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浪漫主義文學
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的出現始於十九世紀初期。獨立戰爭勝利後,知識界的精英們常常為美國歷史短暫而感到困惑。被譽為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的華盛頓·歐文1809年編寫的《紐約外史》壹書解決了這壹問題。該書中描述的人物——父親克勒克波克先生,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壹位神話英雄。歐文在《瑞普·凡·溫克爾》和《睡谷的傳說》中,講述了美國過去的許多傳奇故事,塑造了眾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在旅歐劄記和哥倫布的傳說及歷史傳奇故事集《阿爾罕伯拉》等著作中,歐文曾經深情地指出:美國作家既要保持愛國者的身份,也不能局限於僅僅取材於美國本土。
歐文的《草原漫遊記》顯示出他對開創西部文學的興趣。而這正是他的紐約同行詹姆士·費尼莫·庫珀的文學創作領域。庫珀的小說《間諜》描寫了獨立革命期間發生在紐約的壹個激動人心的間諜活動故事,但庫珀直到出版《拓荒者》之後,才正式以作家身份從事創作。《拓荒者》是組成《皮襪子故事集》的五部浪漫主義作品的第壹部。庫珀的構思技巧超越了歐文,他在《拓荒者》中描寫了傳說中的森林獵手——納蒂·班波。班波後來成為美國小說及電影中所有英雄的森林巡邏員、獵熊者及牛仔的先驅。《最後壹個莫希幹人》、《草原》、《探路者》和《殺鹿的人》跟蹤追述了班波的前後經歷——從最初的熱血漢子壹直到老死在西部平原。《皮襪子故事集》調整了自然與文明的價值沖突——披露出文明的匱乏。庫珀在其他作品中,如《美國的民主主義者》,以更為直截了當的方式繼續審視著美國文明。
十九世紀上半期,美國的領土不斷向西擴展,然而在東北部各州即“新英格蘭”地區,早期清教徒的說教依然具有極強的影響力,作家們的寫作風格依然未能擺脫對英國文學的模仿。為了追求思想深度,表達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精神世界,“新英格蘭”地區的作家們建立了“布魯克農莊”和“花果園地”兩個文學公社,組成了所謂的“超驗主義俱樂部”,謀求擺脫英國文學對美國文學的影響。拉爾夫· 沃爾多·愛默生是這壹時期最有影響的作家。1836年,愛默生發表了壹部震聾發饋的著作《論自然》。他在這部作品中指出:人們無須依賴傳統宗教,只要潛心研究大自然、回應大自然,即可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壹批對新英格蘭地區的環境甚為不滿的知識分子迅速聚集在愛默生周圍,他們接受了愛默生的精神超驗論,被世人稱之為“超驗主義者”。亨利·大衛·梭羅即為愛默生的積極追隨者。
梭羅遵從傳統的美國價值觀念,倡導個人獨立,倡導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堅信人應該到自然中去尋找生活的真理。為了實現其理想,梭羅退隱沃爾登湖畔的簡陋小屋,與世隔絕,閉門深思,自己幹活,在此度過了兩年僅能維持其基本生存的簡樸生活。1854年梭羅發表的《沃爾登,或林中生活》壹書,真實地記錄了梭羅這兩年的生活經歷。幾乎沒有人象梭羅那樣,對貼近大自然的生活描寫得如此令人神往。梭羅許多關於個人在社會中所起作用的觀點,可以歸結為壹句話——個人良心的支配應高於社會的要求。時至今日,這些觀點依然使人耳目壹新。
1837年,新英格蘭地區的壹位名叫納撒尼爾·霍桑的年輕作家,發表了壹卷本的故事集《重述的故事》,這些故事富於象征表現手法,充滿怪誕事件。霍桑對超驗主義者的觀點持有異議,對傳統的新英格蘭地區的生活觀點持批判態度,他的小說富於羅曼蒂克式的想象。霍桑認為,小說創作未必必須紮根於現實生活,而應該探求諸如罪孽、傲慢、激情表達等道德領域。
霍桑的作品對與其莫逆之交的美國另壹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種種原因,梅爾維爾的富爸爸陷入破產,因此他幹過許多工作,後來於1839年到壹艘海輪上當差,開始了壹系列的海上航行。幾年後,梅爾維爾依據自己在公海上的冒險經歷和在異國港口的所見所聞為素材,創作出了數部膾炙人口、深受讀者歡迎的文學作品。然而,梅爾維爾並不滿足,他希望以霍桑為榜樣,寫出更多的嚴肅文學作品,並著手撰寫主要涉及政治和宗教的文學作品,但廣大讀者對這些題材的作品並不感興趣。在其後的歲月裏,梅爾維爾除了寫了壹些詩歌之外,鮮有其它作品問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在世時那些不被人們接受的書正是今天最被人們推崇的作品。1852年問世的《白鯨》,講述的不僅是追捕壹條漏網鯨魚的故事,它揭示了人的命運以及自然與邪惡的沖突,謳歌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持久奮鬥精神。這部作品被公認為美國文學史上的壹部傑作。
當新英格蘭地區知識界的人士在陳述自己文學藝術的觀點,闡釋個人的生活態度時,其它地區的作家們則將精力集中於人類對生活的想象,集中於人們對生活的激情。埃德加·愛倫·坡創作的詩歌不但具有超凡的意象,且頗具音樂感,他的詩歌作品使其與歐洲浪漫主義詩人齊名,小說代表作品有《紅色死亡假面舞會》、《尼舍爾廈的倒塌》等。這些小說的特點是神秘怪誕,充滿恐怖,懸念疊出。
經過眾多作家多年的努力,美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文壇上真正代表美國的聲音出現了。這支聲音熱情歌頌勤勞勇敢的美國人民,熱情歌頌絢麗多姿的美國風光,熱情歌頌民主自由的美國政體。這支聲音的代表人物就是瓦爾特·惠特曼。1855年,惠特曼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草葉集》出版。這部詩集采取自由流動的詩體形式和不規則的長短句,熱情奔放地歌頌美國和美國人民,使讀者受到強烈震撼。惠特曼大膽突破了傳統的創作形式,以便有更大的空間來表現美國精神。
與惠特曼同時代的另壹位女詩人艾米莉·狄更生,生前鮮為人知,死後則名聲大震。艾米莉·狄更生在麻薩諸塞州阿姆赫斯特郊外父母的莊園裏度過了自己平靜而孤獨的壹生。她壹生中留下1500多首詩歌,但生前只有2首詩被朋友從信件中抄錄發表。她寫作的詩歌精巧細膩,不落俗套,著意探討人的內心世界;她的想象力使她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詩中隨處可見想象中遙遠的異國他鄉的名字。另壹方面,她詩化了近在咫尺的事物——餐廳架子上打碎的盤子或花園裏蜜蜂的嗡嗡叫聲。她迷戀生活,卻對死亡有點傾心。她創作的1500首詩中,600多首與死亡相關。她的絕大部分詩歌短小精悍,極少超過12行或15行,但她卻將壹種奇特力量的情感沖動訴諸於這狹小的詩行空間。
同壹時期,伴隨著廢奴運動的高漲,美國文壇上興起了廢奴主義文學。美國第壹部廢奴小說是作家理查德·希爾德雷斯於1836年發表的《奴隸》。廢奴文學影響最大的當屬女作家哈立特·比徹·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該書具有傷感和情節劇的特點,把黑人奴隸描繪成飽受苦難的值得同情的人物,並把西蒙·拉格瑞刻畫成壹個殘酷的奴隸主形象。由於這本暢銷書的出版,南方奴隸制問題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焦點問題,南方奴隸主們為了保持自己以奴隸勞動為基礎實行種植園經濟的生活方式,決定脫離聯邦,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此舉導致了美國內戰(1861-1865)的爆發,迫使北方使用武力維持國家的統壹。內戰以南方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奴隸制度隨之也在美國廢除。《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當時的美國社會影響如此之大,以致阿伯拉罕·林肯稱斯托夫人是發動南北戰爭的小婦人。
