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被譽為世界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客家民居簡介:
客家人每到壹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壹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林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缺乏,而且為防豺狼虎豹、盜賊侵擾以及當地人排擠,客家人便營造“抵禦性”的營壘式建築住宅。
各地的客家民居都不盡相同,例如,廣東大部分的客家圍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樓就風格各異,不過功能上卻都大致相同。
客家民居結構:
客家民居大多為3至6層,100至200多間房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客家民居底層是廚房兼飯堂,二層當貯倉,三層以上作臥室。
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安寧的象征。福建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1]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壹。
客家民居建築材料:
客家民居營壘式住宅,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做黏合劑,以竹片,木條做筋骨,夯築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客家民居旅遊時尚:
隨著現代家庭的改變,傳統意義上的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較為淡薄,年輕壹代的觀念日新月異,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晚輩仿佛較難找到與長輩享受親情的時間。生活在現代社會的老人,倍感親情的難得,孝心的可貴。孝順旅遊,作為壹種孝順方式,在城市漸漸升溫。
隨著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壹種新穎的文明的禮儀消費方式——請客旅遊土樓,在城市逐漸興起。請好朋友遊“土樓”,到大自然中遊山玩水,陶冶情操,令朋友大為滿意。這種“請客遊土樓”正是城市人新的時尚,人們將有更多的機會領略土樓蘊含著的燦爛文化和美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