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區,客家婦女都戴著壹種獨特而又別致的涼帽,它是用薄薄的蔑片和麥稈編成的。除正面外,四周還垂掛著16厘米左右長的折疊均勻的布,有黑色的,有藍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花色的,遠遠望去,像是壹朵朵美麗的鮮花。更有意思的是:年輕未婚的姑娘們還在垂布的兩端紡織著兩條五顏六色的彩帶。因此,是否掛有彩帶便成了判斷客家姑娘是否有婆家的標誌。由於這種涼帽特別能遮擋陽光,涼爽宜人,所以,客愛人都習慣稱它為"涼笠哩"。
據說,客家婦女的涼帽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在西晉末年,中原地區百姓不堪忍受異族鐵蹄的蹂躪,紛紛往南遷徙。這些移民來到南方的江西、福建以及廣東壹帶荒無人煙的山區。在北方,男耕女織,女子很少拋頭露面。到了南方,這些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經沒法繼續下去了。但是,按規矩婦女拋頭露面是有傷風化的,於是,這些中原婦女就想出了個辦法:在男人們的戴的頭笠上罩上壹塊黑布,以遮住自己的面孔,只留兩個洞,以通視線。後來,大家感到這樣不太方便,便把罩著的布揭下,改成縫在鬥笠邊沿四周垂掛。再到了後來,幹脆剪短了面前垂掛的部分。就這樣,成了今天所見的涼帽。
客家民系在閩粵贛交界地形成以後,獨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應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於中原文化,但又與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單從客家服飾來講就有許多特別之處。壹般來說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在色調方面喜歡素色,以藍、黑、白色為主,這也許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普遍心理直接體現。
縱觀近代客家史,客家人服飾的款式也在不停地更新換代,不同的時期流行的服飾不可能壹樣,但是總體來看不管在哪壹個時期客家人的服飾都離不開樸素、簡易的特點。例如,在清朝時客家男女老幼幾乎全部穿"側襟衫",長袖,直領,布扣,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脅,裏襟裝袋。褲子是壹律"大襠褲",又寬又大,另接四五寸闊的腰頭,腰不開口,多余部分折疊於肚前,以帶系住。褲管又稱褲腳,寬約0.3米。婦女衣服領邊加滾飾,開襟、袖口、褲腳加花邊等。這和同時期其他服飾款式來比顯得更加簡單,但是富有獨特的意義。
到了清末,當時客家社會上層男子出外或會客以穿長衫為主,有時還在外面加馬褂套在長衫上面。農村女子普遍系著的壹種圍裙"掩腹",其實可以掩胸,下擺寬及兩側,上端縫花刺繡,另加"頸鏈"、"腰鏈"和"牙牌"、"手鐲"等服飾。這些服飾現在農村上年紀的老人裏依稀可見他們還在穿著。當時的女孩子壹般都是梳辮居多,少婦以盤髻為主。另外,若偶爾有個別有纏過腳的客家小腳婦女還有穿著繡花鞋、系著羅帕。農家壹般婦女不纏足,但是農家的老婦也系羅帕。民國時期,客家男子穿的側襟衫逐漸淘汰,長衫馬褂增多,後來又出現中山裝,在知識界開始盛行。壹般勞動者以穿對補救短衫的居多,俗稱褂哩。客家婦女仍然以側襟衫為主,只有少數讀了書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藍衣黑裙,衣袖明顯縮短至掌根。許多讀過書的男子也多穿西式褲,系用皮帶或吊帶,女褲則壹直以大襠為主。鞋襪方面,清朝時多穿布鞋,是家庭婦女自制的。雨天多打赤腳;或木屐底布鞋,長汀稱"鞋屐";或布鞋底加厚並塗以桐油。出遠門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編的草鞋。到了民國,外地運進來膠鞋、雨鞋、皮鞋,只少數人穿用。壹雙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襪子舊時用布縫制,清末開始有了紗織襪子。清末民初上層社會男子戴有帽頂的禮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線織的筒狀爪子帽,後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婦女冷天包羅帕,很少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