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2世紀,中國絲綢源源不斷通過“絲綢之路”運往歐洲。這壹時期,通過絲綢貿易,中國文化對西方產生了第壹次重大影響。公元前5世紀左右,中國絲綢織品作為古希臘貴族的服裝出現在希臘雕像上。當時西方人對中國絲綢贊嘆不已,把中國稱作“賽裏斯”,即“絲的國度”。絲綢的薄、軟、輕和隨物賦形的特質,與古希臘人樹立的並為後代西方人所推崇的追求人體自由的要求相壹致。絲綢以其物質特性對西方美學理念作了很好詮釋。從文藝復興時期直至近現代,絲綢始終是中國向西方出口的大宗物品。
瓷器是體現中國文化對西方影響的又壹主要載體。瓷器生產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但由於其比較脆弱、不便陸運的特性,在歐洲極其昂貴,個別上層人物以擁有它為炫耀的資本。後來,隨著東西方的主要貿易通道由陸上改為了海上,為西方大批進口中國瓷器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到17世紀末,每年從廣州、泉州等地發出的瓷器船貨達300萬件之多。中國瓷器所表現出的精巧、細膩、華麗的風格催生了崛起於法國的“洛可可風格”,連西方學者也不得不承認“洛可可藝術風格和古代中國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於瓷器所體現出來的纖細入微的情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