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案掌握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吃透教材。每門課程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而教學目的是通過每次課的教學任務的完成來實現的。要完成每次課的教學任務,必須以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為準繩、以教科書為依據,以期教學時有據有依,得心應手。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關於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1
《北京的春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確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了解老北京春節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幻燈片
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同學們,妳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熱鬧氣氛的回憶。)
2、今天,我們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壹個韻味十足的春節,感受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
(1)把自然段標出來。
(2)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同桌間互讀檢查。
(3)想壹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妳留下了什麽印象。(這是壹個________的春節,)
2、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快速瀏覽),邊看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動,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交流匯報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壹天開始,到哪壹天結束?
在這壹個多月中作者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動?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詳略
老舍老生寫了七天的風俗,在這七天風俗中,又重點寫了哪幾個時間?(臘八、除夕、正月初壹、正月十五)
三、深入詳寫片斷,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老生詳寫的四天中,妳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壹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壹些批註,準備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大家被春節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日,誰能說壹說?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2
《手指》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麽特點,作者運用了什麽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搜集豐子愷先生的相關資料。
預習題綱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壹、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壹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壹起學習第5課《手指》。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麽內容;
3、板書填空題,讓學生尋找出答案。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壹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麽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指出每根手指的長處和短處: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壹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秀麗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壹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壹個什麽道理?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壹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壹致,成為壹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麽強弱、美醜之分了。”
(五根手指,就如同壹群人,只要合作,力量就會很大;如果五根手指握在壹起,成為壹個拳頭,那就很有用.要學會合作.)
3、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說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壹組當裁判組,最後說說其中蘊含的道理。
4、妳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5、妳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麽?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3
《呂氏春秋兩則》
教學目標:
1、積累重要的文言實詞(方、引、善、遽、任、悖、涉、契、 刻舟求劍、惑等),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語境意義。
2、積累“引嬰投江”和“刻舟求劍”等出自《呂氏春秋》的 成語,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3、了解解釋說理、以小見大的手法。
能力目標:理解兩個寓言故事的含義,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兩個故事,並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點。
情感目標:領悟兩則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觀臆斷的道理。
教學重點:了解寓言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語境意義。
教學過程:
壹、導入
簡介《呂氏春秋》。 交流查找的有關《呂氏春秋》和預習課文的資料。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進入新課文作鋪墊。
二、老師範讀,學生齊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麽事?講述了怎樣的道理?請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家長依仗老話“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邏輯,強迫幼小的生命“遊泳” 差點溺殺小生命,這則寓言告訴人們:說明“對象”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改變,否則會釀成大錯。
★楚人乘船渡江,劍掉入水中,他不是馬上潛水尋找而是在船上刻好記好等船停下再去尋找。船已行駛,而劍卻沈入江底,此時去找有什麽用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明情況變化,解決問題的手段不能不變,否則會失敗。
2、作者(編者)對這兩則事是什麽態度? 不認可、嘲諷、蔑視甚至批判!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點掌握的詞語:方、引、遽、任等字的用法。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見大”的寫法。 “引嬰投江”,對象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不變——“悖”。 “刻舟求劍”地點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不變——“惑”。
3、對學生的感想及認識進行評點,揭示故事的現實教育意義。
4、分別找出文中的敘述和議論部分。
5、通過比較找出兩則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異同點。
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 進行兩則故事的比較分析。
1、作者對兩則故事的態度相同
2、都告訴人們事情本身發生變化時,解決 問題的手段也應該隨之改變。
不同;
1、故事內容相異
2、說明對象不同
3、壹個強調說明“對象”壹個強調發 生地點。
五、延伸閱讀
1、讓學生走進文本深處,加深對寓意的理解,訓練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朗讀感知“引嬰投江”“刻舟求劍”故事。組織學生品讀課文,並對學生 的朗讀作出評價。
六、布置作業
完成《點擊》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4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課文。
2、理清課文脈絡,學習先分析後下結論的寫作方法。
3、理解課文內涵,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熟讀、背誦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學習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課文闡述的道理,激勵學生刻苦“修身”,身體力行,努力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教學難點:理解荀子所述的“言”和“行”之間的關系,領悟先哲識“人”、用“人”的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行”,強調“做”的重要性,且強調從我做起,身體力行。這方面從孔子開始就有許多名言,至今流傳在老百姓的口頭上,成為主流文化中的亮點。如,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聽其言而觀其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踏實做事,從自己做起,是超越時間空間的“通行證”;能做之人永遠是國寶、家寶、單位之寶等。本文闡述的道理也是如此。教學時,在引導掃除文字障礙,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重點啟發點撥學生圍繞作者的四種態度,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例,體會作者所述的“言”和“行”之間的關系,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整個教學過程滲透大語文教學觀,著力引領學生熟讀精思,溝通文本與生活的聯系,努力喚起體驗和感受,逐步將先哲智慧化為自身的精神養料,同時,激勵學生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刻苦“修身”,身體力行,努力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激趣導入:
由言善行惡的大貪官成克傑說起,激發學生從文中找出晏子對言善行惡者的態度,讓學生明白文本與我們的生活很切近。
速讀,指出晏子對言善行惡者(國妖)的態度:“除”
用身邊大貪官的事例導入,激發興趣,並用課文中先賢的評價例證,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為課文學習投入情感準備。
整體感知
采取“整體—部分—整體”的活動過程,引導學生掃除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把握文章。
默讀、誦讀,疏通課文,把握文章大致內容和脈絡結構:課文先分析人的“言”和“行”的四種表現,再分別表明四種態度。
用讀和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宏觀語境,進而把握微觀語境,這是閱讀感悟的第壹步。
研讀探究
針對“言”和“行”的四種表現引導學生體會晏子這樣依次排列的原則。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行”,強調“做”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有許多名言闡述這個道理,請學生討論補充。
針對晏子對 “言”和“行”的四種表現所持的不同態度,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例來說明課文闡述的道理,領悟先哲識“人”用“人”的智慧。
誦讀,質疑,討論。參考提示——
對於“言”和“行”的四種表現的排列,晏子強調的原則:“行”是最重要,且強調從自我做起,身體力行,所以四種表現的依次排列是“等而下之”的。
晏子對於四種表現所持的態度可謂愛憎分明:“不能言”而“能行”的人和“能言”而 “不能行”的人,雖然各有長短,但畢竟也是可用之才,都值得“愛”和“任”;最值得發自內心敬重的是既“能言”又“能行”,言行壹致,說到做到的人;“言善”而“行惡”的人,如成克傑之流,欺騙性大,流毒之深,應該鏟除。
此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圍繞關鍵詞“表現”和“態度”,精心設計幾個有坡度的問題,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經過研讀、質疑、討論、感悟等環節,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文章闡述的道理也能逐步了然於心。
拓展延伸:假如妳是壹個招納人才的人,面對“不能言”而“能行”和“能言”而 “不能行”的兩種人,妳會作出如何的選擇?為什麽?
