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洛陽唐三彩的產地

洛陽唐三彩的產地

邙山位於洛陽北面、橫臥黃河之南,是塊風水寶地,漢唐以來成為著名的墓葬區,因而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民諺。這裏歷朝古墓交叉重疊,“幾無臥牛之地”。最早發現唐三彩是在清末,清政府興建開封至洛陽的鐵路工程穿過邙山腳下,破壞了此處的無數古跡,而唐墓中出土的珍貴遺物中未曾壹聞的唐三彩便就此問世。

“唐三彩”這個名詞在史料中沒有記載,直到民國初年北平南琉璃廠的市面上,突然從外地流入大量這些釉色鮮艷的人物、馬駝、器皿等陶器,以黃、綠、白色為多見,還有紅、褐、藍、紫等色,無論單彩、兩彩或多彩,都造型生動,釉彩艷麗,引起轟動。古董商私下稱其為唐三彩。“三”是個極數,用以形容多彩陶也甚恰當,所以這個名詞也很快為陶瓷家所接受,人們遂以唐三彩命名這類陶器,沿用至今。同時唐三彩也引起了羅振玉等壹批學者的研究,證明這些色彩美麗的古物確為唐代遺物。 洛陽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陶器,離洛陽不遠的河南鞏縣就是燒制唐三彩的故鄉。距鞏縣縣城約10公裏的大、小黃冶村,在唐代燒制以黃釉為主的三彩器,故稱黃冶(瓷)。據窯址出土的標本分析,鞏縣窯三彩的特點是:除少數紅陶胎為普通陶土燒成外,多數是比較純凈的白色高嶺土,因燒成溫度的差異,呈白色或粉紅色。燒成溫度較瓷器略低,在800℃-1000℃之間,其中三彩俑的燒成溫度900℃左右,三彩器皿的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黃冶村是發現最早的燒制唐三彩窯址。

洛陽唐三彩多集中於隋唐東都城的四郊,即城北邙山,城南關林和龍門,城西谷水壹帶。在偃師、孟津、伊川等地的唐墓中也多有出土。從發掘資料的綜合研究得知,洛陽唐三彩出現在武則天至中宗時期(公元684—709年)的墓葬中,玄宗開元天寶初期以後的唐墓中很少見到。這個時期正當唐朝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朝政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洛陽唐三彩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囊括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 上一篇:河北山戀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海昏侯墓出土黃金378件,卻唯獨沒有金條,為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