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中國有哪些雕塑(1)?

中國有哪些雕塑(1)?

中國原始雕塑的原始形態是陶器,這與它的實用價值是分不開的。壹是以動物造型為器皿,如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瓷鷹鼎,高36厘米,以鷹為鼎身,兩腳為三支點,造型飽滿,是此類雕塑與器皿完美結合的代表作品之壹;二是裝飾部分的雕塑,有動物、植物、人物等。甘肅大地灣出土的壹個陶瓶人頭像,是中國早期人物雕塑的開端。作者巧妙地將陶瓶的瓶口塑造成人頭,精致生動。第三,塑造小動物或人物。這些小雕塑是古代工匠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制作的。它們很緊湊,有很強的人情味。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可能是中國江南地區最古老的雕塑,距今7000年。雖然作品只有6.3厘米大小,但它的形象非常生動,顯示了雕塑家對生活的細膩觀察。

商周青銅器是公元前21年至公元前17年河南二裏頭的壹種文化現象。商周青銅器和原始陶器的性質壹樣,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雕塑,而是用於祭祀、生活、樂器、武器和工具的實用物品。壹些歷史學家稱夏商周為青銅時代。這些青銅器是奴隸主擁有的,也是某種統治、權威和財富的象征。

秦朝在雕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最引人註目的是大型陶器兵馬俑和青銅車馬。秦始皇吞並六國後,建立了秦朝,統壹了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秦代的雕塑題材更加貼近生活,從功能上看,也在逐漸走向獨立。秦朝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淳樸,作品趨於寫實。秦漢時期的雕塑整體風格宏偉,強調力量和氣勢。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繁榮的時期。比如西漢霍去病墓,至今還有壹批優秀的石雕作品,是為了紀念西漢名將霍去病而創作的。馬踏匈奴1.90厘米高。作者用比喻和戰馬的形象來表現霍去病的偉大和卓越的軍事成就,充分體現了紀念雕塑的壹般性。整個雕塑渾然壹體,四肢之間沒有空隙,增強了形體和體積的沈重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雕塑藝術全面發展。佛教的盛行促進了佛像藝術的蓬勃發展,改變了中國雕塑史的面貌,使人物雕塑更加成熟。

佛教藝術的第壹種形式是石窟,甘肅的敦煌石窟、炳靈寺石窟和新疆拜城的基齊爾石窟等。都有明確的標題。沿途有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張掖馬蹄石窟、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河北邯鄲響堂山石窟、江蘇南京棲霞山石窟等等。

隋朝恢復中央集權,短時間內出現了農業、工業和商業的繁榮。佛教仍然是意識形態統治的主要工具,統治者大力修復被北周武帝毀壞的佛教寺廟和佛像。主要成就集中在石窟造像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濟南玉函山石窟。其造型的主要特點是普遍比上壹代更強更飽滿。但是,這個時期的另壹個特點,也可以說是壹個弱點,就是比例的不平衡。有些作品結構和比例明顯不合理,如莫高窟427庫的隋代菩薩像,頭像很大。這是壹個發展的過渡時期,中國的雕塑藝術從隋代開始就拉開了更加輝煌的序幕。

唐代雕塑藝術主要體現在宗教造像和隨葬墓中。但這壹時期隨著技術的發展,材料的使用更加豐富。除了石雕、木雕和陶瓷,還大量使用了竹子和鑄銅等工藝材料。

初唐基本有前代(北朝、隋朝)的痕跡。唐初晚唐開始出現繁榮的跡象,但對女性的刻畫仍然沒有盛唐時期那樣生動動人。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們的宗教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盛唐時期,社會整體面貌樂觀豁達,佛教藝術也呈現出世俗化的傾向。繪畫和雕塑中的人物接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唐代佛教造像數量非常多,主要體現在石窟和摩崖石刻上。現存遺跡大多集中在新疆基齊爾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山西天龍山石窟、陜西彬縣大佛寺、河北響堂山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山東雲門山石窟、四川廣元千佛崖、樂山摩崖石刻、雲南劍川石窟等。

