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戲與流傳於江蘇省徐州壹帶的柳琴戲以及海州、魯南的淮海戲是同屬於壹個劇種--"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戲和淮海戲屬"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戲是"拉魂腔"的南派。該劇起源於江蘇海州,發展、成熟於泗州,故名。
據傳,在清乾隆(1736--1795)年間,江蘇省海州壹帶,有邱、葛、張三位老農愛好民間音樂,他們在勞動休息時,常編山歌企盼太平豐年,山歌有兩種,壹種稱為太平調,壹種成為獵戶腔。後經收集整理,不斷豐富,就編出了具有簡單人物故事的"小篇子"進行演唱,由於唱腔優美,聽者不思飲食,趕場聽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譽為"拉魂腔"。後因連年災荒,張姓在海州壹帶串門賣唱,發展為淮海戲;葛姓流浪於蘇北、魯南壹帶,發展為柳琴戲;而邱姓則在泗州壹帶傳藝賣唱,由於是"串門賣唱",民間又稱"拉魂腔"為"走股子",因為是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稱泗州戲。
和所有的民間小戲壹樣,早期的泗州戲表演形式非常簡單。最初是壹個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顯的說唱和沿門乞討的痕跡。後來發展為有八、九個人合作的小戲班。有所謂"七忙八不忙,九個人看戲房"的說法早期的演出以柳葉琴、俗稱"土琵琶",外帶梆子、小鑼伴奏。以"幫腔"彌補音樂氣氛的單調。直到上個世紀20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劇場演出。老藝人徐步俊、魏月華、馬蘭玉等人進入皖北交通樞紐城市蚌埠的演出,壹般視為是泗州戲的正式進城。
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泗縣、靈璧、五河、鳳陽曾組織泗州戲藝人排練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壹批密切聯系抗日鬥爭現實的小劇目。這些經歷使得泗州戲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地區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泗州戲以《拾棉花》、《打幹棒》、《攔馬》和《結婚之前》四個劇目到會參演。其中,生活小戲《拾棉花》因其濃郁的喜劇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備受歡迎。這壹次的華東匯演,推出了泗州戲建國後第壹代擔綱演員李寶琴、霍桂霞、周鳳雲等。
1956年,在安徽省第壹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泗州戲又推出了現代戲《女社長》和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打孟良》、《井臺會》、《鬧菜園》等壹批劇目。使泗州戲在安徽的戲曲舞臺上大放光芒,成為眾多安徽戲曲劇種中引人註目的劇種之壹。進入新時期以來,泗州戲又再次煥發青春,排演了《摔豬盆》、《懶大嫂》、《拙大姐》、《花狗子離婚》、《八月桂》、《鄉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濃厚或緊扣時代脈搏的精彩小戲,成為淮北平原上壹支活躍的戲曲生力軍。《老板娘》壹劇表現下崗女工自謀職業是的種種心理障礙。從題材上說,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反映了泗州戲表現現實生活的主動與熱情。
泗州戲的藝術特色泗州戲的腳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頭、小頭、醜等幾類,其表演在說唱基礎上大量吸收民間的"壓花場"、"小車舞"、"旱船舞"、"花燈舞"、"跑驢"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戲曲程式規範的影響不大,帶有明快活潑、質樸爽朗、剛勁潑辣的特點,充滿濃郁的皖北鄉土氣息。
"壓花場"是泗州戲表演藝術的根本,分"單壓"和"雙壓"兩種,具有明快爽朗、粗獷有力的鮮明特色。藝人從師學藝時,學唱腔從八句子開始,學表演從"壓花場"開始。觀眾對"壓花場"的要求非常嚴格。演員在表演時,必須註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協調與配合。如女演員在走四臺角、旋風式時,形似風擺楊柳,狀若出水芙蓉,舞姿極為優美。泗州戲能夠叫出名字的身段和步法有數十種,如整鬢、撥鞋、提領、頓袖、叉腿雙蹉步、三合手、舒懶腰、旋風式、四臺角、剪子股、下場步、門歪窩、仙鶴走、老漢走、顛步走、蛇脫殼、頂碗、卷席、十字轉身、含金閃腰、摟腰抗肩、男女雙十字、燕子撥泥、抽梁換柱、百馬大戰、金蟬脫殼、撲蝶、鬼扯轉、鴨子扭、鴨子和泥、浪子踢球、懷中抱月、老龜扒沙、橫行蹲步、白鵝亮翅、板腳跨腿、蘇秦背劍、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懶婆娘簸簸箕等。有些行當的表演堪稱絕技,如《攔馬》中頭頂水碗急走圓場,點水不潑;《大書觀》中用碎步表演打水,演員必須是小腳,腳大了則無法表演;表演身段"燕子撥泥"時,必須把腳下的泥塊從後面撥起,再從頭頂上飛過去。老藝人黃兆林(藝名黃八圈子)則因能頭頂水碗,用矮子步在場上轉八圈以上而得名。
泗州戲的唱腔曲調源於當地的民歌小調、勞動號子及農民生活、勞動的音調。如趕牛耕地、婦女哭腔等,並吸收了花鼓、琴書等民間藝術形式的音調加以改造發展。泗州戲的唱腔隨意性很強,講究自由無拘,要求伴奏"跟著演員的演唱走",以便於演員的發揮和創造。藝人們還把這種形式名之為"怡心調",可見它帶有相當多的隨心任性的因素。
泗州戲的花腔調門很多,同壹種調門,演員可以自由發揮,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壹演員唱同壹段唱詞時都難以規範和定型,"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此外,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後腔,也是其獨特風格。節奏大多是有板無眼的1/4節拍,除了大部分是後半腔起唱外,還有連續切分的變節奏,給人以歡快、活潑、跳躍之感。但也常使人摸不著板眼,有不穩定的感覺。由於唱腔旋律與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經常出現,再加上頻繁的轉調,使人聽起來既新奇多采,又自然和諧。
泗州戲在說唱時期無樂隊,形成戲曲後樂隊建制和伴奏形式也極為簡陋,只有1-2把土琵琶,鼓佬壹人,有的還由演員兼奏。民國九年之後,才有較大班(如民國20年有徐步俊帶領的大毛班在西遊樂場唱攤子戲,唱壹段,收錢,然後再唱。民國30年,淮北抗日根據地泗縣、靈璧、五河、鳳陽抗日民主政府為配合抗日宣傳,召集當地藝人百余名,組成小分隊,演出《樊大娘送子參軍》、《全家抗日》等劇目,轟動壹時)。解放以後,正式登上舞臺才逐步有了小型民族樂隊。文場有土琵琶、笛子、嗩吶、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場有了"四大件"。
今天泗州戲樂曲已運用電聲樂器伴奏,尤其值得壹提的是,泗州戲的主弦樂器,從只有兩根絲弦的土琵琶,通過改革,多次研制,相繼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種高中音柳琴。除了運用於本劇種伴奏外,還被國內外中西樂隊選用,影響頗大。
泗州戲的劇目不是很多。盡管統計出的傳統大戲有80余出,小戲和折子戲也有60多個。代表劇目有《三蜷寒橋》、《楊八姐救兄》、《樊梨花點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園》、《羅鞋記》、《絨花記》、《跑窯》、《拾棉花》等。但經常上演的,或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還主要是小戲、折子戲,並且以現代生活小戲為多。在這個意義上,它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也較其它劇種更顯密切。
泗州戲的傳承價值泗州戲與皖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系,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躍發展,觀眾逐步減少,演出虧損,傳統技藝瀕臨失傳,泗州戲的生存出現了危機,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扶持。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泗州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