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或人民還沒有正式抵制過熱的雞肉,所以我猜妳想問的是“為什麽中國人接受火雞這麽難?”其實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很難,不僅是中國人,外國人,甚至是每年感恩節都以火雞為主菜的美國人。
因為火雞真的不好吃。
1.先天缺陷——肉沒有味道。
火雞不管是白肉還是黑肉,脂肪含量低,肉纖維粗,本身沒有味道,肉特別幹。
當然主料的味道是可以通過調味克服的,但是用的是同壹種調料。不吃足夠好吃的雞肉,想吃不好吃的火雞,會發現自己不舒服。
2.先天性缺陷-太大
另外,火雞本身就很大,為了好看,壹般都是整只烤,沒有烤豬那麽扁。當然,在準備階段,各種註入和填充黃油的方法可以幫助加熱內部,但為了徹底煮熟內部,仍然會出現外部的肉被烤熟,內部的木頭被煮熟的情況。
當然,如果技術和設備足夠好的話,還是可以防止火雞變得太柴的,但是還是那句話,如果妳不吃那種好做又好吃的雞,想和不好吃的火雞過不去,妳會發現自己很難受。
3.先天缺陷很容易被後天放大——給人帶來心理陰影。
土耳其很大。如果人不太多,壹頓飯都吃不完。吃不完怎麽辦?好的蛋白質總不能扔掉吧?西方家庭的普遍做法是,要麽每餐都吃剩菜,要麽做火雞三明治。
但是,無論是吃剩菜還是吃火雞三明治,都有壹個致命的缺陷——肉已經幹了,放壹夜冷了就更幹了。妳看,兩片面包已經幹了,中間夾了幾層幹肉。咬下去很難留下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