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瑤舞蹈的基本類型及其律動性成因分析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麽壹般論文是怎麽寫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花瑤舞蹈的基本類型及其律動性成因分析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花瑤人有語言無文字,肢體語言的表達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必需品。他們能歌善舞,常年傍山而居,受環境和先輩流傳的風俗影響,花瑤人形成了勤勞、勇敢、樸實、灑脫的性格特點,同時也形成了花瑤舞蹈特有的風格動律,且每壹個舞蹈動律都蘊含著特定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征。本文分析了湘西南花瑤舞蹈類型,對花瑤舞蹈動律進行梳理,同時探索動律成因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
花瑤;舞蹈動律;文化內涵(成因);
引言:
《風俗通義》中記載的“積織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展現了花瑤人的勤勞和智慧。筆者從小生長在隆回,將湘西南花瑤舞蹈的舞臺化作品創作研究作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希望對湘西南花瑤舞蹈的源流、動律、形態、特征及其舞臺化舞蹈作品創作進行系統研究。筆者在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由於缺乏專業人士的整理和研究,相對花瑤山歌及服飾等研究而言,幾乎難以找到可供借鑒的研究成果。正因如此,目前出現在大眾眼前的花瑤舞蹈作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動律特點模糊。應該說,湘西南花瑤舞蹈的本體研究迫在眉睫。筆者作為壹名舞蹈編導專業的研究生,深感責任重大。為此,擬就湘西南花瑤舞蹈的動律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壹、湘西南花瑤舞蹈及其基本類型
花瑤是湘西南腹地瑤族的壹個分支,主要分布於湖南省隆回和漵浦兩縣交界之地——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因地處高寒地區,依山而居,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其獨特的民族舞蹈動律。花瑤舞蹈多以民俗習慣動作和生活生產動作為主,表現了花瑤人樸實、豪爽的性格特點。
通過相關文獻的梳理和田野調查可以發現,湘西南花瑤舞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壹是與花瑤傳統技藝“挑花”相關的舞蹈,二與節日風俗相關的舞蹈,三以歌頌“瑤山”為主的舞蹈。
(壹)與花瑤傳統技藝“挑花”相關的舞蹈
花瑤因服飾獨特、色彩艷麗,特別是花瑤女性挑花技藝異常精湛,故稱“花瑤”。挑花是花瑤女子特有的壹種傳統手工技藝,也是花瑤姑娘們壹生的必修課。民間有傳言,不會挑花的女子嫁不出去。由此可見挑花在花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花瑤姑娘們引以為傲的花瑤服飾,例如筒裙、腿綁、褲腳、腰帶、衣袖、馬褂、頭巾、背帶、圍裙等,無壹不是花瑤姑娘自己挑出來的。挑花,主要是花瑤姑娘通過自己獨特的想象力,結合先輩傳承下來的縫制手藝,在黑色筒裙上挑出形狀不壹的雋美圖案。圖案可以是花鳥魚蟲、碧水藍天、神靈野獸等等。花瑤挑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對於沒有文字只有語言記錄歷史的花瑤人來說,花瑤挑花裙就是以其獨特的方式書寫的.壹部穿在身上的史書,其圖案繁雜古樸,左右對稱,體現出其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
與花瑤傳統技藝“挑花”相關的舞臺化舞蹈作品有:《花瑤女》《花瑤帽》等,其中典型動作主要以手部動作為主,例如穿針引線、環繞手、拉線、扯線等。花瑤挑花,挑的不僅僅是圖案,更是花瑤姑娘心中的向往,是花瑤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參評作品《花瑤女》就充分挖掘運用了花瑤的傳統挑花技藝及“女兒箱”題材,作品以“矮”“顫”為舞蹈創作、發展的元素,展示花瑤女熱情、奔放、勤勞的性格,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在花瑤特有的“討僚皈”節日中,舞蹈《挑花情》是必演節目。花瑤人通過舞蹈展現自己民族特色服飾,展現其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二)與節日風俗相關的舞蹈
