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繆潤紱如何詠沈陽?

繆潤紱如何詠沈陽?

繆潤紱:柳塘避暑

在清代後期民國初年,在沈陽確實有壹些熱心家鄉文化建設的人,苦心孤詣地利用詩歌這個文學傳媒,精心地創造形象感人的藝術產品,為塑造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象,為推動鄉土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繆潤紱、錢公來等都是具有這樣卓識的詩人。

繆潤紱,字麟甫,號東霖,別號哈溪釣叟。奉天人。他是清前期詩人繆公恩的曾孫,光緒元年(1875年) 舉人,光緒十八年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人稱繆翰林。後任戶部主事,外放山東臨清直隸州知州,候補知府。

繆潤紱出仕之前便以詩文名冠遼沈。光緒四年(1878年),他僅二十七歲時,便出版了《沈陽百詠》《陪京雜述》兩部著作,名聲大噪,在沈陽文化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沈陽百詠》是壹部有關沈陽掌故、風俗、起居、飲食、服飾、婚喪、信仰等方方面面內容的詩集,收入繆潤紱創作的壹百首竹枝詞。

這是沈陽有史以來首部描繪老城風土時尚的詩集,出版後即成為沈陽這座城市近代風俗文化特征形成的重要標誌之壹。為了寫好這本書,繆潤紱親自到處尋訪,多方采集,選取了百項內容,分類主題,然後以濃郁的鄉情進行歌詠。他並在每首詩下作簡短註釋,成為今天了解該事物極為珍貴的史料。

《沈陽百詠》中詩的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幾類,其壹為沈陽城中景物之有掌故者,如萬柳塘、崇壽寺白塔、七十二泡、大十面、鐘樓等。其《柳塘避暑》詩雲——

粘天草色綠如雲,郭外南風午正薰。

萬柳成蔭飛絮了,踏青人上大王墳。

按:大王墳在天佑關外五裏。大王墳者國初攝政王也。

墳前多柳,俗呼萬柳堂。每當天日晴明,遊人出郭踏青者多到此地,愛柳蔭故也。

從繆潤紱在原書中寫的這則簡短按語中可知,沈陽“萬柳堂”壹帶原為清初攝政王墓地“大王墳”舊址,因其地多柳而被俗稱為“萬柳堂”。至康乾盛世以後,城內居民“出郭踏青”者,因愛此地之柳蔭,使之成為盛京八景之壹。詩作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天柳絮飄飛季節的萬柳堂景觀——這裏綠色草地與天際的浮雲連成壹片,城外暖風吹來縷縷花草的清香。連片的柳蔭裏飛散出鵝毛般的柳絮,這美好的景致把城裏踏青的人都吸引到大王墳來了!

繆潤紱:遼石經幢

繆潤紱對沈陽景觀的勾描,多註意其來歷,追本溯源,記載傳說,流傳後世。繆潤紱筆下壹處掌故較多的景觀是《遼石經幢》——

勝數東華八角亭,人從九面望瓏玲。

摩挲細認峻嶒石,上寫金剛壹卷經。

按:亭在東華門外,中立石刻金剛經全部,相傳為鎮海眼而設。土人所謂見石面者,此也。

這首竹枝詞是歌詠沈陽城內東華門文德坊下八角亭中的“石經幢”的。這“石經幢”俗稱“大十面”,是沈陽古城中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記得小時候領我們遊故宮的老師,到了東華門,先讓我們看這“石經幢”:“走,我們先看‘大十面’去!”如果有外地到沈陽的客人,也要安排看壹回“大十面”,如果有人來沈陽壹回未見到“大十面”似乎是個不大不小的遺憾。

