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隆平奮鬥的故事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八十幾歲高齡的他仍然活躍在科研場上,為我國的水稻研究事業做著貢獻。袁隆平的勵誌故事充滿了奮鬥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壹貫的原則。“壹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最好的詮釋。
這個勵誌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壹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僻壤的安江農業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
然而就在這個落後的湖南鄉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裏,他壹邊教書育人,壹邊做農業科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饑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袁隆平內心的壯誌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壹定要研究出壹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
天才都是百分之壹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壹天,袁隆平像往常壹樣走在實驗田裏,突然發現壹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於,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2、遊泳奪冠
1947年6月,湖北省舉辦全省體育運動會。袁隆平非常喜愛遊泳,便向體育老師報名,要求參加預選。老師朝他打量壹番後,搖搖頭說:“妳個子太小,體力不夠,不行!”他心裏不服氣,心想:自己從8歲開始,在隨父母逃難的途中,就是走水路來重慶的,壹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險些被淹死,幸虧被壹位老船工救上船來,才保住了性命。
從此自己下決心要學會遊泳,今後能遇難救人。9歲逃難到了重慶,每到夏天,放學回家後自己就要去長江邊的“龍門浩”戲水。漸漸地,他掌握了熟練的遊泳技術,甚至可以搏擊嘉陵江和橫渡長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賽的場合去試壹試。
預賽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師帶隊,10多個初選上的同學每人騎壹輛自行車,奔向比賽的遊泳場,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後壹位同學的自行車後架上同行。
待到達預賽場地時,周老師發現了他,便笑著對他說:妳既然來了,也就試試看吧!結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漢口的預選賽中獲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兩個第壹名,而其他同學都名落孫山。
接下來,袁隆平又奪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時,袁隆平受到熱烈歡迎,同學們在校門口把他擡起來,使勁地往上拋了多次。
擴展資料袁隆平,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壹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壹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 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
2017年7月,任青島海水稻學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壹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鳳凰財經采訪時發表了對轉基因的看法。
對於轉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過安全檢測的轉基因作物,都是沒有問題的。袁隆平表示,轉基因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百度百科-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