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的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來的。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
其兩支副管不開音孔與古簫壹樣,可用於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後來的簫、笛非常相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激進。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葫蘆絲進行了不斷的改革。
擴展資料:
葫蘆絲的的起源傳說
1、傳說壹
葫蘆絲的起源地被普遍認為在葫蘆絲之鄉——雲南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猛養。
相傳,在先秦時代,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猛養江畔。壹次山洪暴發,壹位勇敢的傣家小夥子抱起壹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夥子。
小夥子捧起金葫蘆,立馬吹出了美妙的曲聲。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都為這對新人祝賀。從此,葫蘆絲就在梁河縣猛養傣族傳承下來,梁河的德昂族、景頗族、阿昌族也來效仿,繼而傳播到了整個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區,並世代相傳。
2、傳說二
上古時代有壹頭兇獸,經常下山來吃人和牲畜。此時,有位大英雄,名叫阿泰。他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女媧娘娘的宮殿。女媧娘娘被阿泰的誠心感動,賜予他壹葫蘆,可以收付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待兇獸出現時,用葫蘆將兇獸收付。
但兇獸依然在葫蘆裏亂撞,於是阿泰將壹根竹子插在了葫蘆的底部,兇獸終於在裏面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出來作怪。後來為了紀念阿泰的事跡,大家仿照這葫蘆和竹子的模樣,創制出了葫蘆絲,並作為樂器流傳下來。
百度百科-葫蘆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