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葫蘆絲是我國古代哪個地區

葫蘆絲是我國古代哪個地區

葫蘆絲(又稱葫蘆蕭)雲南少數民族特有樂器之,主要流傳於雲南省滇西傣族地區,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傣語稱“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於傣、彜、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常用的調為降B、C、D等調。葫蘆絲發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葫蘆絲((又稱葫蘆蕭)是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之壹。主要流傳於雲南省滇西傣族地區,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中也較為流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節日裏,不論是在江中劃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裏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動人的樂聲。

葫蘆絲因其音色獨特優美,外觀古樸,柔美,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等特點,受到廣大中小學生,音樂愛好者及中外遊客的喜愛。

傳統葫蘆絲屬簧管類樂器,其結構由壹個葫蘆和兩根(或三根)竹管組成,葫蘆上端為吹嘴,下端與葫蘆連接的三根竹管為音管,其中,中間壹根較粗較長的竹管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個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壹個音孔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壹個泛音孔(出音孔)和兩個穿繩孔.主音管頂端裝有金屬簧片,插入葫蘆,其尾端裝有軟塞子。

主音管音階排列(以全按下主音管壹至七個音孔吹奏作“so1嗦5為例”)從下到上依次為“mi咪[3]”.“sol嗦[5]”.“la拉[6]”.“si西[7]”.“do多[1]”,“re瑞[2]”,“mi咪[3]”,“fa發[4]”,“sol梭[5]”,“la拉[6]”.

副主音管無按音孔,因此裝有簧片的副音管壹端插入葫蘆主音管左或右兩側,在葫蘆絲吹奏時,如將副音管底端軟塞取出,裝有簧片的副管音就與主管音壹同響起,但副管音只能發壹個音.

現常用的葫蘆絲有C調,小D調,降B調,F調,G調,E調等幾種。

葫蘆絲,傣語叫 “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當地漢語又稱為葫蘆簫。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壹格,它由壹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箱,葫蘆低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壹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面開著七個音孔,把它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鳴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發“3”音,右邊附管不發音(或發低音6音)。

趙也 繪制linxuanyinyue

這種樂器以葫蘆做為音箱 ,葫蘆咀做吹口,常見者以各自裝有壹片舌簧的3根長短不壹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底部。通體長約 30厘米。亦有單管,雙管或四管者。無論竹管多少,多以中間壹根為主管,其余為副管。主管上開 7個音孔,前六後壹,傳統的葫蘆絲副管上方不開孔,只在管身底部開通,用塞子堵住,塞子與管身之間有線連接,需要時則用小指將其打開。改良的葫蘆絲則沒有使用傳統的塞子,而是跟主管壹樣在管身上方開壹音孔。這樣更方便於在演奏時對副管音的反復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靈活。吹奏時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時開啟,吹奏時數管齊鳴,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僅以和諧持續的單音相襯托,通常是壹管發a音,壹管發e音,產生和聲效果,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蘆絲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語稱“拍勒翁”,用葫蘆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長 6厘米 ,主管長50厘米 ,副管分別長 33和 17厘米 ,在兩支副管*近主管的壹側,分別留有壹條竹片,用細竹枝與主管捆紮在壹起。

在西盟佤族,稱葫蘆絲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僅長 兩厘米。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 7個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音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特色

葫蘆簫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壹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蘆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為普及,是娛樂時助興的樂器,每個村寨都有很多制簫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傳情達意或人們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間勞動,也經常吹響葫蘆簫,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來源

葫蘆絲的歷史較為悠久,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簫管數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壹樣,而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後世的簫笛非常近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飛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葫蘆簫進行了不斷的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把音域擴展為14個音。北京的壹些文藝團體又制成兩種新葫蘆簫。其中的六管葫蘆簫,可以吹奏單音、雙音、單旋律加持續音及兩個和音旋律加持續音。既保持了原來樂器特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和表現力。在中國民族樂器大花園中,它已成為壹支引人註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樂團訪日小組,曾用這種新葫蘆簫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歡迎和好評。

傣族民間流傳著這樣壹個傳說:很久以前,壹次山洪暴發,壹位傣家小蔔冒抱起壹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給葫蘆裝上了管子,小蔔冒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願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

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擅舞,在節日裏,不論是在江中劃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裏飲酒歡歌,都可以聽到動人的歌聲。贊哈(民間歌手)在葫蘆絲的伴奏下唱著古老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唱著舊社會的苦難和新社會的幸福。

  • 上一篇:蕩秋千是怎麽樣的姿勢圖片
  • 下一篇:藏族舞的基本動作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