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英國與德國歷史傳統有什麽不同?

英國與德國歷史傳統有什麽不同?

德國的歷史

德意誌(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開始僅指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壹種屬於日爾曼語族的方言。卡爾大帝(德語:Karl der Gro?e,即法語的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德意誌這個詞的含義由語言擴展到說此語言的人,最後才用以稱呼它們居住的地區——德意誌國(Deutschland)。公元920年,日爾曼人的東法蘭克王國改稱為“德意誌王國”(拉丁文 Regnum Teutonicum),開始了所謂“德國”的歷史。

與中國這樣的統壹與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對於歷史上長期處於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過程中的德意誌地區來說,民族、國土、國家常常是相互分離的。因而從德意誌歷史整體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麥統壹德國後,Deutschland這個詞才包含了同壹的國土和國家政權的含義,因此,準確地說,只有這之後的歷史才可以稱為“德國史”,之前的歷史只是德意誌地區和德意誌各民族的歷史。

歷史分期

史前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之戰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自407年開始的壹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壹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德意誌立國時期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德意誌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鬥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壹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立德意誌國家。薩克森王國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誌歷史的就此開始。

而英國

17世紀的歐洲處於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政治上君主立憲的確立;思想上的解放造就了大批的科學家、思想家,如英國的牛頓等等;經濟上當時英國開通海上航線進行貿易和掠奪,經濟的大發展等方面的原因造就了英國物理科學的燦爛。

  • 上一篇:花臂哪咤紋身圖案大全
  • 下一篇:蘋果種類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