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的民間藝術是萍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勤勞智慧的萍鄉人民創造出了獨具特色、多姿多彩、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其中最古老的社會文化遺產要數萍鄉的儺文化。?儺?壹詞源於我國古代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現象,最早用於?迎神賽會,驅逐疫鬼?,儺文化涉及了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文藝學等許多方面的內容。萍鄉的儺雖然經過長期的發展變化,至今尚保存著較原始狀態,作為實物的參照是很有意義的。儺藝的演出也從娛神逐漸轉為娛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的交融。儺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它們是:儺面具、儺廟、儺舞。儺面具是儺文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用於儺儀、儺舞、儺戲;儺廟是舉行儺儀活動和供奉儺神的地點,有儺廟是萍鄉儺與外地儺的壹個重要區別。著名的儺廟有下埠儺廟、院前儺廟、毛園儺廟等;儺舞表演是儺藝活動的主要項目,每年有三次大的表演。萍鄉的儺分喜儺、福儺、耍儺、軍儺等。萍鄉的儺文化可以說已是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好評。法國民間藝術考察團對萍鄉豐富的儺文化遺產表示驚訝和欽佩。1999年,上栗縣、湘東區被江西文化廳命名為?儺文化之鄉?。這些都是萍鄉人引以為傲的成績。
除儺之外,帶有濃厚的萍鄉當地風俗的民間藝術還有?春鑼。提起萍鄉春鑼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春鑼,是流傳在萍鄉壹帶的由?報春?演變來的壹種民間曲藝形式。春鑼由壹人演唱,演唱者用紅綢系壹面直徑為15公分的小鼓,鼓邊掛壹面小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鑼槌,敲打出鑼鼓節奏,然後左手用鼓簽擊鼓沿為板,開始演唱。春鑼用萍鄉方言演唱與萍鄉方言結合很緊,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隨著春鑼的不斷改革,現在春鑼出現了不少的新氣象,如由壹人演唱發展到集體演唱,由單純的見贊發展到演唱有情節的故事,由單純的鑼鼓伴奏發展到增加二胡、琵琶、揚琴、大擔琴甚至嗩吶伴奏。春鑼在萍鄉有著堅固的群眾基礎,深受人民的歡迎。這為春鑼的創造帶來了生機,春鑼前後在不同的表演中獲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不僅儺、春鑼出名萍鄉的其他民間藝術同樣也很有名,如:燈彩、彩茶戲、田歌、蓮花鬧、圍鼓、花鑼鼓、農民畫等等。
壹地方文化當然少不了宗教文化,萍鄉的宗教文化與全國大同小異。主要是佛教與道教。據史料記載,佛教是在西晉永嘉年間(307?312年)開始傳入萍鄉的,至唐宋時期臻至鼎盛。其中著名的佛教與廟普通寺、寶積寺、金輪寺、聖崗寺等。道教相傳三國時傳入萍鄉。萍鄉的道教分全真、正壹兩派。?武功山?是道教名山。
萍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輝煌的文化遺產。在這裏,是楚文化的相濡浸染,革命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交融匯合,構成了萍鄉鮮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有如壹條川流不息的大河,不斷地創造、積累、傳播、導引著、記載著生生不息的壹代代人走出蒙昧,走出野蠻,走向智慧,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