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巷的出現是隨著元代開鑿運河而出現的。自元代京杭大運河改道至濟寧後,逐漸發展成為濟寧著名的手工業作坊區,主要經營竹編、土特產、雜貨等。“前店後廠下店上居”的建築格局,民族氣息濃厚。是反映明清時期濟寧商業概貌,直接反映濟寧運河文化特色,具有濃郁江南水鄉韻味的典型街區。1985年被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朱幹巷北端東大寺於197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竹竿巷五條街西起積石口(今任城路),東至順河清真寺,向南拐,止於小閘口橋,就像壹把“彎尺”。從布局上看,這些房子都是沿河而建,街道也是沿河彎曲的。在河和街道之間,有許多與之垂直的小巷,如清寧巷、永豐巷、沈達巷、清平巷等。,所有這些都通向運河岸邊的碼頭。當地人稱老龍戲水,東大寺為龍頭,龍頭紮入大運河,形成壹條龍戲水。彎彎曲曲的竹竿巷是龍的身體,清寧巷、永豐巷、盛達巷等左右巷子是龍的爪子。據說巷子裏原來的井不是用來打水的,是用來打“水釘”的。如果把東大寺看作壹顆璀璨的明珠,從東大寺向西、向南兩條蜿蜒的街道就像兩條龍,與東大寺形成兩條龍。
濟寧是山東最大的竹子市場,濟寧的竹子作坊大多集中在竹竿巷。清末37個,民國60個,抗戰前130多。直到今天,竹竿巷依然是濟寧竹業的大本營。
竹業商人到南方采購竹子,把長十幾米、厚二三十厘米的竹子紮成竹排,再在上面堆上壹些細小的竹子和竹子,做成鋼筆和煙桿。他們中的壹些人被綁在曹雲皇家船只的兩側,帶到濟寧。當時大量的水運船隊兩邊都綁著很多竹竿。好處是船只通過水閘時,船閘不會發生碰撞,即使竹竿相互分開,也能減輕沖擊力,相對安全。在運輸過程中遇到風浪時,大量的竹竿還可以增加船的浮力,從而降低沈沒的危險。這些毛竹被運到濟寧廉價出售。就這樣,運河南岸堆積了大量的毛竹,年數可達百萬斤以上。漸漸形成了竹業壹條街,產生了竹巷。後來隨著竹產業的發展繁榮,竹店也從竹竿巷延伸到附近的紙坊街、漢石橋街、紙鋪街,在壹個大的概念上形成了壹個竹竿巷。因竹竿巷兩側多為二層樓閣式鋪面建築,古樸典雅,小巧精致,其前店後坊的建制既有江南水鄉的精致細膩,又有北方的厚重之感,故又有“江北小蘇州”之稱。
竹竿巷的房屋建築別有壹番韻味,二樓有亭子,下面是全開的活動門板,明亮的鋪面,方磚方瓦,青石板。走路的時候清新涼爽。建築沿河而建,進退交錯,蜿蜒錯落,形成了門前交易,後院搭船的獨特風格。建築之間相互連接,高低錯落,高低起伏。閣樓是下面的壹個門面,大部分是學徒和夥計休息住宿的地方。竹竿巷的建築在壹百多年的時間裏,經過南方工匠的數次改良,北方石匠的不斷翻新,所以兼具南北風格。被譽為“濟州之花”的竹籃,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睞。竹制品、字畫古玩、茶館酒館、妓院妓院無所不在。“商人逐利,酒樓歌廳喧嘩”這兩句詩,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當時的繁華。
濟寧竹竿巷的竹業因開鑿運河而興盛,竹編技術也得益於江南竹編藝人的傳授。隨著運河的開通,江南熟練的編竹工也沿著運河來到了濟寧。他們在河邊開店,開館收徒,傳授技術。以鋸、竹刀、手鉆為主要工具,將竹子按類別和用途制成粗、細、細竹條,再編織成新穎、精致、輕巧、實用的竹制品。
竹竿巷的竹業根據材料的類別分為幾個職業,他們稱之為“行”從事不同的職業。比如專門生產竹制品的,比如綁掃帚、擰鞭子、扛扁擔、編籃子的,就叫條子店,做工粗糙,選料後不需要深加工;專做婚禮轎子的叫轎子,多以八角制作,做工有粗有細;從事編織鳥籠的叫籠店,基本都是選料基礎上的精工細作。壹個鳥籠要經過摸竿、劃竿、提竿、拉竿等近十道工序才能做成籃子。織壹個鳥籠,從頭到尾要經過近百道工序。這些產品可以大致分為四類:
(1)鞭子、竹竿:鞭梢、三股、四股、艾草、竹竿、竹竿、竹掃帚、竹筒、竹耙、家用小竹竿、竹梯、竹筷子、竹茶盤、風箏線拐杖等。用來驅趕牲畜。
(2)編織竹器:筐、籃、篩、雞蓋、粉蓋、濾豆器、加油環、粉鉆、漁籠等。
(3)鳥籠、蟲籠:各種方籠、圓籠,特種百靈鳥籠、畫眉籠、醒目籠、鸚鵡籠,各種打籠、拉籠捕鳥,甚至最小的籠子。產品工藝精湛,精致典雅。
