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美學是什麽哦,包括些什麽內容?

美學是什麽哦,包括些什麽內容?

美學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出發,以藝術作為主要對象,研究美、醜、崇高等審美範疇和人的審美意識,美感經驗,以及美的創造、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 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是哲學的壹個分支。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藝術,但不研究藝術中的具體表現問題,而是研究藝術中的哲學問題,因此被稱為“美的藝術的哲學”。美學的基本問題有美的本質、審美意識同審美對象的關系等。由於美學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既可以采取哲學思辯的方法,也可以借鑒當今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因為美的對象,即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等等,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的研究,都是經過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後的結果。美學壹詞來源於希臘語aisthetiko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學》壹書的出版標誌了美學做為壹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傳統美學的任務,是研究藝術作品作為“美”的永恒的不變的標準。德國理想主義的形而上學美學被認為是當時唯壹標準的美學。在此條件下, 發展出兩個分支:心理美學和美學。美學(感性)的認知在很長的時間被認為是理性認知的對立面。這個觀點被現代的新觀點所取代, 即這個對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認知是必然通過感性的認識過程而被認識的。即使尖銳的邏輯學也能同時成為很高的審美價值。

美學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壹)古典階段

從古希臘羅馬到文藝復興時期,從先秦兩漢到近代王國維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學還處在壹種“前美學”的形態。這壹階段美學思想的主要特點在於:初步和比較零碎地提出了壹些有關美學的基本問題、概念和範疇,並作了壹些尚不徹底的回答;對美的思考往往同人們對社會人生的哲學、倫理把握直接聯系在壹起,“美”與“善”常常混為壹談。這就是說,人們在思考美的問題——包括美的本質、藝術的社會作用等的時候,既沒有完全擺脫直觀經驗的形態,也還沒有同哲學、道德、宗教、藝術理論的思考嚴格區分開來,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對象範圍並對問題作出獨立、系統的解答。

具體而言,先秦兩漢中國古代賢哲主要是在關註人的情感立場上,從哲學、倫理層面探討人類審美諸問題的。當時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許多迄今很有價值的美學思想,例如《左傳》、《國語》、《尚書》等典籍裏,便記載有諸如“五味”、“五色”、“五聲”之美的主張,以及有關“無害為美”、“以和為美”的重要見解。其中,儒家著重強調了美和藝術的社會作用;孔子“興、觀、群、怨”的詩論以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準則與“盡善盡美”的觀念,孟子“充實之謂美”的主張等等,就體現了儒家美學思想鮮明的社會倫理化傾向。道家則從“逍遙”、“無為”的處世態度出發,強調藝術和審美的超越性、自然純樸性;老子有關美善相依、大音希聲的看法,莊子“虛靜恬淡”、“身與物化”、“物以遊心”的審美境界論,都曾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魏晉至近代王國維之前,中國美學思想得到進壹步發展和豐富。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詩歌、繪畫、音樂、舞蹈、戲曲、書法、工藝領域,提出了諸如意象、神思、韻味、意境等中國所獨有的審美範疇,使美學的思考不斷趨於精細化。特別是,當時的美學思想家大多同時是詩人、畫家或書法家,因而其美學思考往往同實際的藝術經驗直接聯系,從而有力地促進了美學思維由“美”“善”問題向審美與藝術特征問題轉向,深化了直覺感悟形式與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國古代美學思想中的結合。

西方美學的發源,主要基於對事物本質的追求和對各門藝術的統壹定義的努力。古希臘學者曾經對“美是什麽”、“美的事物是怎樣產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測,如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數量的和諧關系視為藝術(音樂)美的根基,主張美是“和諧與比例”。尤其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Aristotles),對美的本質問題作了壹定深度的討論。例如,柏拉圖在他的壹系列“對話”中,就提出了壹個很重要的見解,即美的範圍十分廣泛,形體、心靈、行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討美的本質卻不應追究什麽是“美的”問題,而應該探究導致壹切美的東西之所以美的***同本質(“美本身”)。亞裏士多德則在《詩學》等著作裏,深刻分析了悲劇藝術特征、藝術起源等,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說”和“凈化說”,並將“美是和諧”思想同當時人們對生物有機體的認識結合起來,從而成為西方美學史上第壹個具有自己獨立理論體系的美學家。

中世紀,在基督教神學引導下,美學以壓抑人性的豐富性為代價,把審美的光輝完全歸於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愛和最高的美,就是位於造物主靜觀階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諸事物的源泉”①。 這種以神為中心的美學理想,在以人為本的文藝復興浪潮中受到猛烈沖擊。此後,在法國古典主義美學、英國經驗主義美學,以及狄德羅(D.Diderot)“美在關系說”、萊辛(G.E.Lessing)“詩畫同壹說”等的推動下,西方美學日漸豐富,為美學學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總之,強調真、善、美的同壹,特別是美和善的壹體性,是“前美學”形態下中西方基本壹致的思想傾向。亞裏士多德就認為:“美是壹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③ 孟子所謂“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體論、“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論等,其中所強調的,就是美與善的壹致與和諧。這說明,在人類思想的早期發展中,美學問題的提出與探討,既與當時社會的政治、倫理和人生理想緊密相關,也是組成早期人類思想整體的重要內容。

