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玉米是包括水稻、小麥在內的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壹,是由印第安人培育出來的,而後在全世界傳播開來。據考古資料證實,早在5000年前印第安人就已經將野生玉米培育成為人工栽培作物了。印第安人培育出來的玉米有20多個品種,生長期有長有短,短的只要3個月左右就成熟了。自從16世紀初歐洲人把玉米從美洲印第安人那裏帶出來以後,由於它適應性強、產量高、播種和收獲季節早,很快便在世界各地種植起來。特別是在高原、幹旱和陽光充足的地區,玉米是主產作物。
在世界各種糧食的總產量中,玉米的產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是壹件了不起的農業試驗。植物學家們認為,把野生玉米植物培育成農作物是農業史上最困難的試驗,而印第安人在5000年前就將它培育成功了,的確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家都知道,玉米是高禾植物,而豆類為低禾和蔓藤植物,印第安人將玉米和豆類套種,首創植物間作技術,充分合理的使用土地,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玉米豐富的營養、較高的產量和對各種環境的較強的適應性使之成為印第安文明的物質基礎。因而,美洲印第安文明被稱為“玉米文明”。
馬鈴薯、甘薯(又名紅薯、山芋)是很重要的食物,也印第安人培育的。
印第安人還培育出了木薯,山藥等。
歐洲研究者認為,除了中國大豆、歐洲蠶豆,如綠豆、豌豆、豇豆,雲豆、赤豆、菜豆、架豆、扁豆、豆角、茶豆等等所有的食用豆類都是印第安人培育出來的。這是因為歐洲人是在發現美洲之後從那裏得到這些豆類, 並在歐亞大陸傳播開來. 但中國的黃豆和赤豆在《神農本草》裏已經有記載, 神農本草成書在漢朝或更早. 唐代《本草拾遺》《千金方》裏有黑豆、豌豆、白豆、綠豆. 但無論如何, 印第安人種植食用這些豆類.
此外,花生、西紅柿、黃瓜、南瓜、西葫蘆、辣椒、菠蘿、鱷梨、草莓、可可(可以制成巧克力糖果)都乃出自印第安人的培養。
歐洲學者相信,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50%以上都出自印第安人之雙手。
印第安人還培育出了橡膠、煙草等多種經濟作物。
很早之前,印第安人就會將橡膠塗抹到鬥篷上防雨。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膠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無法估量的,橡膠壹詞來源於印第安語cauuchu,意為“流淚的樹”。
現代工業的發展與美洲的橡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橡膠是工業的基本原料,廣泛用於制造輪胎、膠管、膠帶、電纜及其他各種橡膠制品,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離不開橡膠。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膠對世界工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如果說鋼鐵工業是西方舊大陸的驕傲,那麽橡膠的貢獻足以和之相媲美。
此外,印第安人貢獻了世界上大多數的棉花品種。
印第安人培育出許多種藥用植物和燃料植物,如提取奎寧的金雞納樹,提取麻醉劑的高根(古柯),至於染料植物則有十幾種之多。
文化
酋長印第安人的婚禮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婚禮地點多選擇在印第安人聚居區公***建築物裏舉行,壹般是壹幢較大的木頭房屋。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村中居民紛紛來到木房裏,眾人席地而坐,互致問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裝,款式新穎,色澤艷麗。雖然印第安人性情開朗,但婚禮場合卻顯得非常安靜,即使說話也是輕言細語。[4]
