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通常由地方士紳、寺院、私塾等機構建立,主要教授基礎讀寫、算術、經史子集等知識
拓展:在宋元時期,蒙學是中國古代的壹種基礎教育形式,是為了普及教育、提高人民文化素質而興起的。蒙學更重視實際應用和傳統道德教育,註重培養學生的品行、修養和社會責任感。
在宋元時期,蒙學設立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私塾:私人經營的教育機構,多由士紳或文人創辦,規模較小,授課對象主要為地方士族、富商、官員等。
2、小學:由寺廟、官署等機構設立,規模較大,授課對象為平民百姓,普及程度較高。
3、正式學校:由當地政府或官員創辦,規模較大,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教學內容也更加全面,包括經史子集等更深入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