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我們要穿新衣服就上大街上買壹件,或者買幾件都可以。但是在古時候,要穿新衣就是壹件很慎重的事情,尤其是在結婚前要裁衣。那麽裁衣的含義是什麽?簡單來說就是制作壹件新衣服,但是在老黃歷術語中,裁衣是什麽意思就要詳細介紹。
裁衣:臨近婚期前壹個月,男方要備酒、藍布和金銀釵環交給媒人送到女方家。
另外裁衣還指剪裁喪事的壽衣。
古代裁衣也是有講究的
不管是秦漢的曲裾深衣,還是“裙拖六幅湘江水”的明代襦裙,雖然每個朝代的衣著款式會有各自普遍的風格,但對於針腳、走線、布料、紋飾都有極大的講究。
光衣服用料就有“大紅洋緞”、“撒花洋縐”、“起花八團倭緞”、“秋板貂皮“、“灰鼠皮”、“黃綾”、“羽緞”等30多種。
做工分為“縷金百蝶”、“五彩刻絲”、“插牙背心”、“二色金百蝶穿花”、“五彩絲攢花結長穗”、“起草八團排穗”等百十種。
所謂服飾,是服和飾的合稱。像什麽“瓔珞圈”、“宮絳”、“釵”、“佩”、“金冠”、“抹額”不知凡幾。
款式就更多了,有“窄裉襖”、“銀鼠褂”、“洋縐裙”、“背心”、“水朝靴”、“大襖”、“花綾褲”、“霞帔”、“披風”、“皮裙”、“棉裙”……春夏秋冬四季的服裝都有。
過去每件衣服可都是純手工的,自然和如今機器紡織大不相同。穿絲針、搶針、網繡、鋪針、平金、斜纏、盤金、松針……絨繡俊雅清麗,圈金絨繡富麗輝煌,平金平銀繡光澤奪目,盤金鑲銀斑斕飽滿。
有巧手的小繡娘,花型更是數不勝數,而且個個寓意豐富,吉祥如意。
古代婚服的講究
首先,我們來說說周朝的婚服。我們都知道,周朝是壹個依靠禮樂制度維持統治的朝代,因此,這壹時期的婚服禮儀非常繁瑣。在婚禮前壹天,夫家要派媒人到新娘家拜見嶽父,且必須穿著當時的禮服玄端。在婚禮當天,新郎要穿著上紅下黑的爵弁服來接新娘,而新娘則穿全身都是黑色的嫁衣(寓意專壹),由年長的全福婦女帶領,並兩個隨嫁丫頭到新郎家。此外,全服婦女和隨嫁丫頭的衣服也得是黑色的。值得壹提的是,周朝時期已經有了五行思想,講究陰陽調和,因此新郎的衣服邊緣要有黑色的邊,新娘的則為紅色的邊。
到了大唐盛世,社會安定,經濟繁榮,這壹時代的服飾文化與前朝相比起來更加地多元了,例如,齊胸襦裙在這壹時期開始流行,女子的服裝也有露半胸的,說明唐朝已經不像周朝那樣禮節繁瑣保守,這壹時期的婚服與周朝相比,當然也會有所改變,加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唐朝可謂是壹片繁華的景象,這是的婚服壹定是華麗無比的。唐代有壹說法是“紅男綠女”,意思就是男子的婚服為紅色,女子的婚服綠色,也就是青衣。這樣的紅綠搭配貌似有點辣眼睛?其實不然,唐朝婚服的紅綠搭配是恰到好處的,新郎新娘站在壹起是蠻養眼的。
在宋朝,婚服又有了新的變化。這時期的新郎,身份尊卑不同,所穿的婚服也不同。王親貴族和官員子弟的婚服為九品襆頭公服,而普通老百姓就只能穿皂衫衣和折上巾。同時,宋代的富家新娘子們開始戴鳳冠霞帔,而普通的新娘子只能戴花釵。但她們的婚服顏色仍然為青色,不過與前朝的相比較,多了些有吉祥寓意的花紋。到了明朝,女子婚服顏色就改成了我們能在古裝影視劇裏的大紅色,。這時期的婚服講究配套。如果新郎穿深衣的話,新娘子就要穿紅褙子和紅羅裙;如果新郎穿九品官服,新娘就得穿紅大袖衣和大紅褶裙。也許這就是情侶裝的原身吧!
清朝滿族入關,統治天下,這時期的婚服就順理成章的就有了滿族旗裝的式樣,但還是沿襲了漢人的鳳冠霞帔,大紅嫁衣。這種沿襲,壹方面是因為安撫漢人的心,畢竟自古以來都是漢人統治天下,滿族人入侵統治階層,多多少少都會讓漢人不情願。而想要更好地統治漢人,都得安撫他們。因漢人骨子裏的守舊保守觀念,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動不得,所以,清朝的滿族統治者們就借沿襲漢人祖宗的壹些習俗習慣來安撫漢人。 最後到了民國,西方文化流入中國,白婚紗才開始逐漸流行開來,慢慢地竟然取代了傳統的婚服,這壹路流傳了三千多年的中國婚服最終也落幕了。
想查詢更多黃歷術語解釋,請點擊 》》》 黃歷術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