東華門外的石經幢歷史悠久,是遼代傳下的。“幢”,石柱也。凡在幢上刻有佛經的叫“石經幢”。沈陽故宮前文德坊下的石經幢形體龐大,幢上模糊可見“沈州”字樣,幢上有天蓋,為八角亭檐式,幢身為八面形石柱,每面都豎刻著陰文五行或六行不等,***五百七十七字,字跡已模糊難辨,內容由“啟清文”“咒文”和“佛號”三部分組成;幢座的八面各有力士鳧獸的浮雕像。對“石經幢”為何時所建,清末以來素有爭論,《奉天古跡考》雲:“大殿前有小亭,供壹斷石,俗稱十面石,十面均刊佛號,隱約猶辨大唐字樣,當是唐時寺塔殘石也。”而《承德誌》卻說:“相傳為鎮海眼而設。”後經考古學家辨認,原來它是遼末天祚年間(1101—1125) 的佛教遺物,遼代崇尚佛教,所以石經幢上刻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關於“石經幢”,在民間還流傳壹個頗為有趣的故事。據雲,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壹夜夢見西天活佛向他索領黃袍,他被奸臣讒言所迷惑,便派壹位忠臣率領三千兵馬去西天還願,因山遙路遠,行進中途,糧草殆盡,這位忠臣不忍心士兵統統餓死,便讓大家散去,獨自壹人前行。他歷盡艱險堅貞不渝的精神感動了上蒼,上蒼遂派兩個神童為他引路。在將到西天時,神童告訴他到佛殿後,千萬莫到西廊房最北邊的屋裏去,說完就不見了。忠臣依言來到佛殿,見了活佛,獻了黃袍,卻又好奇地闖進北邊屋裏,不料竟闖下了大禍:原來屋裏有個人正在酣睡,周身積滿灰塵。忠臣看畢,覺得再沒有別的新鮮事情,便退了出來。這時,兩個童子卻匆匆趕來責怪他說:這下可糟了,那酣睡的人是努爾哈赤,他睡壹天就能多做壹天皇帝,今天是妳把他驚醒了,他馬上要宴駕了!妳趕快回去見壹面吧!忠臣大吃壹驚,暗想這麽遙遠怎能立即回去?童子便又教他如此這般。他依言來到大殿前的壹眼井旁,兩眼壹閉就跳了下去。說來也怪,只聽見耳邊呼呼風響,不壹會兒他卻從沈陽故宮西華門邊的另壹眼井中冒了出來。他急忙來到努爾哈赤寢宮,正趕上開創了大清江山的老罕王宴駕。消息傳開,人人都知道這眼井直通西天。文武百官深恐再用這口井的水會觸怒西天活佛,便要宮殿總管請來許多技藝高超的石匠,連夜趕鑿了壹個滿綴經文的石幢頂住井口。這,便是遼代石經幢的來歷。

當然,這個故事僅僅是流傳於滿族民間的傳說而已。“遼石經幢”幾經遷移,如今已移至故宮東路十王亭的壹側供人欣賞。

石經幢——“大十面”有這般生動有趣的傳說,所以近百年中,它始終吸引著關心沈陽文化的遊人的目光。也正因為這個,繆潤紱用心勾描了這座石經幢:若論沈陽名勝之物要數東華門外的石經幢,人們可以從整體九面上來觀摩它,撫摸著它仔細辨認這座大石面,這上面刻寫著整整壹卷《金剛經》。

繆潤紱:鐘樓更鐘

《沈陽百詠》中繆潤紱還選了壹處有特色的盛京勝景入詩,這便是《鐘樓更鐘》——

鐘打譙樓第幾更,八關接續聽鑼鳴。

狺狺中有誰家犬,吠入深宵不斷聲。

按:更點皆自鐘樓傳下,八門八關挨次鳴鑼,謂之送籌。又土人有狗吠沈陽之謠,閑嘗靜驗,人言伏枕側耳聽之,狺吠之聲真覺徹夜不斷,亦異事也。

清末沈陽鐘樓

這首竹枝詞描寫的是沈陽古城深夜時鐘鼓齊鳴的景象——鐘樓的鐘聲報告著幾更的時辰,八門八關依次響起了鑼聲。在狺狺犬吠聲中,不知是誰家的狗,直到夜深時仍然叫個不停(“狺”,yín,犬吠聲)。