其中,敦煌是規模最大、藝術特色最明顯的第壹座。唐代開鑿的石窟占敦煌石窟的壹半。菩薩塑像在形象和著裝上基本以當時典型的美人形象為藍本,坐姿呈壹腿疊胸壹腿下垂的半臥姿。世俗美打破了宗教禁錮的氛圍,更加強調藝術效果,仿佛是與禮拜者的對話。我們可以對比壹下張軒、周舫等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們的效果是壹樣的,只是在身體比例和外貌上更有活力。與上壹代宗教雕塑藝術的莊嚴與誕生相比,唐代佛教造像把理想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有寬廣凝重的壹面,也有飄逸活潑的壹面;既有剛勁有力,又有柔美細膩。唐代的人物雕塑也非常註重人物,尤其是在處理群雕中人物之間的關系時,很好地把握了人物之間的內在情感交流。例如,在佛陀的師徒葉佳和阿難的塑造中有許多形象的變化。壹個是漢族的形象,壹個是印度人的形象。雖然都表現出虔誠的表情,但我們還是能看出他們不同的心情。再如護法力士雕像,其職責決定了其威武有力的形象,面部表情兇狠,四肢肌肉發達,進壹步襯托了菩薩的仁慈。不同性格的人物雕像是群雕之間動靜關系的組合,突出中心,符合雕塑美的形式規律。

在宋遼金的歷史階段,雕塑藝術出現了與前代不同的面貌,產生了壹些有影響的作品,但總體上不如漢唐重要,在整個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沒有占據重要地位。

與宋代的繪畫藝術相比,其雕塑藝術的成就遠遠落後,這與統治者的好惡及其重視程度有很大關系。通過類似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宮廷畫師都有很高的造詣,但雕塑行業的從業人員卻不受重視,甚至受到歧視。隨著文人畫的興起,雕塑家的社會地位變得越來越卑微,這種造型藝術的沒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北宋從壹開始就不斷受到外族入侵,幾乎沒有像唐朝那樣大規模修建石窟的打算。還有壹些小規模的石窟遺留下來,如北宋範仲淹記載的延安清涼山萬佛洞。再比如子長縣的石空寺石窟。從造像的銘文來看,是北宋時期挖掘出來的,最突出的是壹組姿態各異、形神兼備的羅漢造像。四川大足有相當多的石刻,屬於宋代,寶頂山的石窟比較有代表性。它利用自然山體,沿著懸崖切割。這個項目既龐大又復雜。最重要的部分是西方極樂世界,人物眾多,場景復雜,但層次分明,描寫細致。旁邊是《偽裝的地獄》,生動地展現了地獄中囚犯的悲慘遭遇,用逼真的雕刻手法再現了日常生活的各種場景。這些石雕雕刻在離地面4-14米的懸崖上,全長500多米。它們已經建造了幾十年,雕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聯系。整個布局高大完整,雕刻手法嫻熟,細節生動。比如《變相地獄》中的養雞女形象,完全是根據現實生活塑造的。大足石刻的另壹個重要部分是硬盤坡、觀音坡、佛爾巖、北塔寺。整個挖掘過程持續了250多年。還應註意的是,大量的資助人雕像,都有銘文顯示其身份、地位和雕刻年代。這是研究宋代歷史不可多得的材料。浙江杭州的飛來峰也有比較集中的宋代雕塑。雖然體積不大,但其藝術水平在宋代雕塑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明代的文化藝術特色,明顯可以追溯到唐宋的風格。在各種寺廟裏,供奉著各種神靈,從題材到表達都越來越世俗化、民間化。石窟的雕刻接近尾聲。敦煌等大型石窟雖仍有明代作品,歷史悠久,但其藝術價值已不能在雕塑史上提及。十三陵現已成為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位於昌平縣,是明代13位皇帝的墓葬集中區。

十三陵是以成祖長陵為中心線排列的雕塑群,與孝陵壹致,但與前代不同。有2對獨角獸,2對石獅,2對華表,6對石馬和人物,4對石虎,4對石羊,2對官員和28對朝臣。這條神道現在是明十三陵的神道,其他12墓沒有自己的神道雕塑,只有牌坊、宮門、亭臺等建築。明十三陵的石刻比蕭墓的要大。雖然在整體風格上有相對精細的技術處理,但與前代相比,缺乏藝術活力,傾向於觀念化。

在整個中國雕塑史上,清代陵墓雕塑已經走到了盡頭。

到了清代,城市工商業經濟進壹步縱向繁榮,手工業技術大發展,工藝雕塑藝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法院成立了壹個專門機構來監督和組織生產。在漆雕、石雕、牙雕、木雕、瓷雕、金屬鑄造等方面都有壹些傑出的藝術家,出現了許多傑出的雕塑家。

  • 上一篇:緣夢寶閣古玩商城怎麽樣
  • 下一篇:藝術品抵押融資可以在上海套現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