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球比賽規則如下:
藤球場地長13.4米,寬6.1米,場地上空8米內,場地四周3米內不得有障礙物。球網中間位置的頂端,男子不低於1.52米,女子不低於1.42米。球為圓形空心球,用天然藤條或塑料條編成。
藤球比賽分為雙人,單組,四人,團體等,當比賽在兩個單組之間進行時,每個單組3名隊員。比賽時,在規則約束範圍內,隊員相互熟練配合,運用合理的精湛技術,用腳、腿、肩、頭等部位控制球,防止對方踢來的球落入本方場地內,從而有效地將球踢入對方場地內得分。
比賽采取三局兩勝制,每局21分,壹局比賽先得21分且至少領先2分的壹方獲勝;比分為20:20時,領先2分或先達到25分的壹方獲勝。
項目歷史
藤球運動源於15世紀的蘇丹國統治下的馬六甲壹帶地區,由馬來西亞的“sepak raga”運動發展而來。當時,人們在勞動之余,圍成壹圈,不用手和胳膊,用頭頂球、用腳踢球,使之不落地,傳踢壹個藤球(raga),使其在空中停留盡量多的時間。
這種輕松愉快、消除疲勞的運動很快便在東南亞壹些國家傳開了。早在11世紀,東南亞國家文化中就有關於藤球運動的記錄。
在泰國,它被稱為“takraw”,在菲律賓稱為“sipa”,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文萊稱為“sepakraga”,在緬甸稱為“ching loong”,在印度尼西亞和老撾稱為“rago”。
自從東南亞的愛好者們加入球網並制定了類似排球的規則之後,藤球比賽變得更激烈,挑戰性更強了。1945年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舉行了壹場藤球表演賽,引起了巨大反響。
此後,藤球運動如燎原之火傳遍了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各地。1960年,壹套完善的比賽規章制度建立起來。這項運動被定名為藤球(sepaktakraw),並進入了東南亞運動會。
現代藤球的產生僅有40多年的歷史。它是以藤球運動中網的使用為標誌的。泰國前教育部長科·喬哈利對推廣藤球運動作出了壹定貢獻,被認為是“現代藤球運動之父”。
科·喬哈利經過努力,使藤球於1965年被正式列為兩年壹度的東南亞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並開始在東南亞國家中流行起來。1982年藤球作為表演項目進入亞運會,並被列入1990年北京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中國藤球運動發展較為緩慢。1987年底,亞洲藤協率隊來華訪問表演,精彩的表演賽令眾多中國觀眾大飽眼福。這次訪問對我國的藤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從此中國也開始這方面的練習,並開始介紹並推廣這項健體強身的競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