印第安人的婚姻很簡單,當需要結合的時候,只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即可。
印第安人的貧富不是以財產來衡量,最富有的男人是能力最強的獵手,女人的嫁妝則是健康的身體和心甘情願地協助丈夫料理家務。當他們性情不合不願意再在壹起生活時,只要舉行壹個和結婚壹樣簡單的儀式既可以分手,也沒有什麽財產分割之類的問題。
印第安人中未婚和已婚夫婦並無明顯界限,貞潔也不被視為是基本的道德標準。此外,在非常友好的朋友之間,還互相交換妻子過夜,這被看成是壹種最堅固的友誼。
有些家庭的男主人或者女主人亡故後,他們的子女有時候認父母生前的好友為父母,就像基督教徒認教父或者教母壹樣。
在印第安人部落中,男人們總是通過婚姻來加強“家主”的政治地位和威望。比如,辛古部落允許壹夫多妻制,因為多壹個妻子就多壹個“聯盟代表”,就多壹份勞動力。男人可以娶壹家的姐妹倆或者姐妹多人,也可以娶其他部落的女子為妻,多妻家庭中的妻子們也為擴大丈夫的權威和地位進行努力,並由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有時為了家庭的和睦,妻子可以建議丈夫娶某某女子,充當“丈夫”的“紅娘”。
節慶
印第安人的節日特別多,這與古代印第安人宗教儀式特別紛繁復雜有關。印第
印第安人
安人崇奉萬物有靈的圖騰信仰,各部落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圖騰崇拜的宗教儀式,壹些儀式流傳演化下來就成為至今魅力猶存的非常獨特奇異的節日。印第安人的節慶多與宗教節日融合在壹起,如墨西哥的亡靈節、秘魯印第安人的太陽祭等,同時印第安人還保留了壹些自己獨特的節日,如巴西印第安人的穿耳節、玻利維亞印第安人的降魔節等。許多印第安人的節日到今天仍只是本民族自己的節日,但是有壹些節日如今已成了當地人民***同的節日。
喪葬不僅能夠體現人類對自身的認識程度,同時也能反映人類不同的生活觀念、生命觀念和靈魂觀念等。印第安人的喪葬習俗多與其宗教信仰有直接的關系,反映出了印第安人在不同世界觀的支配下,對於現實社會人生的態度和對未來的憧憬。
土著人日
土著人日是美國印第安人的傳統節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和9月的第四個星期五舉行。在節日裏,美國各地都要舉行富有印第安民族傳統和文化特色的慶祝活動。
亡靈節
亡靈節是墨西哥境內的印第安人祭奠亡人的節日。亡靈節在每年的11月1—2日舉行,11月1日祭奠“幼靈”,11月2日祭奠“成靈”。節日期間,全國各機關上午停止辦公。人們利用從店鋪裏買來的各種死者生前喜歡玩和吃的骷髏狀玩具、糖果、糕點等物,在家裏搭起祭壇,祭祀亡靈。有的還要收拾好死者睡過的床,好讓亡靈回家。除此而外,人們還要到公墓去掃墓,他們來到舉行儀式活動的墓地,戴上各種面具跳起狂歡之舞,以喚醒長眠地下的亡靈與之***舞。最有特色的是墨西哥城東南密斯基克鎮的“紀念亡人之夜”。當夜幕降臨後,鎮裏處處火光熊熊。每家門前都點燃壹堆柴火,為亡靈回家過年引路。古老的墓地上,每塊墓碑前都點燃數支蠟燭,擺放各色鮮花,亡人的家人在此守靈。當11月1日到來時,教堂的鐘敲響12下,然後燃放鞭炮,宣布小孩的亡靈歸來了,在11月2日到來時,教堂的鐘再敲12下,宣布送走了小孩的亡靈,迎來了成人的亡靈。如今,亡靈節已成墨西哥舉國上下***同慶祝的節日。
克拉克薩節
克拉克薩節是墨西哥人比較重視的傳統節日之壹,每年7月的最後壹個星期壹,瓦哈卡市的人們聚集在弗爾蒂小山腳下載歌載舞,歡度“克拉克薩”節。這是壹個非宗教性的民間傳統節日。據說在古代的墨西哥,阿斯特克人每逢這天都要舉行儀式,將他們制作的小產品獻給大地,並預祝來年的豐收。後來,這種獻祭儀式便演變成了“克拉克薩”節。節日這天清早,祭壇上便響起了悅耳的鐘聲。接著壹個個民間小樂隊走上大街小巷,用六弦吉他彈起了“克拉克薩”節的節日序曲。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幼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弗爾蒂山腳下,隨著歡快的樂曲翩翩起舞。人們邊唱邊跳,並且頻頻向周圍的觀眾拋散他們自制的小禮品。傍晚時分,慶祝活動進入高潮,人們身著華麗的衣服,盡情地跳舞。
民俗節
