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蓬萊即墨煙臺等地分支溯源

蓬萊即墨煙臺等地分支溯源

山東膠東半島蓬萊、即墨、煙臺、權氏先祖原來是在雲南打完仗後遷來海防的軍戶

通過地圖查找,在膠東半島的煙臺、威海、青島範圍內,只找到三個村名以權字開頭的村莊,壹個是青島平度的權家村,剩下兩個都在煙臺市的福山區,分別叫做權家和權家山。如今平度那個權家村,權姓已經相當少(零星幾戶);而福山的權家和權家山村,則仍有較多的權姓人。在平度和福山之外的其他縣市區,關於權姓的記載也不多。

煙臺福山的權家村和權家山村,都位於張格莊鎮境內。根據《福山區地名誌》記載,權家山建村較早,相傳,明洪武年間,權、王二姓相繼由“雲南” 遷此建村,因村周圍皆山,權姓人支興旺,故名權家山。權家村的權姓為明中期從權家山析出。除了權家這壹分支之外,權姓在相鄰的文家村以及福山城關也有分布。

百度山東青島市蓼蘭鎮權家村:明朝洪武二年(1370年),膠東半島洪水泛濫,南海與北海連成壹片,洪水過後,政府移民,權姓始祖權平南由雲南遷來建村,取名權家村。

權平南,顧名思義,因征討雲南叛亂而改名。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有很多的戰士為了表示決心,改了名。

明朝初年,朝廷為了防禦倭寇,認識到了“登萊瀕海要地有三,而膠為最”(《靈山衛誌》),於是在膠州灣兩側密集設置了大量的衛所,海灣以東有浮山所、鰲山衛,海灣以西,則有靈山衛,壹東壹西呈犄角之勢,控遏膠州灣海防。

明代初期,青島地區來自雲南的移民數量較多。這些移民既不是雲南土著漢人,更不是少數民族,而是受朱元璋派遣出征雲南的漢族軍士及其家屬。

據《明史》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統兵13萬出征雲南。洪武十五年平定雲南全境,便命沐英率軍鎮守,設衛、所分置軍士,設軍屯實行屯墾,自此,許多從征軍士便在雲南安家落戶。雲南文山權氏始祖權起龍就是因此落戶當地,但是不是所有的都就地落戶了,陸陸續續的來了,也有呆了幾年就移防到山東膠州半島駐軍屯墾,護衛海防的,這就是今天膠東權氏的來源。而征南的權氏先祖們,根據分支的信息判斷,歸根結底還是從山西大槐樹遷到中原的移民,所以,也可以說是大槐樹的遷民。

(壹) 提及雲南移民,由於史籍不載,源流無考,許多難解之謎不僅歷代誌書無載,在當代編修地方誌書中亦未涉及。囿於習慣說法,許多人便把青島地區的雲南移民統統歸到了山西省洪洞縣那棵大槐樹下。今青島市所轄的5市7區中,幾乎都有雲南移民,所不同的是數量多寡而已。現據有關史料記載,即墨市的1000多個村莊中,約有225個是由雲南省移民立村的。如段村鎮單家疃之《單氏族譜》:“明永樂二年(1404年),單氏自雲南鳳儀縣遷至段村東偏北立村。”鳳儀縣明代屬大理府,設有洱海衛,清末時改為鳳儀縣,因該族譜修於清末年間,故用鳳儀縣之名。再如華山鎮牛齊埠之李姓,於永樂二年從雲南威寧州遷來立村,到清代該州已隸屬貴州省,而其族譜修於清代,故其族籍記為貴州省大定府威寧縣。膠州市的800多個自然村中,由雲南移民建村的達112個。其中,建於洪武二年的16個村,顯然與雲南移民無關,因朱元璋派兵征雲南是在洪武十五年,在此之前,雲南由元朝所封的梁王和大理國統治,不可能向山東移民。其余的80多個村莊,大多為永樂年間來膠州屯墾的軍戶。膠南市的1104個自然村中,由雲南移民建村的有349個。其中創建於洪武二年的51個村,肯定不是雲南移民,其余近200個村莊,大多集中在濱海的幾個鄉鎮。平度市的雲南移民尚無法統計,僅知明初在這壹帶有大嵩衛、鰲山衛和浮山所設置的許多軍屯,其大多集中在平度的南部和東部。黃島區的143個自然村中,由雲南移民建村的有23個。這些村莊的雲南移民,大多與明初靈山衛設防有關。青島市的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滄4個區現有的或已撤銷的村莊中,半數以上是由雲南移民創建或是後來遷居至此的。如市南區的青島村、會前村、田家村、辛家莊,市北區的楊家村、夾嶺溝、埠西村,四方區閻家山的閻姓、香李村的李姓、湖島村的王姓、沙嶺莊的曹姓、保兒村的王姓和河西村的袁姓等,都是來自雲南的移民。李滄區由雲南移民建立的村莊達半數以上。