(二)美學學科的建立與成熟

這個階段,美學發展的主要特點在於:作為壹門獨立的理論學科,“美學”得以正式建立,並在德國古典美學那裏趨於成熟,完成了系統化、形態化的理論構建。

1735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詩的哲學默想錄》裏,第壹次提出了詩的哲學的研究對象問題,並以希臘語中“埃斯特惕克”壹詞稱這種詩的哲學為“感性學”(德文為sthetik,英文為Aesthetics),認為詩作為“完善的感性談論”(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認知和表達),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詩的哲學或詩的藝術的對象,“詩的哲學考察是指導感性談論趨向完善的科學”,詩的藝術是“壹種有關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現的科學”⑤。

不過,鮑姆嘉通此時雖然把詩的哲學叫作“感性學”,卻還沒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學。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為書名,出版專門研究感性認識的拉丁文專著(即《美學》第壹卷),美學才作為壹門獨立學科誕生了,而鮑姆嘉通也因此被後人譽為“美學之父”。

從鮑姆嘉通那裏,我們發現,第壹,美學原本是作為壹種與邏輯學相對立的認識論被提出來的。⑥ 鮑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為“知”“情”“意”三層,邏輯學研究知或理性認識,倫理學研究意誌,惟獨人類情感(“混亂的”感性認識)壹直沒有相應科學來研究,因此有必要設立壹門新的科學來彌補這壹漏洞。這就是他在書中開宗明義地說美學(Aesthetics)“是感性認識的科學”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學的對象和範圍。在這個基礎上,鮑姆嘉通構造了壹個包括理論美學和實踐美學兩部分的美學框架:前者包括啟迪學(關於事物與思維的壹般規則)、方法學(關於條理分明的安排的壹般規則)、語義學(關於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東西的表達手段的壹般規則),涉及詩或藝術的題材、思想、結構及語言表達的壹般規則問題,中心目標是實現美——感性認識的完善;實踐美學則研究個別情況下如何運用壹般規則的問題。盡管這個體系框架基本上還是藝術學的,但它對後來的美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發。第二,美學研究人類認識中具有審美屬性的部分。鮑姆嘉通認為,感性認識又包括三個方面:壹是心靈中以美的方式進行思維的自然稟賦,即人的低級認識能力以及相應稟賦(感受力、幻想力、記憶力、審視力、趣味、創作天賦、預見與預感、表達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級認識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賦的審美氣質(如情感能力);二是審美訓練,即審美才能的培養;三是審美學說與審美指導。所謂“感性認識的完善”、美的實現,就是以低級認識能力為主幹,交織各種心理因素以及審美觀念、審美技能的綜合活動過程。這樣,作為認識論提出來的美學(感性學),同時是研究藝術和美的科學。“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認識),而這完善也就是美”⑦。美作為感性認識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總和”的完善,是詩、“美的藝術”、“自由的藝術”。

作為大陸理性主義的繼承人,鮑姆嘉通的主要貢獻,在於從人的心理結構劃分上,為美學找到了壹個恰當的名稱,使得人類的美學思考在經歷長期發展之後,終於有了自己明確的對象。而他在遵循傳統哲學對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高、低劃分之時,給予感性認識以應有的重視,強調美學研究的獨立的認識價值,則啟示他的同鄉康德(Kant)、謝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爾(Hegel)等人,在更高層次上最終建成了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的德國古典美學。

康德和黑格爾便以鮑姆嘉通的美學為思考起點,致力於解決感性和理性的和諧自由統壹問題,並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論體系,對美學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康德美學的重點在人的感性認識能力、主體心理機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關“審美判斷力”的問題,不僅給予審美判斷(即審美心理機制)以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點分析審美心理機制的過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藝術,建構了壹個以審美判斷為中心的先驗哲學的美學體系。這樣,在康德那裏,美學便不再是壹個空洞的理論框架,而成為有著充實的內容、明確的對象以及壹系列概念範疇的嚴謹體系。

黑格爾則著重探討了感性認識能力的產物、對應物——詩(藝術)以及藝術的歷史。在他那裏,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作為“絕對理念”外化為主體心靈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現,則是美的最高形態。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為起點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邏輯和歷史的感性呈現(即藝術類型和藝術體裁)為基本對象與內容,黑格爾建立起了壹個龐大而嚴密的藝術哲學(美學)體系——它的最大貢獻,是給了美學以邏輯與歷史,把美學從重視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視歷史研究的方向。

盡管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兩大發展主線仍然延續在後現代美學進程上,但它的內部卻發生了劇烈扭變:在人本主義這條線上,從“結構”到“解構”的轉向,充分體現了美學的“後現代”特點——結構主義曾強調作品本文背後實際起支配作用的“結構”的存在,解構主義卻要取消壹切“中心”,消解全部“結構”;結構主義強調作品本文的內部研究,解釋學美學、接受理論等卻把重點轉移到讀者和接受過程,強調本文意義的不確定、相對和多義,呈現了“非中心化”的特點。在科學主義這條線上,分析美學曾經由語言分析入手,反對固定的美的本質探討,走向了美學的取消主義;後分析美學則集中到藝術本體論上,以折衷主義取代取消主義,走向了美學的建設性方向。

總起來說,美學是以人類審美為自身特殊領域,以審美活動為具體研究對象,通過探討審美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來追蹤、建構人類審美價值體系的人文學科。

  • 上一篇:網絡拍賣網站的形式主要有
  • 下一篇:老子思想裏包含了哪些中華傳統智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