二戰以後
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於沈寂;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壹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裏,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於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方向的夢境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性愛(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為;露骨。
戰爭文學 戰後出現的第壹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和詹姆斯·瓊斯的《從這裏到永恒》。
“怯懦的十年”: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向30年代激進主義傳統進攻,許多人由關心社會進步轉而關心個人的私利。這10年被稱為“怯懦的十年”或“沈寂的十年”。這期間,出現了壹些作品,將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鼓吹服從權威,如《穿灰法蘭絨衣服的人》。這類作品企圖維護既定價值標準和現存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另壹方面,阿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的不正義。
“垮掉的壹代”:50年代沈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其中有些人把這種生活與情緒寫入文學作品,這便是“垮掉的壹代”文學。這種文學發展到60年代後,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增加了壹些政治色彩。但是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與東方哲學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壹代”在詩歌創作方面較有生氣,並恢復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黑色幽默”: 進入60年代之後,人們對生活中的“非理性”和“異化”現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誇張、超現實的手法,將歡樂與痛苦、可笑與可怖、柔情與殘酷、荒唐古怪與壹本正經揉和在壹起,使讀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從而對生活能有更深壹層的認識。作者對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觀的。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等。有人將阿爾比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爾比是美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劇並沒有什麽滑稽、幽默的成分,但是在使讀者感到不安這壹點上與“黑色幽默”壹致。這說明荒誕派戲劇與“黑色幽默”小說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
“非虛構小說”: 60、70年代,出現了“新新聞報道”或“非虛構小說”這壹種新的文學樣式。有些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的離奇已經超過了作家的想象力,與其虛構小說,不如用寫小說的手法來描繪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這樣的體裁允許報道者描寫事件時摻雜自己的觀察和想象,也可以采用各種象征手法。這種作品比壹般報告文學深人細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觀察與想象,帶有更多的作者個人色彩,藝術感染力較強,例如卡波特的《兇殺》與梅勒的《劊子手之歌》。
猶太人文學:美國當代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相當大的比重,猶太人文學幾乎可以視為壹種“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猶太人文學作品壹般都具有古老的歐洲文化與現代的美國文化的雙重色彩,兩種文化的沖突與歸並使猶太人文學增加了復雜性。宗教思想與同胞遭到屠殺使猶太作家產生犯罪感與負疚感,歷史的命運又使他們有流浪感與漂泊感,美國的異化社會也使他們感到找不到歸宿。因此,尋找“自我本質”便成為他們的作品中壹個突出的主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貝洛的《奧吉·瑪琪歷險記》。實際上,這是猶太民族確立自己的民族地位與民族尊嚴的壹種表現。70年代後期,代表西方較新思想體系的貝洛與屬於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相繼得到諾貝爾獎金,說明猶太人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猶太作家還有馬拉默德、羅 斯等。
黑人文學:戰後黑人文學更趨成熟。拉爾夫·埃利遜 的小說《看不見的人》和鮑德溫的散文,均已達到第壹流文學的水平。他們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采取了更細膩、更深刻的表達方式。他們希望人們認識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這個時期裏,女詩人關德琳·布魯克斯的詩得到普遍好評;女劇作家洛倫·亨斯伯利的劇本《太陽下的葡萄幹》(1959)首創了黑人戲劇在百老匯上演的記錄。勒魯伊·瓊斯是新壹代的黑人詩人,他給自己另外起了壹個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對美國文化的鄙棄。
南方作家:南方文學這個時期仍有發展,老作家福克納、波特、威爾蒂仍有重要作品問世。新作家也不斷湧現,著名的有斯泰倫、奧康諾、麥柯勒斯等。他們不再從歷史的傳奇裏尋找題材,而是關心現實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悶。坦·威廉斯是戰後享有盛名的南方劇作家,他的《玻璃動物園》等作品通過人物的性變態心理表現生活的不幸與空虛。
紐約作家:紐約的作家不象南方作家那樣具有某種***同的心理因素。人們把他們歸在壹起,是因為他們都為紐約的幾家雜誌 (《黨派評論》、《紐約書評》與《紐約人》)寫作,這幾家雜誌上發表的評論與小說往往對美國文學的時尚產生影響。利·特裏林與瑪·麥卡錫是很有見地的評論家,約翰·契弗與厄普代克(的小說用含有詩意又帶有嘲諷的細膩的筆觸探索大城市郊區居民的心理和意識,為東北部的中產階級描繪了壹幅幅工筆精致的風俗畫。
