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的世界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無限潛能。為什麽不給他們壹個玩泥巴的機會?
作者|快樂和糖果的媽媽
最近被壹個從頭到腳都是泥的小姑娘刷屏了。
很多人喊,這是我媽都認不出來的節奏!要不是她那雙尷尬的小手,估計看到她的人都會認出她是個小泥塑。
還有人說,孩子的童年是完整的,玩泥巴,把自己變成了“兵馬俑”。
後來聽說就是這個小女孩在玩泥巴的時候掉進了泥坑。
掙紮著從泥裏爬出來後,她尷尬的回家了。
我想我自己的母親氣得笑了。
盡管如此,我還是希望家長們在驅逐孩子去玩耍的時候,壹定要註意孩子的安全。
不像這個泥巴裏的小女孩,很多孩子其實在童年就已經失去了玩泥巴的樂趣,甚至連摸泥巴的機會都沒有。
我說的“泥”,不是橡皮泥,不是水晶泥,也不是經過高溫消毒的火山泥。相反,在農村地區隨處可見自然產生的土壤,混合著水和泥土。
1泥是純天然的“橡皮泥”
喜歡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可以激發孩子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大自然給了我們生長的環境,來自大自然的泥土就是純天然的“橡皮泥”。
天然泥成本低,農村隨處可見,可以隨意擺弄。90年代以前,包括90年代長大的孩子,沒玩過泥巴的孩子很少。有些孩子甚至撒了泡尿,和泥巴聚在壹起,玩得不亦樂乎。
目前大多數家長都不希望孩子接觸泥巴,認為泥巴裏有很多細菌,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脅。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小孩子玩泥巴有很多好處。
玩天然泥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泥漿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孩子玩泥巴可以吸收很多礦物質,而這些微小的物質正是人體最需要的微量元素,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即使孩子吃了天然泥,天然泥中的微生物菌群也不足以對孩子的健康構成威脅。反而會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這裏需要註意的是自然界中沒有經過化學汙染的泥漿。)
最新研究表明:
科學證明,兒童的免疫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所有的灰塵、汙垢中都有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孩子每天接觸灰塵,這種接觸恰好進入身體,為身體產生抗體做準備。
據科學研究表明,這種接觸,早期接觸病原體,預防兒童過敏和後期免疫性疾病是非常有效的。
暴露在灰塵和汙垢中,就像免疫系統的“熱身”運動,可以為對抗更嚴重的細菌做好準備。
所以同理,玩泥巴才是真理。
孩子們玩泥巴,就像溫室裏的花和野花。野花久經風雨,有抵禦自然的能力,生存得很好。相反,養在溫室裏的花,常年受到很好的保護,很難在大自然中存活。
玩天然泥可以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孩子玩泥巴會挖、抓、刨、撒,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研究表明:
玩泥巴最大的好處就是會產生大量的血清素,血清素是壹種與情緒和情緒控制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玩泥巴可以促進這種激素的大量產生,從而轉化為高度的快樂。
2007年,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壹份研究報告進壹步驗證了上述結論。神經科學家和研究作者勞裏博士說: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想要提高血清素水平,擁有壹個健康、積極、快樂的童年,不妨放手,讓他們開心地玩泥巴。
隨著科技的發展,孩子玩手機已經成為壹種習慣。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傷害不言而喻,有身體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孩子看電子產品時,處於被動接受狀態,不會思考。
如果玩泥巴是本能,那玩手機呢?我覺得小孩子愛泥巴勝過愛手機。給孩子壹堆泥,看他們會不會瞬間扔掉手機。
我家雙胞胎每次說起出去玩,什麽都不喜歡。如果他們拿著手機,他們只會把手機扔掉。我覺得孩子喜歡自然,但是我們忽視了發現自然,這讓他們離自然越來越遠。
4橡皮泥和水晶粘土
我說玩橡皮泥水晶泥,還不如回家玩面粉。我以前都是用面條做飯,大女兒總是問我要壹團面條玩。我總是給她壹小塊,她玩得很開心。
但是,不建議這樣做,因為食物應該受到尊重,不應該被浪費。
為什麽我說橡皮泥和水晶泥不如面粉泥?其實是因為橡皮泥和水晶泥含有太多的化學成分。
壹些調查顯示:
石膏是壹種化工產品,含有大量防腐劑和添加劑。味道刺鼻,使用時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孩子誤食,會發生中毒,硼超標,容易影響孩子的註意力。
以上就是水晶泥和橡皮泥不適合孩子玩的原因。妳想想,小孩子玩泥巴是不是更放心?
兒童玩泥巴的5個註意事項
雖然孩子玩泥巴有很多好處,但是也有很多需要註意的地方。
玩泥巴的孩子年齡不宜過小,早在壹歲或壹歲以上。
孩子玩泥巴壹定要有大人陪同,以免孩子太小,誤食泥巴,嗆到嘴。
壹定要正確、文明地引導孩子玩泥巴。和其他小朋友壹起玩的時候,不要把泥巴糊在其他小朋友的臉上和身上,不要耍花招。
現在有些泥不是天然幹凈的,可能會有壹些汙染。不要讓孩子玩這種泥巴。盡量選擇幹凈的泥巴來玩。
讓孩子玩泥巴的時候,家長壹定要檢查壹下泥巴裏有沒有活的蟲子。有沒有什麽利器會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傷害,比如碎玻璃?
在玩泥巴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的手腕皮膚出現皮疹和瘙癢,要帶寶寶去看皮膚科醫生,排除孩子是否患有砂質皮炎。如果確診為砂質皮炎,就不要讓孩子繼續玩了。
妳的孩子喜歡玩泥巴嗎?
泥巴是天然玩具,成本低,回收高!對於孩子,讓他們接觸自然,回歸本真。
假期帶他們出去走走,玩玩泥巴。玩得開心,拍照,吸吸新鮮空氣。還要帶孩子多看多聽,遠離電子產品,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