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客家傳統春節習俗是怎樣的?

客家傳統春節習俗是怎樣的?

客家傳統春節習俗,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統,而且還體現了地方傳統文化的特征。 客家人過春節,壹般分為三個階段,第壹個階段是從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為準備階段;正月初壹至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為余興階段。 祭竈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二十三日晚飯後要把竈臺刷幹凈,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壹送壹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竈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點擊查看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幹幹凈凈過年。

點擊查看

送竈君 事先從市鎮購回竈君神像,寫好竈疏(寫上壹家大小姓名年齡),準備好元寶、香燭、三牲、酒、素果等祭品,在竈邊置壹“八仙桌”,將祭品放在桌上。全家老少齊集竈神像前行禮,虔誠敬送竈君返回天庭述職,祈求竈君在玉帝面前美言賜福消災,來年財丁兩旺,合家平安。

點擊查看

敬祖先 臘月三十日早餐後,凡是當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掃衛生,將祖祠墻壁粉刷壹新。午後,陸續有人攜禮盒、三牲、炮竹、元寶香燭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進香。行禮之後,放炮竹,有的放銃。每到大年三十午後,祖祠香火繚繞不斷,炮竹聲不絕於耳,壹直延續到黃昏。這壹風俗近年亦已淡化。

點擊查看

貼春聯、年畫、掛燈籠 大門、小門均貼上大紅春聯,門楣貼“利是”,門板貼門神或“福”,“大吉”等字。廚房、牛欄、豬圈、雞柵、廁所等處也要貼上用紅紙寫有“財丁兩旺”、“六畜興旺”等紅紙“桃符”。大廳和臥室、客房均貼上新年畫,大門上還有掛紅燈籠寓意壹年紅紅火火,壹派喜氣洋洋的歡樂景象。

點擊查看

守歲 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幹幹凈凈,以備正月初壹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的

點擊查看

拜年 正月初壹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嶽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嶽父母家中拜年。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嶽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嶽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 上一篇:西方傳統醫學的主要觀點有哪些,今天如何評價它們?
  • 下一篇:長桿彈弓皮筋多厚多長為誼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