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例,討論、交流。
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既強化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又是對其進行發散思維和遷移能力的培養。
課後作業:布置寫壹則短文,談談對“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這句名言的感受。
回家完成: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激勵學生刻苦“修身”,努力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思路點撥:此文先分析人的“言”和“行”的四種情況:能言、能行(國寶);不能言、能行(國器);能言、不能行(國用);言善、行惡(國妖),再分別表明自己的敬、愛、任、除等四種態度,脈絡清晰,文字障礙較少,學生借助註釋和工具書,反復誦讀,能夠把握大致內容。但學生要真正理解其闡述的深刻道理,卻不易。教學時,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鮮活實例來輔以說明,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活化,通俗易懂。如,對“國器”、“國用”和“國妖”可以這樣理解:“國器”往往是“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雖然他們不會頭頭是道、天衣無縫地長篇大論,然而卻是以不善辭令、多做實事、身體力行、踏實苦幹來處世立命的,他們是真正默默無聞的實幹家;“國用”是有思想、有主見、有韜略,懂策略的士人,他們在總體上來看,是“謀士”角色;“國妖”則表現為口是心非,口蜜腹劍,言善行惡,偽善真惡,有時大奸似忠,道貌岸然,其實是壹夥奸滑小人,無恥歹徒等。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案5
《天時不如地利》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層層遞進的寫作方法,體會文中排比句的表達作用。
2.正確理解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相互聯系。
3.懂得“人和”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自覺為社會和諧盡壹份力。
課文題解
1.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地位僅次於孔子,被尊奉為“亞聖”。
2.《孟子》,是壹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
串講課文
原文: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孟子說:“得天時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翻譯:譬如壹座內城三裏、外城七裏的城邑,敵人包圍攻打卻不能取勝。
原文: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敵人圍攻壹定是選擇得天時的時日了;可是沒有勝利,這說明得天時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譯:城墻築得不是不高,護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鎧甲不是不銳利堅固,糧食不是不多;可是(當敵人進犯時)棄城逃跑,這說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譯:所以說:限制人民不必靠國家的疆界,鞏固國防不必憑山河的險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強大(兵器和鎧甲的銳利堅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譯:得到正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多,失去正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翻譯: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連內親外戚也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天下都歸順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讓天下都歸順他的人,攻打連內親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麽不打仗,要打仗壹定會勝利的。
課文結構
本文分三個層次:
第壹層次,(第1句),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層次,(第2-4句),列舉兩個事例,從攻守兩方面分別論證分論點。
第三層次,(第5-8句),進壹步論述“人和”的重要性,得出論斷,點明主旨。
課文分析
《天時不如地利》壹文觀點鮮明,結構嚴謹,很有氣勢。
文章開頭兩句提出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時”、“地利”、“人和”來概括有利於戰爭的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舉“攻而不勝”和“委而去之”兩個事例,來論證觀點。
文章最後又用“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僅靠“天時”與“地利”條件,從反面強調“人和”的重要性,結尾歸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
文章強調“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廣之,方方面面應該“以和為貴”。
思維訓練
1.本文的論點是什麽?
本文的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論據是什麽?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兩個論據分別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本文的論證方法是什麽?
既擺事實,又講道理。 先用“環攻不勝”和“委而去之”兩個論據證明論點;然後又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道理從反面強調“人和”的重要性。
4.本文大量使用了什麽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麽?
排比。 增強論述的語氣。
5.本文的君子是指什麽?(用文中詞語回答。)
“得道者”
6.為什麽“人和”比“天時”、“地利”更重要?
“天時”、“地利”是客觀的,外在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而“人和”是主觀的,內在的,在事物發展變化中起著決定作用。所以“人和”比“天時”、“地利”更重要。
7.本文體現了作者什麽思想?
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順應民意,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而要達到這壹點,就得施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