古代的城市,為了報時辰都建有鐘鼓樓。而在沈陽城內,鐘樓、鼓樓是分別建於故宮之後的。自努爾哈赤遷後金之都至沈陽後,皇太極即位不久即開始建築都城與皇宮,都城完工後,皇太極巡視壹周發現了問題:城中還缺少報時的鐘鼓樓;因為歷代的都城,都在城中心修築鐘鼓樓。

鐘鼓樓既是壹種永制的象征,也是報時的需要。鐘鼓樓各負其職,鐘樓報時,鼓樓則擔負著通告重大政事活動之職。雖有分工,但都負擔著報時的任務。皇太極深知鐘鼓樓對於壹座都城的重要性,便敕命專吏趕修鐘樓與鼓樓。

原鐘樓上金代大鐘(現藏沈陽故宮)

皇太極急於早些修建起鐘鼓樓,還想快些為父王留下的壹口大鐘找個安身之所。這口鐘初造於金代天德三年(1151年),傳至後金時已有近五百年歷史。公元1619年,努爾哈赤率部攻占蓋州時,當地人將這口大鐘敬獻給努爾哈赤,並告知大鐘的歷史。努爾哈赤聞聽後,十分珍愛此鐘,把鐘帶回到當時的都城遼陽。

遷都沈陽後,大鐘也被攜至沈陽。皇太極即位也十分珍視這口大鐘,這銅質古鐘上鐫蟠結雙龍紐和銘文,圖文精美,鳴音洪亮,聲傳數裏,重達六千斤,堪稱奇珍。皇太極想用它來為都城報時。

清崇德二年(1637年),鐘樓和鼓樓兩座雄偉建築矗起於盛京四平街東西兩側,東為鐘樓,西為鼓樓,相距五百八十余米,基座都為方形高臺建築,東西南北設四個孔門,為溝通四面街路的通道。臺上有雙檐的鐘亭、鼓亭,亭下豎立碑誌。兩樓建成後,皇太極即命將古鐘懸於鐘樓之上,並欽命名為“盛京定更鐘”。

自鐘鼓樓建成後,每逢入夜時節,城門關閉。其後,每隔壹個時辰,鐘鼓便齊鳴壹次報時,而八門八關也呼應以鳴。到第二天五更天,鐘聲報曉,城門緩緩打開。城外的人們推車挑擔從四門八方絡繹穿過鐘鼓二樓的孔門進入四平街,這城市最熱鬧的街路開始響起吆喝叫賣聲,都城的新的壹天又開始了!——有了這充滿北國留都風情的亮麗風景,便有了沈陽舊八景之壹的“人從碑下走”。

繆潤紱:元宵秧歌

《沈陽百詠》竹枝詞吟哦的第二類為按四時節令順序記載的相關風俗,占全書篇幅的半數以上。從正月初壹拜年起依次排列,如正月初五日“破五”日婦女出行;上元日供三官(天、地、水)、跳布紮(黃寺“打鬼”)、扭秧歌、舞龍;二月初壹八旗兵“吹錢糧”;三月初三“三皇會”;三月初八天齊廟會;四月十八娘娘廟會;七月十五放河燈:臘月二十三祭竈等。其間穿插壹些無固定日期的季節風俗,如春天踢行頭、放風箏;夏天萬柳塘踏青、萬泉河避暑;秋天糊窗紙,漬酸菜;冬天燒火盆、賣灌餡糖等。

繆潤紱寫沈陽風俗的竹枝詞,都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風采奕奕,活潑多姿,猶如壹幅幅關東特有的風俗畫,表達了這裏的各族人民樂觀、豁達和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如《元宵秧歌》——

元宵節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

誰是主人誰是客,團團聽打鳳陽鑼。

按:俗每於元宵節日,商賈等雜扮男女裝束,演唱鳳陽鼓,謂之秧歌。沿街圍聽者人以千百計,嘔啞嘲哳,聽之令人倦。

這首竹枝詞再現了沈陽元宵節前後百姓同樂齊扭秧歌的活潑、歡快、熱烈而火爆的節日勝景——元宵佳節近了秧歌又扭起來了,要說逗樂兒大家都說當屬江老婆。團團圍起聽打鳳陽鑼,誰分得清主人或客人?

