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樣農具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但南北差別較大,都是因地取材而宜,南方以竹編為主,而北方以柳編為主。因取材不同,編織的方法和樣式也不同,大小比例也不壹樣。
東北的笸籮和簸箕都是柳條編的,而大多數又是以杞柳為主。杞柳,俗稱白柳條,又稱條子。白柳條具有白潤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韌、堅的特點。白柳壹般野生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山東、河南、陜西、四川、遼寧、黑龍江等地的水邊濕地。但僅靠野生的白柳是不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的,很多地方開始人工的種植白柳。 白柳的種植和編制工藝品生產, 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陜西等地,有很多銷往到東北,而且有很多專門以編柳為業的廠家,其傳統柳編制品,主要編織笸籮、簸箕、針線筐、條箱等農家日常生活必需品,當地加工,當地銷售。人們種植白柳的歷史已有上千年了,由此可以看出,笸籮和簸箕的歷史可能會更早些。我的老家就在大慶市大同鎮,我小時候,大同就有壹個柳編廠,專編笸籮、簸箕、柳罐和筐籃之類的農用工具。
早些時候,在東北最常見的,除了笸籮和簸箕外,還有井沿上的柳罐、悠車子,家家的炕頭上都有針線笸籮和煙笸籮,裝有針頭線腦的東西和煙葉、卷煙紙等。
改革開放以後,有的柳編廠又開發了很多柳制工藝品,而且工藝精湛, 樣式新穎,造型優美,色調和諧,美觀大方,具有實用和觀賞價值,深受客商贊賞,產品種類有提籃、果盤、洗衣簍、嬰兒籃、洗菜筐、吊花籃、狗窩等。
盡管笸籮和簸箕在城市裏已經不多見了,但是在東北農村還仍然廣泛的被人們應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