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類素材:中國古代文明禮儀小故事 ——用於《友好交往禮為先》壹課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壹個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壹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妳知道它們是什麽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壹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
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壹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
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
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 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
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壹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 年)壹同前往老師家求教。
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壹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壹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
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張良拜師 張良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誌為韓國報仇。
有壹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
有壹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壹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壹楞,很想打他壹下,但壹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
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壹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
張良壹直用驚奇的目光註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裏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妳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
5 天以後的早上,天壹亮,就到這裏來同我會面!” 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
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麽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壹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麽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 然後他拿出壹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妳就會發跡了。
以後13 年,妳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壹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 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 多人響應。
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壹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軍師。
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 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壹起。
千裏送鵝毛 “千裏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壹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裏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
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
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壹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壹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壹看是幾根鵝毛和壹首小詩。
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
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裏送鵝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
今天,人們用“千裏送鵝毛。
2. 明天就要演講了,誰有關於言談禮儀的小故事文明禮儀小故事壹、學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師都在壹起吃。但為了學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兩位教師送學生過馬路,這就使得這兩位教師要晚壹些吃飯。壹天中午,許多教師都和往常壹樣開始吃午餐了,只有陳校長壹人坐在桌邊沒有動筷。我們還以為他哪兒不舒服,沒想到他給我們講了壹個故事。故事大概是講“義門陳”的人都十分註重“義”和“禮”,使得當時皇帝都為之震驚。其中有壹個細節說:這兒的狗都知道“義”、“禮”,有“壹犬不至,百犬不食”的傳說。當大家聽完這個故事之後,才記起還有兩個老師為了送學生過馬路還沒來吃飯……從此以後,他們每次吃飯都會等到所有人到齊才開筷。
文明禮儀小故事二、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並肩有說有笑地走著,前面迎面走來壹位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壹位同學,恭敬的鞠了壹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壹句“妳好”,別的同學都沒哼壹聲。等老師過去了之後。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油餅,不認識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壹句:做壹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我正走在他們身後,聽了這句話非常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壹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文明禮儀小故事三、可以說只是壹個動作,那天壹位老師看見了壹張棒冰包裝紙,彎下腰揀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這是壹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他的以身作則、師為表率的行為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麽做,他也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
3. 二十個淺顯的文言文小故事自相矛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4. 急需5個文言文的論語小故事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壹,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5. 找壹遍400字的關於言談禮儀的作文最好穿插故事 謝謝如果妳失去了金錢,妳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妳失去了文明,妳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妳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的主要作用,壹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壹是維護公眾利益、公***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壹個故事。
有壹次,列寧同誌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壹個女工端著壹盆水上樓。那女工壹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妳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妳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麽?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壹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麽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壹群有道德的民眾。
壹個社會的公***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壹個社會壹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壹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壹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壹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這是壹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文明是社會意識的壹種體現,而公***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
試想壹下,如果有人不註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
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壹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壹言壹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文明的基礎。 而壹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
為什麽這麽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
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壹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文明。
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壹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壹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
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壹樣,並非壹定要有什麽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壹舉壹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麽?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壹個本體、壹個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麽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壹”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