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體育表演和競賽大會,在新中國體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新中國首個全國性體育盛會,絕大部分選手並非專業運動員,而是來自草原、來自高山……歷史上備受壓迫和歧視的少數民族兄弟。
58年前,僅有13個民族的395人參加民族運動會,競賽和表演項目分別只有5個和3個。而如今,在第九屆民族運動會上,***有55個民族的6700多人參加16個競賽和180多個表演項目。
中國的民族運動會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新的時代獲得了全新的發展。如果將其品牌同其他不少賽事相比,個性十足、文化內涵豐富的民族運動會不僅早已保值,更通過歷屆組織者精心的培養和運作,各少數民族健兒的積極參與,品牌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專門前來考察本屆民族運動會的四川大學文學人類學專業博士生張穎認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擁有其他全國性賽事無法蘀代的標誌性特色。這壹特點在本屆民族運動會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挖掘和發揮。
在“核心競爭力”上,民族運動會形成了“開閉幕+競賽與表演+民族大聯歡”的骨架,巧妙地將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多元性融入其中,運動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十足,既增進了民族大團結,促進了各民族的大交流,更避免了同質化,特色鮮明、內涵豐富。
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導師任海認為,全國民族運動會的價值在於其能夠將所蘊含的政治、文化、健身等功能進行更為廣泛的傳播,使其獨特的形態得到傳承,中華燦爛的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盡管民族運動會沒有壹項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項目,但它所強調的“平等、團結、拼搏、奮進”的宗旨,卻與奧林匹克的理念不謀而合,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體育文化盛事。
中華體育文化博覽會
本屆民族運動會,吸引了上千名中外記者雲集貴州,密集報道。賽事組織者壹流的媒體運行和服務保障,使得傳播效果倍增,民族運動會的品牌“含金量”也水漲船高。本屆民族運動會獲得了近2.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物資和服務贊助。
民族運動會品牌價值的提升,無疑是賽事主辦者、承辦者與參與者形成合力的多贏結果。在努力辦成壹屆既有濃郁民族特色又有現代氣息的民族體育盛會理念指導下,第九屆民族運動會在以往歷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進壹步發掘民族運動會的核心價值,許多歷史悠久、魅力十足的原生態民族傳統體育特色項目,得到充分的展示,突出了觀賞性、競技性和娛樂性,大幅提升了民族運動會自身的品牌價值。
最重要的還是作為賽事的主人公――來自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們在競賽和表演項目上的表現精彩。無論是賽馬、龍舟、花炮、摔跤、達瓦孜等傳統項目,還是獨竹漂這樣的新競賽項目,精彩展露無遺。競賽和表演者酣暢淋漓,觀賞者拍案叫絕。民族運動會猶如中華燦爛文化的博覽會,魅力四射。
已是第六次前來中國觀摩全國民族運動會的日本知名人類學者寒川恒夫,在貴陽參加民族體育科學論文研討時表示,中國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挖掘令人敬佩和嘆服,這種挖掘持續深入,富有成效。
寒川恒夫說,中國民族運動會的規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中國的民族運動會上,可以從點到面,集中欣賞和觀摩到許多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傳統體育項目。“這也是我連續不斷到中國來觀摩民族運動會的原因所在”。(
/ns?cl=2&rn=20&tn=news&word=%C9%D9%CA%FD%C3%F1%D7%E5%B0%C2%D4%CB%BB%E1&ct=1&fr=al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