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英歌的風格特色

英歌的風格特色

英歌·普寧英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揭陽市

普寧英歌是壹種壯美陽剛的漢族男性群體舞蹈,主要表現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鬥誌和英雄氣概。表演者勾畫風格獨特的臉譜,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著武士服,緊身短打,手執特制雙短棒叩擊起舞,並配以鑼鼓、螺號節奏。表演時隊列圖形變化豐富,有雙龍出海、猛虎下山、麥穗花、田螺圈等樣式,動作套式亦五花八門,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態各異的舞姿動態,形成特有的動律,場面恢宏,氣勢磅礴。普寧英歌表演風格威猛、雄渾、粗獷、豪邁,體現了中華民族果敢、堅強、團結戰鬥、勇往直前的可貴品格和精神風貌。

英歌原是邊唱邊武 ,故名唱英歌。現南山壹老藝人還依稀記得幾句,後來由於舞蹈節奏強烈,要唱又要跳確實很困難,因而這唱的部分也就逐漸被棄,為當地特有的鑼鼓所代替,沿襲至今。鑼鼓節 奏既簡單又熱烈,鑼鼓點是二板快,念譜為壯壯空,壯壯空……,為增添氣氛 ,還在空的音響上加進螺號,使鑼鼓節奏更為快速。鮮明、熱烈、雄壯,伴著有力的動作,更顯得氣勢磅礴。 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為前部分、中間部分、後部分(俗稱前棚、中棚、後棚,壹般又把中棚、後棚合稱後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為短棒和小鼓,短棒圓形,直徑約5公分,長約40公分左右;小鼓兩頭為牛皮面,直徑約10 公分,長約20公分,鼓旁有弓 ,可以單手持拿。

前棚

“英歌”表演有“前棚”和“後棚”之分,壹般以前棚表演為主體。每支“英歌”隊由飾頭槌者擔任指揮,有時另設人物時遷為“耍蛇人”協助指揮。舞隊壹般由16至36名男青年組成,人數多時以梁山壹百單八將數目為限。若由36人進行表演,其中18人持鼓,另18人手持壹尺多長被稱為“英歌槌”的圓形木棍,隨節奏表演進退、跳躍步伐壹致的集體舞蹈;同時亦可時而敲擊“英歌槌”,時而相互對打。“英歌”隊中壹般設有“頭槌”、“二槌”角色,“頭槌”多為紅面紅須(或黑須)裝扮成人物秦明或關聖;“二槌”為黑面黑須,裝扮成梁山人物黑旋風李逵。有些地方還增設扮成花和尚魯智深的“三槌”和打虎英雄武松的“四槌”等。這些人物穿戲裝、掛腰牌好不威風、神氣。 表演場上,只見剛毅、矯健的英武男兒在飛來橫去的“中國功夫”中各顯身手,沙場中壹片棍聲、鼓聲、吶喊聲響亮悅耳、動人心弦。從前“前棚”的形式為邊歌邊舞的表演,但隨著人們對表演技藝越發高難的追求,除個別地區外已逐漸形成只舞不歌的表演形式。“英歌”表演場面壯觀、氣勢磅礴又極富韻律,觀看之中仿佛置身於壹場精彩戲曲“武打”的欣賞之中。這與北方悠然自得、充滿溫馨的“秧歌”表演相比較,二者在形式和韻味上都突現著各自的地方特色。

後棚

“英歌”中的所謂“後棚”部分,壹種是專門進行有故事情節並以拉弦伴奏的小戲表演,俗稱“英歌戲”。主要表演的傳統劇目有《佛公佛母》、《桃花過渡》、《鬧花燈》、《白鳥記》等。所演劇目的長短、多寡,全由觀眾的興致而定;另壹種則屬於“英歌”舞隊進行的遊藝活動。實際上,“英歌戲”的表演形式與陜北秧歌“大場”後,由4人或2人表演男女愛情的“小場子”;山東膠州地區秧歌之後的“小戲”,在形式和目的性上是***同的。對於辛勞了壹年的農民而言,在幾乎是唯壹喜慶和休閑的春節中,僅限於集體秧歌“大場”的欣賞或自娛,顯然難以滿足眾人的需求。而在眾人熱鬧、紅火的表演之後,還能繼而觀賞令人津津樂道的情節故事表演,勢必是延留至今的重要原因。 後部分為打布馬。由壹身穿清朝服,頭戴紅櫻帽、掛上鼻須、手執雙鐧、腰裝壹頭布馬象騎馬姿態的老爹與壹和尚裝扮、手持長棍者對打。後來還加進若幹武術人員作徒手、刀、劍、棍等單打、對打的武術表演。最後以老爹被打敗狼狽逃走作為結束英歌的整個活動過程。打布馬是以本地故事發展而成的壹個藝術程式,起源於裏湖,以池尾為最,雖與宋朝梁山英雄大鬧大名府各自時代背景不符,但根據梁山英雄喬裝進城這壹情節巧妙地連接起來,並把它編入英歌後棚,使英歌的整個活動更加完善。

