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安徽特色建築介紹?

安徽特色建築介紹?

說起安徽特色建築,最為有名的就是孫立人故居、甄山寺、壽縣古城、吳敬梓紀念館等安徽標誌性建築。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壹。安徽創造的“小崗村精神”,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以下是中達咨詢為建築人士整理相關安徽建築資料,具體內容如下:

安徽特色建築——吳敬梓紀念館

吳敬梓紀念館簡介:

吳敬梓紀念館是為紀念安徽第壹大文豪《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而建,位於城北郊走馬崗,隔著襄河與吳敬梓故居“探花地”舊址相望。該館於1986年建成對外開放,建築仿明清風格,雕梁畫棟,曲檻(回/之)廊。館內珍藏眾多吳氏家珍,名家著述和名人字畫,是全國吳學研究重要基地;全椒對外窗口;人民群眾休憩娛樂場所。

安徽特色建築——吳敬梓紀念館

吳敬梓紀念館建築概況:

全椒縣吳敬梓紀念館位於全椒縣河灣路88號,南臨新襄河,被依走馬崗,與吳敬梓故居“探花第”隔河相望。吳敬梓紀念館建於1984年,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5000㎡,建築面積1000㎡,建築仿明清樣式,三廳兩廂,雕梁畫棟、飛檐翹角、曲檻回廊,既有南方園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吳敬梓紀念館既有吳氏家珍,又有學者名流政要墨寶,館藏文物十分豐富,國家三級以上文物***有36件。吳敬梓紀念館建成以來,***吸引了中外遊客均百萬人次,其中熱情的接待態度也受到廣大遊客的好評。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紀念館的建設,紀念館周邊預留了文化用地120畝,給景區建設河招商引資展示了良好的效果。

氣勢恢宏的吳敬梓紀念館。重建於壹九八五年。原建於1959年的吳敬梓紀念館在文革中被鏟平。

吳敬梓,字敏軒,晚號文木老人,在他三十六歲時寫了不朽名篇《儒林外史》,這本書被魯迅先生稱作為清代諷刺小說之祖,流傳了幾百年而不衰。為紀念這位歷史名人,全椒縣政府在其故居北極閣修建壹座典雅、古樸、氣勢恢宏的紀念館。建築仿明清風格,雕梁畫棟,翹角飛檐。大門前正方四座旗桿石像征著吳氏家門前期的鼎盛。過廳正中矗立壹尊巨型石碑。碑陽刻看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集》中的壹段話:“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撾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蹙而能詣,婉而多諷,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碑陰刻著《吳敬梓》傳。正廳過道壹尊七米高的吳敬梓銅像,手握長卷,面視人生,蒼海茫茫,給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慨。正廳內安放壹尊吳敬梓座像,館內陳列著《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各種版本和“園石刻”,“默巖手稿”等吳氏家珍;還有吳氏家譜,《儒林外史》插圖,吳氏家族住宅大院全景圖,中外名流書畫、字等等。紀念館內芳草習習,百花爭艷。無論從建築風格和館內布展,給人以全新的感覺。流漣忘返。自八六年對外開放後,已接待百萬觀眾前來觀光,這包括中央有關領導。深受好評。 現全椒縣政府決心擴大規模,加大投入,擬擴建成敬梓公園,內部增設全椒歷史名人展,全椒旅遊產品實物和圖片展。中***全椒縣委縣政府決心將吳敬材紀念館建成《儒林外史》吳敬梓研究中心,以紀念吳敬梓誕辰三百周年為契機,進壹步擴大影響,建成全椒對外文化交流的陣地。

安徽特色建築——吳敬梓紀念館

吳敬梓紀念館建築機構:

紀念館位於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城西北隅走馬崗。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文革期間毀損。現館為1984年10月施工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 。建有東西展廳及古樸回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隔著襄河與“探花第”舊址相望。全館氣勢恢宏,建築仿明清風格,雕梁畫棟,曲檻回廊,典雅幽靜。館內樹秀竹翠,花開四季。整個館園既有南方園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館裏收藏有各種吳敬梓研究資料。

紀念館大廳前立有吳敬梓壹尊銅像,高4.5米,重500千克。大門前正方四座旗桿石像征著吳氏家門前期的鼎盛。過廳正中矗立壹尊巨型石碑。碑陽刻看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集》中評論吳敬梓的壹段話,碑陰刻著《吳敬梓》傳。正廳過道有壹尊七米高的吳敬梓銅像,手握長卷,面視人生,蒼海茫茫,給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慨。

安徽特色建築——吳敬梓紀念館

吳敬梓紀念館建築風格:

全館氣勢恢宏,建築仿明清風格,雕梁畫棟,曲檻回廊,典雅幽靜,館內樹秀竹翠,花開四季。整個館園既有南方園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館裏收藏有各種吳敬梓研究資料。

全椒吳敬梓紀念館紀念館正面有三進仿古建築,二到三進之間,兩邊各有兩階廂房,別具壹格的走廊使相互之間委曲相連。碑陽刻看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集》中評論吳敬梓的壹段話,碑陰刻著《吳敬梓》傳。

吳敬梓紀念無論從建築風格和館內布展,都給人以全新的感覺。2006年成功通過旅遊局AAA級旅遊景區小組的檢查,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 上一篇:纏枝紋的盛行於明代
  • 下一篇:翻花繩 非物質文化遺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