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的事跡有:
1、後羿射日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幹了大地,曬幹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但有時,他們壹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
為了拯救人類,後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壹個個三腳的烏鴉。最後,天上只留下壹個太陽。
2、女媧補天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壹,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使天地不再沈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壹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壹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壹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後人將水神***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壹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3、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壹。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壹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壹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4、大禹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壹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5、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裏,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妳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壹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妳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麽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
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壹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幹這件事,說:“妳簡直太愚蠢了!就憑妳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壹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麽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妳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壹座放在朔方的東部,壹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