秧歌,又稱扭秧歌或鬧秧歌、浪秧歌、地秧歌,是壹種載歌載舞的娛樂形式。有時,也可只舞不歌,由嗩吶、鑼鼓伴奏起舞。據有關典籍記載,秧歌起源於南方的農業生產勞動實踐,最初是農民在田間插秧、耕田間歇,敲鑼打鼓邊唱邊舞娛樂休息,故得名“秧歌”。《廣東新語》中記載:“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插秧,壹老撾大鼓,鼓聲壹通,群歌競作,彌日不絕,是曰秧歌。”繆潤紱在竹枝詞中有句“團團聽打鳳陽鑼”,鳳陽鑼即鳳陽花鼓,創始於安徽鳳陽,也作為秧歌的壹種形式傳入遼沈地區。

秧歌傳入沈陽當有二百余年歷史了,最初只是少數藝人在街頭或為富家表演以此謀生,後來在遼沈地區形成了壹批民間的秧歌表演群體和秧歌藝人,他們集東北大秧歌、地秧歌和遼南高蹺的特色於壹體,並逐步創新豐富為場面火爆、風格獨特的沈陽秧歌。如繆潤紱在簡短按語中所記述,城裏的商賈在元宵節日“雜扮男女裝束,演唱鳳陽歌”。而在廣大的農村,則正月初壹到十五的春節農閑時節“鬧秧歌”“跑秧歌”,把年節的歡樂推向高潮。

繆潤紱:龍燈獅子

繆潤紱還為沈陽元宵節風俗舞龍燈獅子,寫了壹首竹枝詞《龍燈獅子》——

鐙月交輝照八關,蟠龍獅舞鬥回環。

鼓鑼敲更牛車走,取鬧添來十不閑。

按:俗於元宵節前後,土人雜扮龍燈耍獅子諸戲,竟鬥春風,妙舞清歌,壹時各極其盛。又有所謂打十不閑者,則品斯下矣。

繆潤紱的竹枝詞生動再現了當年沈陽城內的元宵節之夜燈月交輝、百姓恣情鬧花燈的熱烈場景——地上的鐙光、天上的月光交織在壹起映照著沈城八關,城裏城外耍龍燈舞獅子翻轉回環。鼓鑼敲更報時,夜已深還有牛車進城,車上的藝人演出“十不閑”更加逗樂。

“鐙”,也叫“錠”,是古代壹種照明器具,青銅制成,上有盤,中有柱,下有底,也有的盤下有三足。旁有柄可執。盤用來盛油點燈。

《楚辭·招魂》有雲:“蘭音明燭,華鐙錯些。”此詩中“鐙”即“燈”。“十不閑”,是流行於清代的壹種曲藝形式,原為“鳳陽花鼓”,後來漸與“蓮花落”融合,稱為“彩扮蓮花落”,用鑼、鼓、鐃、鈸等伴奏。

這首竹枝詞與《元宵秧歌》壹樣都是寫清末沈陽城元宵節風俗盛況的,但側重又有不同。後者的視角掃向秧歌,而《龍燈獅子》重在寫燈會上龍燈舞獅與曲藝表演。值得註意的是,這首竹枝詞中寫“鐙月交輝照八關”,可知當時鬧元宵,沈陽城四面八門徹夜洞開,城內城外人流不息,熱鬧非凡。再壹點引人關註的是,當年的觀眾也喜歡“取鬧”“逗樂”的幽默曲藝表演,壹如今天觀眾喜歡喜劇小品和相聲壹樣。可見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歷史傳承特性。

《沈陽百詠》竹枝詞吟哦的第三類為記述居住、飲食、服飾、婚喪、信仰等生活習俗,如火炕,糊窗漬菜,冰結窗花,新娘坐帳,壓路幡,觀音花會之類,有四十首左右,從這些選題就可看出,《沈陽百詠》中對當時沈陽風俗的記述相當豐富而具體,由於都是詩人所親歷親聞,讀來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百首竹枝詞連綴起來,勾描出的則是壹幅全景式的盛京城風俗畫卷。

