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壹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
蒙古包的作用:供人居住吃飯休息的場所。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采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的文化習俗:很多世紀以來,蒙古包就是這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物。正如丹麥著名探險家亨寧·哈士倫所說:“蒙古包神聖的火焰是家庭與部落生活的中心。傳統就是在這裏產生的。那些圍繞在蒙古包周圍的,有著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語言和氛圍被壹代又壹代傳承下來,成為溝通古與今的橋梁。
蒙古包內陳設的根據,主要是繼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傳說,同時也跟男女勞動的不同分工有關系。再則這種陳設形成的固定規矩所以能保持不變,還在於蒙古包的形狀幾千年來沒有改變。
香火擺放:香火(竈火)布局在座位正中,跟古代的火崇拜有關。
男女位置:從正北開始,西北、西、西南方都放男人用的東西,相反的東北、東、東南半邊都放女人用的東西。
神位擺放:西北面放佛桌,上面放佛像和佛龕。
馬鞍具擺放:蒙古包西南酸奶缸的前後,哈那的頭上掛著麅角或丫形木頭做的鉤子。上面掛著馬籠頭、嚼子、馬絆、鞭子、刷子等物。
被桌擺放:在佛桌和東北方放的箱子中間(北面),放著獅子八腿被桌。
食物奶食擺放:氈包的東墻是放碗架的地方。
奶缸水桶擺放:氈包東南上放的東西,比起其他地方來說,能夠隨著季節作相應的變化。
拓展回答:
蒙古包位置特點:蒙古包的包門開向東南,既可避開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也沿襲著以日出方向為吉祥的古老傳統。而帳內的中央部位,安放著高約二尺的火爐。火爐的東側放著堆放炊具的碗櫥,火爐上方的帳頂開有壹個天窗。火爐西邊鋪著地氈,地氈上擺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包門的兩側懸掛著牧人的馬鞭、弓箭、獵槍以及嚼轡之類的用具。帳內的西側擺放著紅漆彩繪木櫃,木櫃的北角上敬放著佛龕和佛像,佛像前供放著香爐及祭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