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向學生講解並示範坦培拉繪畫的制作程序。
第壹步 配制濃膠(1:7)
用量杯或勺量壹份膠對七份水。在第壹只小鍋中浸泡片刻使膠軟化,然後在大鍋中隔水加熱,緩緩攪拌,至膠完全溶化,即可停火。膠不能煮沸。
第二步 裱布
預備壹硬毛刷或粗布團,裱布時擦布用。如同中國裱畫程序,只需留意不使布與板之間有氣泡。板的側面同時刷膠裱平。
第三步 塗白底
分四次薄塗十二層。
用刷塗,每層刷紋方向不同,兩層如十字,四層如米字,交叉塗膠層。每層紋路方面不同,有利層層相結。
塗底程序:
第1、2、3層膠水比例1:8(1份膠比8份水)
膠粉比例1:1
第壹層塗層,隔20分鐘待幹。即塗第二層,再隔20分鐘塗第三層,需要三小時待幹。
第4、5、6層膠水比例1:10
膠粉比例1:1第三層三小時後可塗第四層,隔20分鐘塗第五層,再20分鐘塗第六層,第六層需隔夜待幹。
第7、8、9層膠水比例1:10
膠粉比例1:1
z+~ {4s t O P0每層間隔20分鐘待幹,第九層需隔三小時。
第10、11、12層膠水比例1:12
膠粉比例1:1
每層間隔20分鐘待幹。
系統介紹傳統坦培拉技法,安排臨摹課,首先制作坦培拉乳液;
坦培拉乳液是用蛋黃和水調制而成的。這兩種成份比份的比例有三種,分別對應繪畫制作的三個步驟,其平均值是1份蛋黃比6份水,也就是說這是聖像畫所用乳液中蛋黃和水的總比例。
第壹步 1:9
第壹層顏色,亦稱作“小湖”(顧名思義多用水),要求幹後無光澤,這時需要9份水比1份蛋黃,這壹步作畫時,如水彩畫壹樣,色彩適量,讓水流動,平塗時不能反復刷。
第二步 1:6
第二層顏色需要1份蛋黃比6份水的乳液。第三層即透明層,是第三步的收尾工作,作用是統壹先前各層顏色,這壹層不用顏料,蛋黃和水的比例1比12。
第三步 1:3
最後壹層需要粘稠的乳液,其蛋黃和水的比例是1比3,這種粘稠的乳液能使無光澤的底層顏色躍現或產生輕微的光澤,但所有這些比例都是近似值,實踐者最終應學用自己的眼睛把握精確值,但最好是少加水,每壹步都是如此。
作畫方法:
在作畫的四個步驟中,使用顏色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小湖畫法
把畫平放,用8至15號的畫筆有序而鋪張地畫法。面積大的用大筆,輪廓線部分和難畫的部分用小筆,稀釋顏色的目的是使第壹層的色彩既豐富又統壹。
直與交叉筆跡
就是用貂毛筆細筆畫出密集的交叉筆痕,以便造成活潑的色彩變化,從最暗到最亮或者相反。貂筆細筆不應飽含顏色而應枯筆渴色。3.透明畫法
就是用扁筆在有顏色上均勻地、薄薄地罩上壹層很稀的蛋黃乳液,乳液可略有顏色亦可無色。罩這壹層的目的是改變下層色彩的調子和深淺反差。
4.勾邊畫法
用小號貂毛筆在已完成物象的邊際反復塗抹,根據描繪對象的需要,使畫面更加生動感人。
5.刮法
起到罩染效果,使色彩統壹,同時出現偶然性,也可有目的去掉不理想的色塊和色粉渣子。
在完成臨摹作業後,再安排學生進行寫生,先畫靜物(三周),再畫人物頭像(四周),以此熟練掌握坦培拉技法。
最後安排學生進行坦培拉繪畫的創作(六——八周),要求學生運用現代繪畫構成表現非古典題材,結合運用坦培拉技法,使傳統坦培拉繪畫充分展現新時代意義。
在罩染之前我會用膠帶將不需要罩染的地方貼上,再用松節油和媒介劑的調和液將畫面薄薄地刷壹遍,用羊毛排筆或水彩筆,比較軟就行,目的是讓畫表面結膜的油畫顏料稀釋以便銜接,放壹會就可以罩染,我用海特管裝瑪蒂樹脂媒介劑,以前用百合,百合媒介劑很好可惜現在停產了,南海媒介劑很差,幹得慢,幾乎毀掉我壹張畫,達芬奇媒介不知道具體成分是什麽,而泰倫斯生產的媒介劑氣味刺鼻。我也想自己做媒介,我在上海化工福州路店看到有賣固體馬蒂樹脂,壹千多壹瓶250克不散賣,太貴,如果哪天畫能賣個好價錢我會考慮自己做。說遠了,回到罩染,我壹般用白瓷盤調色統罩,用媒介劑調松節油[還是肥蓋瘦原則]將需要的顏色稀釋,壹般用透明色,檸檬黃,群青等,調和均勻後再檢查壹下筆上是否沾了沒有稀釋的顏色,我以前沒有留意,而後果卻是致命的,壹定要細心,下壹步就是往平放的畫面上罩染,動作要快,薄薄的刷,最好不要反復,不均勻的地方用筆側鋒壓壹下,動作壹定要迅速,否則會有痕跡,罩染後畫面顏色就會加深,而深的地方也可以用白色罩淺,倫勃朗顏料有壹種透明白,專用於罩染,效果很好,罩染完後平放涼置幾天便可罩染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