《沈陽百詠》問世後,受到遼沈文人和普通百姓的熱烈歡迎,在大街小巷、茶樓酒肆競相傳播,人們津津樂道。繆潤紱幾次修訂再版,依然供不應求。直到民國初年,繆潤紱從山東濟南回鄉掃墓探親時,仍有許多親朋故舊前來索要,他卻無法壹壹滿足。

繆潤紱:天柱排青

繆潤紱的另壹部記述沈陽文化的專著《陪京雜述》分十個部分,分別記述了盛京古跡、典制、官制、名翰、聯語、勝境、厘市、雜藝、庶物、舊聞等內容,每項內容都詳述其源流、沿革、演變、現狀,恰可與《沈陽百詠》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兩本書成為相輔相成的姊妹篇。

以詩詠唱沈陽的風景名勝可以說是《陪京雜述》壹書的壹大亮點。繆潤紱在總結前人選評沈陽風景勝地的基礎上,精心遴選出了“沈陽八景”,並對其地理位置進行認定,對景觀特點加以簡評。他選出的“沈陽八景”之壹是“天柱排青”——

驅馬城門東,森然望天柱。

萬松何蒼蒼,拿空作龍舞。

群靈此呵護,脈衍長白祖。

開卷感滄桑,東牟話已古。

神氣時往來,天青日風雨。

天柱山,原名東牟山,在沈陽城東二十五裏,因為聞名遐邇的“關外三陵”中的福陵位居山上,順治八年被定名為“天柱山”。在繆潤紱的筆下,天柱山壯美而神奇——詩人感慨地騎在馬上,出城東門就能毫無遮掩地看到天柱山森然的蒼松,像騰空的巨龍呵護萬物生靈,壹脈相承,在長白山開卷的祖先雖然已在東牟山成千古,但是他當年那氣吞山河的氣勢猶穿過歷史的幽谷,讓人們感受著這壹代王朝的開拓者的顯赫業績。全詩情景交融,豪邁而凝重。詩人望長白余脈,萬松蒼蒼,想到淩空龍舞,群靈呵護,進而感嘆世事滄桑,情思發展頗自然。

詩中“拿空”,即淩空。“群靈”,指眾神。“脈衍”,指山脈的衍伸。“天青”,指晴天。“天青日風雨”是說晴天時有風雨。

繆潤紱:輝山晴雪

繆潤紱選出的“沈陽八景”之二是“輝山晴雪”,詩雲——

城居地無山,塵俗不可耐。

誰開東北天,突湧青螺黛。

妙從雪後看,巋然玉峰在。

日薄清含輝,煙明遙作態。

凝似古仙人,寒枰坐相對。

繆潤紱的曾祖繆公恩就深愛輝山,寫過許多吟詠輝山的詩章,也許是受了曾祖父的影響吧,繆潤紱對輝山也情有獨鐘。這首詩,從詩人因輝山的美麗而陶醉寫起,向人們講述了自己到輝山觀景後的感受——居住在無山的城市裏,感到有些俗。不知誰在城東北的巍峨山峰開出壹片天地,遠望去就像突然湧出仙女般的青螺黛。如果是在雪後看,這巋然的玉峰分外壯觀。每當雨霧蒙蒙氣象萬千,若在夕陽余暉襯映下,更顯得千姿百態。還有更絕妙之處,遠看這輝山山頂,似有壹對仙人對坐,在比試棋藝。