青島境內的明代衛所城墻,以即墨雄崖所保存相對完整,其余大多已經難尋古跡,靈山衛現今也看不到多少要塞痕跡,唯獨在部分地名當中,還能看出歷史的塵埃。

(二) 雲南移民在青島地區分布的地域大多在沿海壹帶。如即墨東部沿海的金口鎮、田橫鎮和溫泉鎮壹帶,膠南的王臺鎮、紅石崖鎮、靈山衛鎮和隱珠鎮壹帶。特別是環膠州灣沿岸,雲南移民的村落更為稠密,大多靠防倭之衛、所。嶗山區王哥莊靠近“鰲山衛”,這裏有雲南移民居住的村莊34處,占總村莊的三分之壹。嶗山區的中韓靠近“浮山備禦千戶所”,這裏的40個村莊中,有30個是雲南移民創建的。雲南移民的祖籍已不可考,已查實者大多來自烏撒衛。“衛”是明代的軍事單位,烏撒衛的治所在今貴州省威寧縣。據《登州府誌》附錄中之《烏撒考》中記載:“明永樂二年,朝廷曾將烏撒衛的大批漢族軍士和軍戶調往山東,他們從陸路到重慶,乘船渡三峽順流而下,直抵江蘇的揚州,然後轉大運河北至淮陰,棄舟陸行,取道贛榆、諸城、膠州而達即墨各地。”所謂雲南移民乘船來山東,即指此而言。城陽區肖家村之《肖氏族譜》中亦有類似記載。有些雲南移民並不是直接到達青島地區的,如城陽區流亭村之胡姓和白埠村之杜姓,皆從雲南烏撒衛遷往青州,然後又從青州遷來。嶗山區烏衣巷村的徐姓,是從雲南昆山遷居上海徐家匯,後又北上至嶗山老鴰巷立村的。城陽區古廟頭村的雲南移民是從諸城遷來的。

(三) 明代的雲南移民,對青島地區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功不可沒,特別是軍民並肩屯墾戍邊、同仇敵愾、***守海防的事跡,書寫了明代青島歷史上最閃光的壹頁。明初,倭寇7次入侵青島,使青島百姓苦不堪言。從洪武二十壹年(1382年)起,青島沿海設置衛、所後,軍寨、墩堡星羅棋布,形成了固若金湯的海上長城,使倭寇不敢輕易來犯,紛紛竄往浙、閩沿海壹帶。城陽區小寨子村的張姓,是從雲南烏撒衛遷來的,在其族譜中,記有張徽、張清兄弟二人分別在鰲山衛和浮山所任軍職,分守海隅。即墨市留村鎮大村之《邵氏族譜》中,也記有邵氏兄弟自雲南烏撒衛來山東。由於明代雲南移民的大量定居,使青島地區的人口規模迅速擴大,據新編《即墨縣誌》記載,僅明代因建立衛、所和軍屯而遷入的軍戶達7萬余人。豐厚的人口資源不但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也為明清兩代青島地區的社會繁榮奠定了基礎。青島地區雲南移民的祖輩都是跟隨朱元璋起義的農民,他們的祖籍大多為安徽、江蘇等地。這些移民帶來了他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與青島地區當地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風貌。青島地區的某些方言、民俗與江淮地區極為相似,如鹹菜在蘇北稱“鹽漬”,而青島地區的蘿蔔鹹菜因是掛起來晾曬,所以稱為“掛漬”(用方音讀為“瓜薺”)。再如膠東的民間秧歌花鼓,頗有安徽鳳陽花鼓的韻致。由於雲南移民的特殊經歷和處境,逐漸影響並形成了青島地區敦厚、友善、睦鄰、節儉的民風,並且鑄就了青島人講義氣、重友情的性格。

