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文藝》(論文集)1939,文線出版社
《文藝漫談》(論文集)1945,通惠出版社;1985再版,上海書店
《向著真實》(論文集)1953,新文藝;1982再版,上海文藝出版社
《文心雕龍創作論》(論文集)1979,古籍出版社;增訂版,1983
《腳蹤》(小說集)1983,福建人民出版社
《王元化文學評論選》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學沈思錄》(論文集)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再版
《文化發展八議》(論文集)1988,湖南文藝出版社
《傳統與反傳統》1990,上海文藝出版社
《文心雕龍講疏》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園夜讀》1993,海天出版社
《思辨隨筆》1994,上海文藝出版社
《清園論學集》1994,上海古籍出版社
《讀黑格爾》1997,百花洲出版社
《清園近思錄》199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談文短簡》1998,遼寧教育出版社
《九十年代反思錄》(上海古籍,2000年版) 《文學風格論》(譯文集)1983,譯文出版社
《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1996,與父親王維舟合譯)
《莎劇解讀》 (1998,與夫人張可合譯), 幫閑文學與幫忙文學(1941年)
釋《比興篇》“擬容取心”說——關於意象:表象與概念的綜合(《文學評論》1978年第1期)
人性劄記(《上海文學》1980年第3期)
文學的真實性和傾向性(《上海文學》1980年第12期)
模仿·作風·風格——《文學風格論》譯本跋(《上海文學》1982年第2期)
論知性的分析方法(《上海文學》1982年第9期)
論古代文論研究的“三個結合”——《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跋(《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4期)
關於目前文學研究中的兩個問題(《文藝理論研究》1986年第4期)
關於文藝學問題的壹封信(《文藝研究》1987年第1期)
簡論尚同思想的壹個側面(《學術月刊》1987年第2期)
《文心雕龍》的若幹範疇(《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
五四啟蒙運動斷因新說(《黨史研究與教學》1989年第2期)
《文心雕龍》新解三題——在《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上所作的閉幕詞(《文藝理論研究》1990年第2期)
“達巷黨人”與海外評註(《中國文化》1992年第1期)
“子見南子”與前人註疏(《學術月刊》1992年第9期)
瑪雅訪古誌(《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1期)
胡適的治學方法與國學研究(《讀書》1993年第9期)
記紹虞先生──紀念郭紹虞先生百年冥誕(《齊魯學刊》1994年第2期)
《文心雕龍學綜覽》序(《齊魯學刊》1994年第3期)
文論隨筆(六則)(《文藝理論研究》1994年第4期)
莎劇藝術雜談(《上海戲劇》1994年第6期)
簡論道德繼承(《學術月刊》1996年第9期)
漫話《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歷史教學問題》1997年第1期)
京劇四說(《上海戲劇》1997年第3期)
讀黑格爾《小邏輯》筆記選(《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 第1期)
大傳統與小傳統及其他(《民族藝術》1998年第4期)
談社約論書(《開放時代》1998年第4期)
我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再認識 (《炎黃春秋》1998年第5期)
對於五四的再認識答客問(《文匯讀書周報》1999年5月1日)
五四精神和激進主義(《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6期)
現代精神與傳統思維方式(《人民論壇》1999年第12期)
江陵小記 (《尋根》2000年第4期)
壹九九壹年回憶錄(《學術界》2001年第2期)
近思劄記(《東南學術》2001年第3期)
九十年代隨想雜記(《天涯》2001年第4期)
沈潛往復 從容含玩——王元化訪談錄(王元化 倪立秋,《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14期)
關於中西哲學與文化的對話(《文史哲》2002年第2期)
知識人與21世紀(王元化 胡曉明,《文藝爭鳴》2003年第4期)
京師樂籍說(《散文百家》2004年第18期)
傳統資源:具體中的普遍性(王元化 胡曉明,《文匯報》2004年7月18日)
王元化談《論語》八篇(《文匯報》200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