個性化的詩歌: 這個時期,美國陸續出現了不少詩歌派別,這些派別各有主張,但其***同點是企圖擺脫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影響。新壹代的詩人直抒胸臆,突出個人因素,具有壹種“現時性”。他們強調美國特色,不再視倫敦為英語詩歌中心;他們幹預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們反對權力機構,蔑視傳統規約,他們的詩歌描寫吸毒、性愛(包括同性愛)、精神分裂與對自殺的眷戀。這壹切,可以看作對西方機械化、標準化、非人性化的社會的壹種反叛。理論與批評戰後,“新批評派”的勢力逐漸衰落。到了60年代,隨著各種激進運動的此起彼落,加上歐洲傳來“新左派”的思潮,學術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又出現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心理學融合的理論主張。同時,結構主義的理論也開始在學術界流行。這個時期裏,文學家傳記這種樣式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詳盡的評傳,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傳》,作者是裏·艾迪爾)。
重農派:美國現代南方作家組成的壹個松散的文化團體,又稱“逃亡者派”。1915年,壹些與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鎮範德比爾特大學有關的文化人常常聚會討論文學及哲學問題。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集會曾壹度中斷,1919年重又恢復。範德比爾特大學教師、詩人約翰·克羅·蘭塞姆成為這壹活動的實際領導者,他的周圍聚集了壹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如詩人羅伯特·潘·華倫、阿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以及小說家安德魯·納爾遜·萊特爾、詩人莫裏爾·莫爾等。1922至1925年,他們出版了有影響的小型文藝雜誌《逃亡者》,“逃亡者派”壹詞即由此而來。
“逃亡者”們提倡維護南方傳統的文學地方主義,成為“南方文藝復興”的壹文中堅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為主體的12個南方作家,其中有蘭塞姆、華倫、泰特以及詩人約翰·弗萊徹、劇作家斯塔克·揚格等人,撰寫的專題論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態度》出版。這部被看作“重農派”宣言的著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農業社會為尺度來評價、批判現代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此後,阿倫·泰特等人編輯出版了“重農派”的第二部論文集《誰占有美國?》。
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重農思想對南方知識分子影響極大。這種思想不僅貫穿在蘭塞姆、戴維森、泰特、華倫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納、卡羅琳·戈登、萊特爾以至尤多拉·韋爾蒂等人的小說中也有鮮明的體現,壹時形成了壹股很有聲勢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農運動”之稱。1935年,華倫與克林斯·布魯克斯***同創辦了《南方評論》,1939年蘭塞姆創辦了《肯庸評論》,這些雜誌便成為“重農派”作家重要的活動陣地。美國現代重要的文藝批評流派“新批評派”就是圍繞著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評派”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是“重農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壹代: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壹個文學流派。它不是壹個有組織、有***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壹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妳們都是迷惘的壹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壹句題辭,於是“迷憫的壹代”成了壹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壹代”作家的***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裏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壹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壹樣,只限於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後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壹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壹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美國當代的壹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馬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裏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誌,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壹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壹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壹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壹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采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征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後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垮掉的壹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壹個文學流派。“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於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壹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沖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 巴羅斯、格雷戈裏。