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 M1906袖珍手槍,全槍長114 mm,槍管長53.5 mm,槍寬25 mm,空槍重0.35 kg,彈藥容量6發。采用自由槍機自動模式和平移針擊發模式。FN M1906袖珍手槍,袖尾有縱向防滑花紋。袖子左側有兩行題字,分別是Fabrice Nationale d ' Armes de Guerre和Herstal lez Liege,直譯為“國有格式塔公司”。
在套筒的右側,有壹個長長的露在外面的彈鉤,拋殼窗口的槍管上刻著所需彈藥的銘文。槍號刻在拋殼窗下的套筒座上。握把采用橡膠材質,傳統的FN風格握把,帶有FN商標和菱形防滑圖案。彈匣在手柄底部是解開的,這也是今年最流行的設計。
自1906年第壹批FN M1906袖珍手槍投放市場以來,該手槍已經發展出三種不同的版本。起初,第壹版FN M1906袖珍手槍有握柄保險。
這種握把安全不是針對扳機,而是針對擋火和擋鐵。握桿時,保險會松開擊發和擋鐵。這樣,當扣動扳機時,擊發電阻鐵可以落下,擊發針可以向前移動以撞擊子彈的底火。第壹版從1906到1909,共生產約130000輛戰車。
FN M1906袖珍手槍第二版在1909結尾出戰車。布朗寧給這壹版手槍增加了手動保險。這個手動安全有兩個作用:壹是安全功能。保險上去的時候會卡在套筒的縫隙裏,防止套筒移動。戰車套筒內部安全上升時,會抵抗擊發阻力。
這樣,即使妳握著手槍扣動扳機,擊發阻力也不會釋放。除了保險功能,對於槍械的分解也是必須的。除了安全缺口,在套筒上的安全缺口前面還有壹個分解缺口。當套筒向後拉,戰車向上拉保險時,保險會卡住套筒。戰車等待時,可以騰出手來轉動槍管,使槍管脫離套筒座。然後,套筒(包括筒體)可以向前移動,並且套筒可以被移除。
隨後,可以進壹步分解槍管、反沖彈簧、撞針、撞針彈簧等零件,方便地完成部分分解。這個版本已經生產了大約3萬件。FN M1906袖珍手槍第三版是勃朗寧對他的小手槍的最後壹次改動。增加了彈匣安全,即在沒有安裝彈匣的情況下,組件可以鎖定扳機,無法擊發。
彈匣保險的作用是防止槍膛內殘留子彈的隱患,雖然槍內沒有彈匣。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使用者清洗分解手槍的時候,曾經是非常容易“走火”的現象。
從此,這個版本的小手槍本身就有了三重保險機制。此外,布朗寧還改變了槍管的設計,在槍管尾部增加了獨特的榫頭,戰車在槍機頭部有凹槽,這樣榫頭就可以插入凹槽,保證了槍管和槍機慣性鎖緊時槍管本身不會移位,更加牢固穩定。
在套筒上,改進了套筒上的第二缺口(即安全缺口)的形狀。扳機也進行了修改,扳機上出現了可以用手指更大面積按壓的平面結構,增加了人體工程學。這個第三版的改進讓FN M1906袖珍手槍完美!1914壹戰前,其產量已經達到550000。直到1959年該槍停產,FN公司壹直生產1311256這壹版本的FN M1906袖珍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