在滿族民間傳統中,還有壹段關於輝山名稱的傳說——

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壹了建州壹些部落後,又率領壹支親軍,與駐紮在遼東的明朝總兵李成梁交戰。當時正是秋冬交替的季節,罕王由於戰略轉移,全軍火急北撤。這樣壹來,先行變後軍,後軍變先行,全軍人馬大踏步後退。當人馬退到渾河邊時,天氣突變,風雪交加,天昏地暗。此時前有渾河,水流湍急,又沒有船擺渡,而後面有李成梁的追兵,真是十萬火急。罕王見此情形,也是心急似火,便命令大兒子看渾河是否封凍了。大兒子尊父命跑到河邊看後回稟說:“父王,河水沒有封凍。”可是罕王卻認為天有飛雪,寒風凜冽,哪能有水不凍的道理?罕王誤認為大兒子謊報了軍情,壹怒之下就把大太子頭砍了。又派二兒子去看河水凍否?二兒子看哥哥被砍了頭,心想:自己要說河水沒凍也得砍頭,索性不如說冰凍了。他稟報父王說:“河水已凍。”罕王於是便令兵馬快速過河,不多時,只見狂風大作,過河更為艱難,人馬雖過了河,損失很大。罕王見此情形,悲從心生……

罕王過河之後繼續北撤,當走到有兩道溝川,地勢平坦,形似寶盆的地方,下令將大太子的頭埋葬在這兩山夾壹溝的寶地當中。這時天降大雨濕透了戰衣,罕王此時又想起了過河殺錯了兒子。悔恨交加,傷心得老淚縱橫……

罕王為了懷念錯殺的大兒子,就把這座埋葬大兒子的山叫“悔山”。後來,人們把這山名叫白了,就把“悔山”叫成了輝山。

輝山山頂巖石裸露,遠望呈白色,尤其是在冬季,山頂被白雪覆蓋,景色更為壯觀,有如仙境,因此有“輝山晴雪”之譽。

繆潤紱筆下的“沈陽八景”另六景依次為——

渾河晚渡。城南之渾河渡口,當年賈舶糧艘,匯集於此。每於日落前後,欵乃聲喧,晚船爭渡。詩曰:城南九余裏,行行唱官渡。河勢東北來,風濤截行路。沙岸人喚舟,波明起鷗鷺。車馬何倉皇,欲駐安能駐。雙槳劃如飛,殘陽下高樹。

塔灣夕照。塔立城西土阜之上,前有水灣,行人西上京華,送別至此。詩曰:龍脈肇啟運,蜿蜒三百裏。隆業趨西南,截然勢忽上。

舍得生光輝,淩空塔孤起。塔鈴弦秋風,創建何代始。沙灣夕照間,行人壹鞭指。

柳塘避暑。萬柳塘在大南邊門東,楊柳蔭濃,是避暑的好去處。

詩曰:平原綠成繡,天轉南風熏。挈榼復提壺,言尋大王墳。墳前繚地多,依依種楊柳。布此幣地陰,親植何人手,乘涼情昔賢,來澆壹杯酒。

花泊觀蓮。河泊在城西丁香屯南面,蓮花滿河,蕩舟遊覽,鷗鷺往還,勝似江南。詩曰:盈盈青草泊,冉冉紅蓮長。城遠空塵囂,溪清人幽賞。花開五六月,遊蹤日來往。載酒移菱舟,沖破蕩蘭漿。榜人預壹聲,舉頭煙月上。

萬泉垂釣。萬泉河在城東南隅,俗稱小河沿,原為活水,有萬泉湧池,是納涼勝地。詩曰:泉流不擇地,掘地皆清泉。偶為河上洲,泉脈來涓涓。銀鱗四五寸,躍躍波紋圓。伊誰弄釣絲,看此清且漣。

大哉謂濱叟,思之常穆然。

黃寺鐘聲。即小西邊門外之實勝寺,清初建造,為盛京大喇嘛住持之所。詩曰:五更起鐘樓,鯨吼宵沈沈。城市日漸高,何來風中音?梵宇號實勝,靜向西關尋。希聲度高樹,殿閣淩綠陰。豈須逢空山,洗我名利心。

繆潤紱的《沈陽百詠》《陪京雜述》,為今人研究、考證沈陽歷史留下寶貴資料,也為沈陽文苑留下壹筆文學財富。

  • 上一篇:結合史實,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主要特點是什麽?如何評價
  • 下一篇: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壹畝地農補多少錢清明節2022年是幾月幾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