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裏·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壹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壹群立誌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後來成為“垮掉的壹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包括舊金山詩人和黑山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後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荒原》”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沖天的哀號表達“我這壹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1956年,他的詩集出版,轟動全國。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在路上》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為之神往,奉為“生活教科書”。這兩部作品出版後,《常青評論》、《黑山評論》等雜誌連續出版專號,加以推薦。諾曼·梅勒的被稱為美國存在主義宣言的《白種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頓審訊中為巴羅斯小說所做的辯護,則從理論上論證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從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直至參撣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遊旅行),壹時成為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歐洲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欲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壹代的藝術》(1957)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在“垮掉文人”中被廣泛奉行。
由上述藝術觀點支配的“垮掉文學”運動,雖然曇花壹現,而且摻雜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壹定影響。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征主義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壹組用自發表現法寫成的“路上小說”,除了《在路上》之外,還有《地下人》(1958)、《達摩流浪漢》(1958)、《特莉斯苔薩》(1959)、《孤獨天使》(1959)等。它們的壹個特點是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裏·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形成了壹種為當代其他小說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為逃脫汙濁的環境而四出漫遊,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壹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首屈壹指。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於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壹場訴訟和諧爭。以後的作品如《諾瓦快車》(1964)、《柔軟機器》(1966)和《爆炸的火車票》(1967),也采用了真實與夢屬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現作者厭惡社會的冷酷的幽默感,後來有人因此把巴羅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說家行列。
黑色幽默: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裏德曼編了壹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壹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壹。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裏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壹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沈重和苦悶。因此,有壹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壹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壹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壹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壹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範疇,但又是壹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蕩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誌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壹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壹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奧尼爾是美國史上的壹座豐碑。他卓有成就的戲劇創作,標誌著美國民族戲劇的成熟,並使之趕上世界水平。奧尼爾的戲劇師承斯特林堡和易蔔生的藝術風格,把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和現代的表現主義技巧結合起來,開掘人類心靈的底層。作者壹生最關註的主題,是人在外在壓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過程。作為現代悲劇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劇既烙下了現代各種心理分析學(尤其是弗洛伊德主義)的印記,又沈重地滲透著古希臘的悲劇意識。1936年,“由於他那體現了傳統悲劇概念的劇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摯和深沈的激情”,奧尼爾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