民俗節是秘魯普諾族印第安人過的節日,是最能體現印第安人民風的節日。民俗節是普諾當地人民再現印加古風的壹種慶典,是為紀念印加古國創始人曼科·卡帕克興建普諾城。普諾城位於的的喀喀湖的西北角,傳說印加古國的締造者曼科·卡帕克誕生在的的喀喀湖畔,並興建普諾城作為他後來遠征的出發地。普諾歷來是印第安人的聚居之地。城市建築風格和居民生活方式具有濃郁的印第安色彩,因而素有“印第安民俗之都”之稱。為了紀念曼科·卡帕克奠基立國的勛業,普諾人於每年11月的第壹周歡慶民俗節。節日中,普諾人都穿上古老式樣的印加服裝,嚴格按照印加古俗互致問候、待人接物和處理壹切問題。對曼科·卡帕克的緬懷和頌揚自然是節日的主題,每個家庭的長者都要給其他家庭成員講述關於這位締造者的英雄業績。同時,劇院、大街上演出的各種文藝節目都是表現這位傑出人物的傳奇故事。
太陽節
太陽節也是秘魯印第安人的民間傳統節日。在秘魯東南部古印加帝國的故都庫斯科附近的薩克薩伊瓦曼,每年6月24日都要舉行壹次別開生面的太陽節,歷時9天。這個節日源自古印加人對太陽神的崇拜。在南半球,6月24日是太陽北偏後開始南移的日子。由於印第安人圖2-10太陽節上打扮成“印加王”的表演者
雅瓦爾節
雅瓦爾節也是秘魯印第安人的民間傳統節日,在每年的7月下旬舉行。雅瓦爾節的意思是“血的節日”或“血的狂歡節”。公元14世紀,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殘酷壓迫和奴役下,秘魯印第安人不斷奮起反抗,可都遭到血腥鎮壓而告失敗。不屈的印第安人想到了兀鷹,便把復仇的願望與兀鷹的勇猛聯系起來,由此興起了兀鷹鬥牛的“雅瓦爾節”。兀鷹是安第斯山麓中的百鳥之王,翼展可達3米,重10~12公斤,性猛善鬥。印第安人以兀鷹代表英勇不屈的印第安人民,而牛則是殖民主義的化身。每次兀鷹與牛的決鬥總是以兀鷹的勝利結束,表現了印第安人不屈不撓的鬥爭意誌和必勝信心。節日期間,鬥牛場周圍人山人海。人們給兀鷹和壯牛灌足白酒,然後把兀鷹用繩子系在壯牛身上,把它們趕到鬥牛場中。兀鷹騎在牛背上,將牛咬得亂蹦狂吼,奔跑不停。最後,牛實在支持不住了,慘叫壹聲倒在地上。這時,捕鷹手進入場內,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解開縛鷹的繩子。兀鷹騰空而起,以勝利者的姿態飛向遠方。人們歡呼雀躍,跳起了集體舞。暮色降臨後,人們還要舉行宴會慶祝勝利。按當地習慣,這個節日是人生的新起點,因此常被青年男女作為舉行婚禮的最佳日期。
阿拉西塔斯節
阿拉西塔斯節是玻利維亞阿伊瑪拉印第安人的傳統節日,在每年1月24日~30日舉行。在阿伊瑪拉語中,“阿拉西塔斯”是“請買我的東西”的意思。因此,節日期間,玻利維亞的大街小巷到處是叫賣商品的小販。人們選購各種各樣的禮品,獻給心目中的“幸福之神——埃克科”,期望神保佑他們來年生活安定,五谷豐登,吉慶有余,幸福美滿。節日期間要舉行盛大的民間慶祝活動,最後以舞蹈結束,壹向是婦女們穿著寬大的裙子跳圓圈舞,男子們則戴假面具,穿化裝服跳各種舞蹈。如今阿拉西塔斯節不僅僅是阿伊瑪拉印第安人的節日,已經逐漸變成全玻利維亞人民的傳統節日。
降魔節
降魔節是玻利維亞奧魯羅省的印第安人每年舉辦的節日,是周圍許多地區的礦工都願意趕去參加的節日。因為這是印第安礦工祈求平安的重大節日。印第安人認為,人們尋找礦源,挖掘礦井,觸犯了地下的阿烏阿裏魔王,故魔王要用“鬼咳”(就是矽肺病)、爆炸、塌頂等殘酷的災難來懲罰礦工,這種迷信和本能的自衛心理逐步演變成壹個固定的節日。節日來臨前,礦區城市的商店中到處都出售各種各樣的面具和服飾。礦工們為了參加這壹天的化裝節慶活動,往往不惜工本,耗費壹年的積蓄去買壹套自己最理想的面具和服裝。節慶時,化裝成各式各樣的人物團結壹致地與“魔王”鬥爭,最後降服魔王。
穿耳節
穿耳節是巴西印第安人的民間傳統節日。每7年舉行壹次,每次歷時半個月,具體時間要視“瓦普特”的訓練情況而定。穿耳節又叫“犧牲節”,源於巴西沙萬特人的壹個奇特風俗。
服飾
壹提到印第安人的服飾,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獨特的頭飾鷹羽冠了,這的確是印第安人服飾的壹大特色。印第安人衣著裝飾非常簡單,甚至不穿衣服,但是許多印第安人服裝的色彩、款式各不相同,裝飾品的材質、樣式多種多樣,充滿了民族特色,也稱得上絢麗多姿。
鷹羽冠隨著社會的發展印第安人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壹些社會經濟較發達和人數較多的印第安人的支系部分地保住了自己的風俗和傳統文化。壹些生活在偏遠森林山區的印第安人部落至今仍保留著獨持的風俗和傳統文化。許多地區的印第安人還保留著古代印第安人的衣飾習俗,他們至今仍喜歡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戴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飾物。