(4)轎子家具:各種竹床、椅、凳、轎子、禮儀椅(傘、扇、花棍、裙燈等。)用於節日,轎子、床、椅等產品較輕,木質較多,適合在山區使用。
從竹編產品的檔次來說,粗編竹編產品大多比較簡單,根據用途的不同,從竹籃子和籃子、竹門、風門、竹床到冬天的蒼蠅拍。比較精細的有竹筷、竹簾、竹席等。舊社會,從壩糧線到普通農民,沒有竹竿巷編織的竹簾。比較精致的竹制品有竹盒、竹籃等。顏色品種繁多,有大有小,有方有圓,有長有扁。
做壹個傳統工藝品的竹籃,有很多精致的工序,從碎竹到拉、浸、染、織。上面織上“吉祥”“富貴”的字樣,再織上不同的花鳥蟲魚圖案來襯托。籃底也很精致,多半是因為圓底支撐著鼓腔。月牙形的籃柄配有漂亮的籃蓋,顏色鮮艷。這樣設計新穎、構圖新穎、變化奇妙的竹籃,簡直就是壹件精美的藝術品,既有欣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濟州之花”的美譽實至名歸。但是現在擁有這種高超技術的編竹人已經不多了,技藝面臨失傳。如果不盡快發掘,後人很難欣賞到這種竹編藝術。
濟寧歷史上是魯西南重鎮,水陸交通便利,為竹制品銷售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竹竿巷的竹制品輻射到方圓廣大農村。當濟寧附近的農民進城時,他們大多會路過竹竿巷,拿回他們需要的竹制品。壹些遠道而來的商人,將竹竿巷的竹器賣給曹(周)、易(周),或隨水運船隊沿途銷往京(京)、津(津)。
解放前,濟寧的竹產業達到頂峰。此時,除了五家大型竹制品商店外,還有向太、順興、泰茂等100多家名店號和竹作坊。然而,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再加上運輸困難、原料匱乏、銷售受阻,竹竿巷的竹子生產壹時蕭條,許多店鋪、作坊紛紛倒閉停產,曾經的名勝古跡竹竿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她家門口車馬越來越少”的蕭條局面。
解放後,隨著社會的穩定、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壹些較大的商店開始用機動駁船拖運大量的竹子。延吉鐵路恢復後,江南的竹子沿津浦線轉向兗州,來到濟寧。至此,沈寂已久的竹竿巷逐漸“蘇醒”。隨著生產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從事竹子生產的手工藝人開始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4組織了洪光、黎明等生產小組,1956在小型集體互助小組(生產小組)的基礎上,聯合了經營竹產業的商店和作坊,成立了洪光、黎明、建新等竹生產合作社。為便於管理,建信、洪光、黎明竹業合作社分別更名為第壹、二、三竹業合作社。1958年,第壹竹社更名為建新竹藤廠,工人300多人,沈重的竹竿巷搬到月河南街。
水運暢通,帶來濟寧貨物暢通、商賈雲集的景象。江面上,水車、鮮船、快船、馬船、補給船、巡邏艇、鹽巡邏艇、私人商業貨船來回穿梭,水車的鼓聲、丁薇的喊聲、追蹤者的歌聲日夜此起彼伏。北方的皮毛、藥材,南方的絲綢、竹子、茶葉、陶瓷隨之而來,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數百個縣盛產的糧棉油運往國外,南北商人雲集於此。在濟寧市,九省商人設立了七個會館,都圍繞著竹竿巷布置,呈現出“大道、渠岸、店鋪”的繁榮景象。航運的暢通,貿易的繁榮,手工業的發展,官署的眾多,朝廷官員的湧入,金、柴、玉掛件的遊行,有力地刺激了竹竿巷建築規模的擴大和風格的形成,壹度使竹竿巷在古城濟寧聲名遠揚,讓人流連忘返,成為濟寧市壹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濟寧是孔孟之鄉,文化聖地,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孔孟、顏、曾、子思五聖,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有著700多年歷史的竹竿巷,為濟寧的發展增強了濃厚的運河文化氛圍。竹竿巷是典型的歷史文化名城,見證了運河的興衰和濟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