風格

普寧英歌的風格有三:壹是其基本動作是持棒與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馬步,前進多用側踏步。這以流沙周圍的南山、新壇村為代表。 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單跳步、丁字馬、有生魄、有聲勢、運棒靈活。此類以下架山的塗坑、鹹寮及占隴的下村等為代表。三是以燎原的泥溝、大壩的白坑村為代表,其基本動作是扣棒在下,從下而上,又提臂,單踢腿、動作矯健、輕靈、富有舞蹈感。 此外,還有獨樹壹格的旱塘英歌,這個隊的基本動作分為舞和打兩大類,它的特點是打四門,屬打的動作,其動作緩慢,每個舞步壹定要按照拳術的步法來做,壹定要有馬步勢。

英歌·潮陽英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頭市

慢板英歌節奏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構成壹組動作,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此外,還有醉槌英歌,舞時舞者形似醉漢,別具神韻。中板英歌節奏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構成壹組動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壹棒、十三棒構成壹組動作的。其鑼鼓點與慢板英歌有明顯的不同,前者鼓點中間有停頓和拉長,後者則是連續敲點。中板英歌主要也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壹帶,其特點是於穩健中見瀟灑,古樸中現圓活。

流派

由於歷史原因、地理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潮陽英歌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類別,其中:  慢板:打法有三、四槌,槌長1.6至1.8尺,每擊壹組槌有壹次旋糙,俗稱醉槌。鑼鼓配套有低音大戰鼓、銅鑼、蘇鑼、大小鈸,發音節奏緩慢,好似宮廷官員出巡或遊神鳴鑼開道,大戰鼓和蘇鑼發出音響又有古典宮廷特色,表演無宋江、時遷(耍蛇人)等梁山好漢臉譜,也就是未受《水滸》戲曲影響。所以慢板英歌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間舞蹈融化而成,是潮陽英歌最早流派類別。

中板:槌長57公分,比慢板短,比快板稍長。打法有5、7、8、10、11、l3下分別組成,每組有二至二下平肩向外360度旋槌,舞步以南拳中的大戰馬為基礎,平肩向外橫轉槌,配輕快、活潑的中鼓、銅鑼、大小鼓,表演靈活機動.可以邊行進邊表演。其中司鼓兼指揮者化妝為宋江。從方誌記載以及明朝留下文字看,潮陽當時復城隍置社稷興學建廟甚多,吸收民間藝術、戲曲、武術而形成中板英歌.

快板:槌比中板英歌稍短,僅1.2尺,隊員壹半執手鼓,執小鼓槌扣擊,鑼鼓配套是由潮州大鑼鼓、鬥鑼、大鈸、欽仔組成。表演者畫梁山好漢臉譜,表演形式、技法、套式、圖案變化錯綜復雜,動作靈活、節奏快速,氣勢波瀾壯闊。且有後棚小節目表演。從舞蹈生態學觀察,大南山區山民亦林亦農,條件艱苦,勞動負荷重.文化活動缺乏,又因階級壓迫深重,屢次發生農民起義,英歌流傳至此節奏加快。又因社會發展.各種文藝形式臻熟,無論音樂、戲曲、民間舞蹈、武術.好多融化進英歌來,加上外來文化傳入,形成了快板英歌。

地域特色

民間藝術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性,如提起“英歌”,人們便自然會想到廣東潮汕地區的“英歌”。而真到了潮汕地區,又要數被譽為“英歌舞之鄉”的普寧“英歌”最為有名。普寧的“英歌”,較其它各地更為突出地將舞蹈、南拳套路以及戲曲演技融為壹爐。只見表演者配合著忽緊忽緩的鑼鼓點和眾人如雷貫耳的吆喝,雙手揮動彩色木棒,並不停地交錯翻轉敲擊,壹步壹呼地邊走邊舞,呈現著以“長蛇挺進”或“雙龍出海”等18種套式的隊列變化,猶如以傳統國術連接而成的團體操。整個表演過程氣氛歡騰熱烈、令人目不暇接。

廣東“英歌”表演除與北方“秧歌”具有壹定淵源外,還同樣被當地民眾賦予了能為民驅邪除穢的功能。當地人認為,新春伊始舉行“英歌”表演,定會驅除邪惡、迎春接福、如意吉祥、六畜興旺、生意興隆。為使表演者具有特殊神力,在每年首次表演前,要在本村祠堂內拜祖祭神。並在為祖先神靈表演後,將壹只雄雞拋出祠堂門外,隨即鳴炮,朝著雄雞飛落的方向整隊出發,開始進行走街串巷的歌舞表演。

“英歌”的表演即使在同壹省內形式也不盡完全相同,例如有時在壹個舞隊中服裝壹致,難辨其中所扮角色;有時同壹個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圓鼓,而且可能沒有分工合舞的隊列之分等等。

  • 上一篇:蘇州吳江汾湖物流中心的倉儲租金大概多少錢壹個平方?
  • 下一篇:榮成旅遊攻略必玩的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