黃濟顯、李景智在《尋根追源即墨人》壹文中稱,從公元1127年到公元1368年這241年間,不僅即墨,整個山東地區人口銳減。明朝建立之後,即墨地區人口的減少主要牽扯三件事,壹是靖難之役,二是永樂掃北,三是唐賽兒起義。

移民主要來自雲南烏撒衛

朱元璋力主休養生息,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山西成為重要的移民輸出地。很多山東人的口頭禪都是,“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而事實上,大多數即墨移民並非來自山西,而是雲南。

據《即墨縣地名誌》記載,來自山西的移民僅有三個宗族,如王村鎮坦村的張姓,據傳,其祖先來自山西的蒲州。華鎮梁家疃《田氏族譜》記載稱:“田氏祖籍山西陽高,永樂二年,與董氏同時遷來此地立村。”黃濟顯、李景智在文中稱,以上三姓均屬於零散移民。

《即墨縣誌》副主編孫鵬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壹文中稱,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來自雲南的軍戶。鰲山衛鎮有37個自然村是明洪武、永樂時建村的,其中23個村是從雲南移民來的,占明初建村數的62%。田橫鎮明初建村35個,其中25個村的族譜記載其先祖是從雲南移民來的,占71%。

很多宗族的族譜也進行了記載,說是來自雲南烏沙衛或是烏撒衛,這兩處應為同壹地方,因發音相似而混用。比如,金口鎮南阡、古阡村的《金氏族譜》稱,其先祖來自雲南烏撒衛樂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譜》則稱,其始祖來自烏沙衛之樂古屯?。“樂哥屯”和“樂古屯”應該也是同壹地方。而四舍村的《武氏族譜》記載,他們的始祖來自於雲南烏撒衛的銀子橋。這些軍戶應該是明洪武二十壹年(1388年),朝廷設立鰲山衛時,從雲南烏撒衛等地調入即墨的第壹批移民。而如今即墨通濟街道辦事處的張家西城、窯頭等村的張姓的始祖就這壹年從雲南烏撒衛調到鰲山衛或浮山所,來擔任衛指揮使和百戶的。

孫鵬稱,另壹批來自雲南的軍戶是在明永樂初年(1403年),因為“靖難之役”後的軍事調動而遷來即墨。比如,如牛齊埠的《董氏族譜》記載稱:明朝永樂二年,始祖董誌清由貴州大定府威寧州,遷居即墨牛齊埠。而威寧州的治所正是在烏撒城。如今華山鎮小埠《李氏族譜》記載稱:明朝永樂二年,由由小雲南畢陽縣(當為今之畢節縣)東門裏 ,遷居即墨北鄉萬華山前小埠疃。另外,店集鎮青山西村的《邵氏族譜》記載稱: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邵九公由雲南從徐輝祖來援山東,留戍雄崖所,永樂二年邵課士攜家來青山之前 。這裏說的徐輝祖就是明朝的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的兒子,這壹記載正說明了遷徙是因為“靖難之役”。

據明朝萬歷年間的《即墨誌》記載,萬歷初年,即墨縣總戶數為11231戶,其中軍戶為6290戶,占總戶數的56%。島城文史專家侯文程考證稱,據有關史料記載,即墨市的1000多個村莊中 ,約有225個是由雲南省移民立村的。這些軍戶並非少數民族,而是漢族士兵極其家屬。他們很可能在雲南娶了當地少數民族為妻並生子,也帶來了當地的生活習慣。

學者張彩霞在《明初軍戶移民與即墨除夕祭祖習俗》壹文中稱,在即墨有關於“高祖公”和“高祖婆”的傳說,說的是壹場洪災之後,人類滅絕,壹對兄妹在仙人指點下結為夫妻,成為人類始祖。這壹故事與雲南地區瑤族等少數民族傳說結構相同。而在過去,即墨人過年祭祖時,所供奉的就是“高祖公”和“高祖婆”。另外,當老人去世後,即墨人還流行說“人死了是回雲南老家”,禱告亡靈時說“吃飽了,向西南走吧”。

判斷是丹陽權氏被派駐雲貴軍屯的後代,與文山權氏始祖權起龍有關。

清朝中後期闖關東到東北的大多是基本是膠東半島的分支,半島山多田少。

?

個人搜集整理資料,僅供參考

  • 上一篇:茶知識|每日壹個茶知識之金駿眉
  • 下一篇:裝修內墻用什麽材料好尼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