我國各民族的特色節日代表著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信仰。歷史文化悠久的花瑤,也有其特有的民族節日。花瑤雖為瑤族分支,但不同於其他瑤族分支,他們不過傳統的瑤族“盤王節”,只認自己民族特有的三大傳統節日,分別是壹次“討念拜”和兩次“討僚皈”。節日當天,花瑤男女都會穿上最為隆重的花瑤服飾從四面八方趕到虎形山瑤族鄉赴盛會,白天在相約的地點趕集看戲,夜晚家家戶戶圍繞著篝火載歌載舞,極其熱鬧。原創舞蹈《快樂的討僚皈》便是取材於花瑤“討僚皈”節日主題,是體現濃郁花瑤節日風情的經典代表作,展現了節日中男女對歌傳情、歡歌熱舞的場景。
花瑤的婚俗也尤為特別,被稱之為花瑤婚俗三部曲的分別是:“打泥巴”“炒茅殼裏”和“打滔”。民間傳統舞蹈《打滔》便是運用花瑤婚俗“打滔”這個有趣的風俗元素創作的。“打滔”也被稱為“蹾屁股”,是花瑤婚典慶祝的壹種娛樂方式。新婚夜晚,送親的賓客們為了消磨漫漫長夜,花瑤男子排坐在篝火邊,壹群花瑤姑娘唱著歌,用屁股依次從坐著的男人大腿上蹾過去。姑娘如果在哪個男子大腿上蹾得重或是蹾得久便是喜歡這名男子。三兩個姑娘可以輪番蹾壹名男子的大腿,蹾得越重,表示這名男子在姑娘心中分量越重。
(三)以歌頌“瑤山”為主的舞蹈
花瑤人長期居住在崇山峻嶺中,壹輩子與大山相依為命,在花瑤人心中,山在人在,大山就好比孕育滋養他們的母親,包容他們,養育他們。他們對大山的情感比天還高、比水還深,所以勤勞智慧的花瑤人創作了很多跟“瑤山”相關的舞蹈,例如舞臺化舞蹈作品《瑤山情》《瑤山月夜》《瑤山竹韻》以及筆者通過采風創作的舞蹈《嗚哇喊山》,這些舞蹈描寫的雖是瑤山景色或瑤山風情韻味,但表現的是花瑤人寄予大山的希望和對瑤山媽媽的敬仰和崇拜。
二、湘西南花瑤舞蹈基本動律
在舞蹈風格形成過程中,舞蹈動律是極其重要的部分。傳統的瑤族舞蹈動律以長鼓舞動律為主。而因民族自身地域條件和生活生產方式的影響,花瑤舞蹈並沒有運用常規的瑤族傳統舞蹈動律。筆者再三探訪花瑤古寨後,發現並整理出以下幾項花瑤舞蹈動律:
(壹)上下“顫”動律
上下“顫”動律主要體現在花瑤舞蹈步伐上,是指舞者在走動時膝蓋部位的上下顫動,其動作在舞臺表演中呈現為舞者上身向後微仰,腳下踮步出去,全腳踩回,踩回時膝蓋呈彎曲微存狀態,膝蓋隨著腳步的替換進行上下小幅度屈伸,重拍向下,弱拍向上,舞者膝蓋隨時保持富有彈力顫動狀態,在舞蹈《快樂的討僚皈》中,女演員出場時就運用了此動律,這是花瑤人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動律。
(二)擺胯動律
在花瑤民間舞蹈中,胯部動律是極具獨特民族韻味和風格的動律之壹。擺胯動律主要指舞者的胯部跟隨著音樂節奏的輕重緩急進行左右擺動,可以在行進中擺胯,在原地舞動時擺胯,或依照舞蹈結構要求變換不同節奏、幅度進行擺動。壹走壹擺的花瑤姑娘從綿延群山間走來,如同山中精靈,格外嬌艷動人。
(三)“下蹲”動律
筆者在研究花瑤舞蹈動律時,經過反復比較斟酌,認為花瑤的“下蹲”動律可以稱之為花瑤舞蹈最為鮮明的代表性動律。“下蹲”動律,主要指舞者在舞動時,臀部發力,往下坐蹾,再站起。下蹲時,膝蓋隨之屈伸,大腿與小腿之間呈九十度。花瑤民間傳統舞蹈《打滔》就是通過發展“下蹲”動律而創作形成的,它將花瑤人熱情奔放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展現了花瑤獨特的“打滔”風俗。
三、湘西南花瑤舞蹈動律成因分析
(壹)環境因素
上下“顫”動律來源於花瑤人居住的特殊環境。花瑤是靠山而居的民族,人在下山時,蜿蜒陡峭的山路讓行走的人們不自覺形成膝蓋的“顫”動律。
(二)服飾因素
愛美的花瑤姑娘,在其腰帶的左右靠後區域會掛顏色各異的流蘇。擺胯動律的形成原因之壹就源自其服飾的特殊設計。每當花瑤姑娘胯部左右擺動時,垂擺在臀部後的流蘇也會隨之舞動。這將俏皮、可愛的花瑤姑娘形象體現得更加生動有趣。
(三)節日風俗因素
“下蹲”動律源自於花瑤“打滔”風俗,“打滔”也稱之為“蹾屁股”,這壹風俗是花瑤人特有的婚俗習慣。對於母系氏族的花瑤,其民族意識裏對女性的壹舉壹動都帶有最為寬慰的包容和理解,“蹾屁股”也是女子追求男子,在節日中表達其心意的最佳方式。
四、結語
總而言之,花瑤舞蹈展現了花瑤人民的風格特點和追求信仰,除了筆者在文章中提到的上下“顫”動律、擺胯動律、“蹾屁股”動律外,傳統的花瑤民間舞蹈動律還未被完全梳理出來。但在其他學者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對花瑤舞蹈的重視和不斷研究下,筆者相信花瑤舞蹈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在新媒體時代,花瑤舞蹈也會得到更好保護,實現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陽湘西與黔東南地區苗族舞蹈動律比較研究[J].戲劇之家,2019.,(12)-110-111.
[2]夢姣論湘西地區苗族儀式性舞蹈的文化特征[J].戲劇之家,2019.,(15)-110.
[3]朱江宏簡析湖南花瑤舞蹈特征及其民族生態文化[J].北方音樂,2019,39(02)-237+239.
[4]王茜湖南花瑤民俗舞踏的發展研究[1.明日風尚,2020.(17):113-114.
[5]周妙湖南花瑤民俗舞蹈的價值面向與發展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07):223-224.
[6]田露,譚建斌.湘西地區傳統舞蹈文化資源創意開發策略[J]明日風尚,2020,(20)119-120.
[7]李潔湘西土家族遺存舞蹈的藝術特征[J].藝術評鑒,2019,(09):90-91.
[8]權翠,閆巖.湘西侗族舞蹈在排舞中的傳承與創新[J]體育科技,2019,40(05):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