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美德故事

美德故事

⑴ 我身邊的美德故事

奪刀哥,飛腿哥

⑵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壹位的。壹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壹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壹點米也沒有,怎麽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路,從親戚家背回了壹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壹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陸隴其

孝行感少年

陸隴其,原名龍其,字稼書,清浙江平湖人;曾擔任過嘉定、靈壽的知縣。

陸隴其素以孝聞名。據說,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正在京城考試,壹聽說父親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趕。到了家裏,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內室,只是席地而臥。

他在靈壽當知縣的時候,為政清簡,深得人民愛戴。有壹天,壹位老婦人來告她的兒子不孝,那是壹個20歲左右的青年。陸隴其對老婦人說:“我還沒有小仆人,妳的兒子可以暫時來幫忙,如果我找到合適人選了,我就給他施用杖刑然後遣送回家。”從此以後,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陸隴其左右。每天早晨,陸隴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門外,等母親起來了,就照應著母親洗漱、吃早飯。午飯的時候,他在旁邊服侍著,時常逗母親開心;母親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東西。晚飯也是這樣。如果有點空余時間,就陪母親說笑,講些故事讓母親高興。母親稍有不適之感,立刻找醫生,買藥煎藥,幾夜不睡也不知道累。這樣過了幾個月,這個青年跪在陸隴其面前,請求回家看望母親,陸隴其問:“妳不是和母親不和,為什麽還要看她呢?”這位年輕人哭著說:“過去我不懂事,對母親不好,現在好後悔啊!”於是陸隴其讓他們母子相見,兩人抱頭痛哭。青年和母親回家後,與以前判若兩人,後來因為孝順在鄉裏聞名。

⑶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1、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壹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麽這麽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麽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2、子路負米

子路家境貧困時,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飯菜,而從百裏之外把米背給父母。後遂用“負米、負米百裏”等表示奉養父母或為奉養父母在外謀求祿米。

3、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裏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麽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麽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壹代的大學問家。

4、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壹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 *** 腐敗,英國強盜把壹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應對這壹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則徐的推薦,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壹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沈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壹頁。

5、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壹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⑷ 中華美德故事

季布“壹諾來千金”使他免自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壹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壹諾。”(這就是成語“壹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壹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壹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⑸ 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誠實守信:曾子的故事

壹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買東西,小兒子哭喊著也要去。她對孩子說:妳好好在家等娘,娘回來叫妳爹殺豬娃給妳吃。孩子不鬧了。當她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她急忙對曾子說,豬娃不能殺,我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說:大人怎能對孩子無信呢?母親不守信用,孩子便會失信於人,答應孩子的事是不能反悔的。曾子的妻子點頭稱是,和曾子壹起殺了豬娃。

誠實守信的幾則小故事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壹致,表裏如壹。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壹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壹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妳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妳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妳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妳。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壹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壹諾”。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幸免於難。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

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壹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誌,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壹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夥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折:挫折。撓:彎曲。

百折不撓:形容不管經受多少挫折,決不屈服、退縮。

激 夫 獲 貴

眼看丈夫滿為禦

害羞感嘆求離去

夫慚懇解竟提升

不遜樂妻賢內助

晏嬰,戰國時齊景公之宰相,體軀短小,惟才幹超人,名聞諸侯,而其禦者(車夫) 體甚魁梧,卻為俗子。 壹日禦者揮馬鞭過其門,意氣揚揚,狀甚自得,其妻窺狀,至為感嘆,是夜求禦者離去,夫聞其故; 答以: 宰相身高不及六尺(約今之四尺二寸),名聞天下,備受諸侯敬仰,尚能謙虛,而君身高八尺,為晏嬰驅車,竟揚眉得意,前途豈有可為! 禦者愧甚,從而改變,謙虛和謁,晏嬰稱奇,追問其故,乃告以受妻激之實情,晏嬰以知過能改,遂提升禦者為大夫。

敬 親 感 賊

能事嚴親值佩欽

請看龎氏奉姑心

寄鄰紡織猶懷敬

感動赤眉不敢侵

漢朝姜詩,事母至孝,其妻龐氏,敬順尤篤。 母好飲江水,龎氏每天必往六七裏程外取水,煮羹烹茶奉姑,壹日因遇強風遲歸,母因渴甚,而有微詞: 姜詩大怒,遂離棄得,龐氏寄住鄰家,日夜勤苦紡織,以所得微資,經常買佳肴,托鄰嫗轉給其姑,經久,鄰嫗始以實相告,其姑慚愧,即令其回家團聚,姜詩夫妻之孝行,因而名傳四方。 時有赤眉賊路過該地,賊首呼喊: 驚大孝者觸鬼神之怒,眾賊未敢搶刧而過,其孝感豈不大乎。

古代美德故事:賢妻分家勸夫的故事

同胞手足莫傷情

善勸夫從忍不爭

美德蔭其三桂子

名題金榜顯華榮

明朝常州吳子恬妻孫氏系壹賢婦。 子恬之繼母唐氏對侍子恬苛刻異常,子恬難忍,孫氏屢次勸慰,阻其犯上,迨父歿,繼母私藏千金,悉交其親生子,並將良田分給其子,子恬僅分得少許壞田,子恬憤懣,與弟爭論,孫氏力勸其夫,勿因分產忤逆母親,家雖貧,如肯勤耕當能生活,其後子恬茹苦含辛,努力耕耘,不出十年,家財大發,而其弟好賭,田產變賣壹空,無法過日,孫氏再勸其夫,迎繼母與舍弟合家生活,孫氏因有賢德,所生三子皆學業成功,金榜題名。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壹定稟告,回家後壹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壹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壹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麽,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征之壹。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壹天,他們駕車去晉國。壹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妳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麽?”孔子壹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壹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妳叫什麽?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⑹ 美德故事有哪些

永遠的老師

—— *** 尊師美德故事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 *** 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

*** 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 *** 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 *** 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 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二——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誌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壹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壹致,眾誌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壹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 *** 腐敗,英國強盜把壹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壹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壹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沈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壹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三——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壹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壹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麽,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征之壹——

七歲之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壹天,他們駕車去晉國。壹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妳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麽?”孔子壹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壹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妳叫什麽?幾歲啦?”孩子

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不同凡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誌者立常誌,無誌者常立誌”,立誌,貴在少年——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壹天,乘老師不在屋,悄

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壹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壹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麽?”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麽粗大,怎麽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壹位的。壹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壹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壹點米也沒有,怎麽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路,從親戚家背回了壹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壹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誌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壹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壹致,眾誌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壹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 *** 腐敗,英國強盜把壹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壹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壹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沈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壹頁。

  • 上一篇:網上的洗眉機幫我辨別壹下?
  • 下一篇:安防系統的視頻技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