。
08、十六關要論
蹬之於足,行之於腿,縱之於膝,活潑於腰,
靈通於背,神貫於頂,流行於氣,運之於掌;
通之於指,斂之於髓,達之於神,凝之於耳,
息之於鼻,呼吸往來於口,渾噩於身,全體發之於毛。
09、授秘歌
無形無象 (忘其有己),全體透空 (內外如壹)。
應物自然 (隨心所欲),西山懸磬 (海闊天空)。
虎吼猿鳴 (鍛煉陰精),水清河凈 (心死神活)。
翻江播海 (氣血流動),盡性立命 (神充氣足)。
註:以上1——9見於宋書銘傳抄譜《宋遠橋述記太極拳源流》
10、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太 極之先,本為無極。鴻蒙壹炁,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炁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炁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 清浮濁沈,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生萬物。人之生世,本有壹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 極也。
人之作用,有動必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壹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壹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炁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演為七二之數。
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虛靈,含拔,松腰,定虛實,沈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不二法門也。
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外聚,神必亂之。心性不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
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行功之法不可廢也。
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壹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黏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
11、太極行功法
太極行功,功在調和陰陽,交合神氣。打坐即為第壹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猶應治臟。使內臟清虛,不著渣滓,則神斂氣聚,其息自調。進而吐納,使陰陽交感,渾然成為太極之象,然後再行運各處功夫:
冥 心兀坐,息思慮,絕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盤膝曲股,足跟緊抵命門,以固精氣,此身功也。兩手緊掩耳門,疊指彈耳根骨,以祛風池邪氣,此首功也。兩手 擦面待其熱,更用唾味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兩手按耳輪,壹上壹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緊合其睫,眼珠內轉,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 也。大張其口,以舌攪口,以手鳴天鼓,以治其熱,此口功也。叩齒卅六,閉緊齒關,可集元神,此齒功也。兩手大指,擦熱揩鼻,左右卅六,以鎮其中,此鼻功 也。
既得此行功奧竅,還須正心誠意,冥心絕欲,從頭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證吾大道。長生不老之基,即昭於此。
若才得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挈置不顧,此無異於煉丹不采藥,采藥不煉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決不能成就。
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互濟,動靜相因,始成為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此練太極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極之妙道也。”
12、太極行功歌
兩氣未分時,渾然壹無極。陰陽位既定,始有太極出。人身要虛靈,行功主呼吸。呵噓呼呬吹,加嘻數成六,六字意如何?治臟不二訣。治肝宜用噓,噓時睜其目。治肺宜用呬,呬時手雙托。心呵頂上叉,腎吹抱膝骨。脾病壹再呼,呼時把口嘬,仰臥時時嘻,三焦熱退郁。持此行內功,陰陽調胎息。大道在正心,誠意長自樂,即此是長生,胸有不死藥。
13、行功十要
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彈,齒要常叩,背要常暖,胸要常護,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腰要常揉。
14、行功十忌
忌早起科頭,忌陰室納涼,忌濕地久坐,忌冷著汗衣,忌熱著曬衣,忌汗出扇風,忌燈燭照睡,忌子時房事,忌涼水著肌,忌熱火灼膚。
15、行功十八傷
久視傷精,久聽傷神,久臥傷氣,久坐傷脈,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暴怒傷肝,思慮傷脾,極憂傷心,過悲傷肺,至飽傷胃,多恐傷腎,多笑傷腰,多言傷液,多睡傷津,多汗傷陽,多淚傷血,多交傷髓。
16、張三豐太極拳經訣
(乾隆舊抄本太極拳經歌訣六首)
順項貫頂兩膀松,束肋下氣把襠撐,
背脊開勁兩捶爭,五趾抓地上彎弓。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壹氣研,
左宜右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天還。
拿住丹田煉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
動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
忽隱忽現進則長,壹羽不加至道藏,
手慢手快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
極柔即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
開展緊湊乃縝密,待機而動如貓行。
掤捋擠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
註:本歌訣原為七首,後文《十三勢歌》為第六首,據傳為張三豐遺留。以上10——16據傳為武當張三豐祖師所留
17、三豐太極歌(龍太極自著)
太極定陰陽,虛實蕩柔剛,起落含收放,旋轉運弛張。
屈伸靈蛇縱,開闔健鵲翔。意先形後繼,脊豎腰橫量。
沈氣垂肩肘,提頂裹胯襠。龍虎爐中化,水火鼎內藏。
蒙冠根南地,羽衣辭北方。笠歌出巴蜀,煙雨入瀟湘。
劍寒鄉夢遠,琴清古道長。玉環騰紫霧,金丹耀玄光。
註:本歌訣為龍太極自作,前六句包括了練習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後四句是對張三豐生平的概括。
18、太 極 拳經 論(後人整理)
拳經二:舉步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壹氣研。左宜右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天還。
註:本段亦獨立成文,即《張三豐拳太極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