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征,榮譽的標誌,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擁有鳥羽象征著勇敢、美貌與財富。
此外,根據顏色及佩戴方式,鳥羽也象征不同的社會地位和情感狀態。比如在卡希納華部落,男子會在他所鐘情的婦女面前佩戴鳥羽裝飾品以表達熱切的情感,有效地防止了對方的敵意。神鷹的黑羽使人聯想到權貴和死亡,而南美大鸚鵡的紅羽則表達了善意、能力和富饒。如果當地居民都有資格佩戴紅羽,那麽黑羽將凸顯其尊貴。
他們至今喜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尤卡坦半島的瑪雅婦女不分老幼都身著寬松的白色繡花裙,頭戴色彩艷麗的鮮花;而男人則身穿寬松的白色衣褲,頭戴草帽,腳上穿草編涼鞋。而中部高原上的印第安婦女愛穿繡花罩衫和豎條紋的寬大長裙,上身披壹種叫“雷博索”的多用披巾,這種披巾可遮陽、禦寒,還可背小孩、包東西。極富民族特色的服飾成為印第安人壹個明顯標誌。
建築
瑪雅人擅長建築和藝術,他們用石料建立許多非常富麗堂皇的廟宇、陵墓和雄偉的紀念碑。在這些建築物上,瑪雅人為我們留下了各種顏色的圖畫和美麗生動的雕刻。博南帕克壁畫就是如此,壁畫內容包括貴族的儀仗隊行列、戰爭與凱旋、獻俘審俘、慶祝遊行和呈繳貢物等場面。畫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壁畫色彩絢麗,線條明晰,人像精致、構圖嚴謹,成為世界壁畫藝術的著名寶藏之壹。
無拱頂房屋
人類的居住形式是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而變化的。最初人們缺乏對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只能借天然的屏障而居,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繁衍,天然洞穴等居住形式已不能滿足人類居住的需要。於是,利用壹些自然材料修築房屋。但是,人類建造的房屋時,特別是在古代,又離不開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對自然條件的利用。由於這個原因,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居住形式。這壹點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間具有特別明顯的反映:生活在南北美洲平原地區的印第安人便利用草木和泥土建造茅屋;而生活在山區的印第安人則利用石塊和土坯建造各種房屋;以狩獵為生的印第安人更多的是利用獸皮圍蓋屋頂;而從事農業的印第安人則利用莊稼稭稈覆蓋屋頂;農業人民建造的是永久性住宅,而遊獵人民則建造易於拆遷、利於攜運的帳篷。這樣印第安人創造出了草棚子、茅庵子、茅屋、帳篷和土木結構的房屋等居住形式,這些居住形式最大的特點就是都沒有拱頂,因為印第安人不懂得拱頂的知識。
由於歷史原因(主要是殖民者的迫害),印第安人仍然生活在偏僻的農村地區。和瑪雅人壹樣,其他印第安民族也大都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生活習俗。許多印第安人仍住在原始的房屋裏。在尤卡坦半島,聰明的印第安人在樹林中開出壹塊平地,把粗樹枝壹根根固定在地上,圍成壹個大圓圈,把棕櫚樹的大葉子搭在上面,房子就大致蓋好了。
宗教
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壹草壹木、壹山壹石都報以敬畏態度。印第安人相當程度上已經被歐洲基督教信仰所同化,在今天的美國大部分印第安人信基督,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它與基督教相混雜,成為壹種奇怪的宗教信仰。卡耶特說,宗教信仰在印第安人生活中占據很高地位,最重要的部落首領是宗教領袖,他在內部事務上的權力高於部落首長。
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