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壹篇名為《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壹座贗品博物館?》的文章引起了文博圈的廣泛關註,作者江上對重慶大學博物館裏展品的真偽提出了質疑—— 作者用「 ”比圓珠筆塗得還藍” 形容這件三彩女傭的藍 ▼ 這件展品被評為 「 ”把電鍍工藝和人造寶石的歷史 向前推進了兩千多年” ▼ 看到這件不太合壹般規制的軺車時, 作者笑稱 「 ”廠家對車廂結構進行了合理改造” ▼ 01 據悉,重慶大學博物館於10月7日開館,展出的400余件展品中有三百多件青銅器、陶瓷器和玉器都是由「 ”重慶大學教授、著名收藏家”吳應騎捐贈所得。 在那篇文章下面,有讀者替重慶大學和吳教授「 ”喊冤”,認為作者沒有鑒定資歷,這番言論屬於不負責任地「 ”亂說”; 也有讀者感到遺憾和憤怒,表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重慶大學此舉實在是誤人子弟; 還有同樣去看過展的觀眾壹起加入了調侃大軍。 消息傳開以後,#重慶大學博物館被指部分館藏系贗品#這個話題的閱讀量截止到發稿日11時已經達到了1000多萬,***有兩千多人參與了討論。 博物館「 ”常客”動脈影如是說 有網友認真地分析問題並給出解決建議—— @弱叔:仿制不是問題,註明就可以,但搞壹堆毫無常識的破銅爛鐵在這就是侮辱遊客、侮辱他自己的專業。 @芯若花薇:歷史博物館展覽的東西必須要用歷史價值。並不是說博物館不能用贗品,有些博物館為了保護真品等原因,會展覽復刻的贗品,這是無可厚非的。大家參觀這個復刻品和參觀真品效果是壹樣的,能夠清楚朝代工藝品特點,關鍵現在妳展覽的東西在那些朝代有沒有,是不是這樣子都成問題。這個連最基本價值都沒有。 @ChenYing1860:高校建博物館,校友捐贈藏品,本來挺好件事,現在搞這麽難看,除去官僚主義因素,根子裏還是我們對歷史文化缺乏敬畏 @車車車到山前:第二,既然鑒定過,應當由檔案核實,如果不負責任出具鑒定意見,應當曝光,文物部門對這些專家進行處理。第三,如果專家鑒定的和展出不符,請公安調查鑒定文物和展品是否調包,若有欺詐,應當依法起訴。 也有網友趁機「 ”皮”了壹把—— @矜持小女孩兒:請王剛老師去幫忙鑒寶,如果是贗品就壹錘子砸了。 @無唯觀心:我看了那個館裏的圖,我覺得秦始皇要是活著可能會說:妳們還給我把座駕升級了哈 @SankRooDonoo:博物館:我們也沒想到我們這裏居然會有行家來逛 @喜歡天文的胖男孩:贗到不行了,潘家園都不敢這麽幹。 還有網友表示心疼認真看展的學生觀眾—— @伊戈爾烏普薩:這學校也是掉價,也不怕教壞小朋友。看著網上新聞裏那幾個壹臉認真看展的小迷妹,有點心疼。 甚至央視主播也評論到「 ”對於文物,我們希望看到真品。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 02 在網上掀起軒然 *** 後,該館目前已經閉館,校方也表態稱將「 ”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該情況進行核查,核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校方回應 澎湃新聞就此事采訪了業內的工作人員和權威專家,他們都認為,就現已公布的展品圖而言,這些文物實在是假得離譜、荒唐,甚至連「 ”國寶幫”的水平都比不上。 而本次事件中的捐贈者吳應騎教授的個人資料顯示,他曾考察過中國各主要博物館,還曾出版過如何鑒定古畫、古瓷器的相關書籍。 據華龍網的報道,吳教授在重慶大學籌建博物館時就曾告訴記者說,他將捐贈出來的這些珍藏「 ”都是經過相關專家鑒定的”。 另外在開館前,學校的相關負責人接受重慶日報記者的采訪時曾說過「 ”建設雙壹流高校的必備條件之壹就是學校要有博物館。”「 ”今後,學校還將建設2萬多平方米的博物館新場地,將壹些體現學校教學科研成果的展品放置進來。” 對此有網友表示:在高校建博物館固然有利於對學生進行人文和通識教育,但若只是為了評級而無視藏品質量,那就違背了建館的初衷,變了質了。 03 如今爆出了這樣的新聞,到底是相關專家不靠譜還是別的原因尚需等校方的核查結果出來後才能下結論。 不過這種博物館鬧劇並不是個案,而且也不是第壹次發生了—— 2009年,「 ”國寶幫”在人民大會堂上演了壹出國寶獻汶川”的尷尬鬧劇,數十位中國民間藏家捐獻了號稱「 ”總值數億人民幣的66件文物”給汶川縣人民政府,其中多件藏品被認為是假得離譜的贗品; 2014年,河北冀州的冀寶齋博物館聲稱收集了4萬多件重量級的文物,但無論是從藝術審美還是歷史考據上看,其展品都被網友直呼為「 ”毀三觀”,馬伯庸也表示非常「 ”震撼”; 2015年,浙江師範大學收到本校退休教師李舒弟捐贈的171件瓷器,並為此成立了陶瓷藝術館,但其中大部分被認為是贗品,偽品,更有藏家點評為「 ”假到慘不忍睹、令人發指”; 2016年,北京師範大學接受校友邱季端捐贈的6000件陶瓷器,北師大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中國古陶瓷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院和邱季端中國古陶瓷博物館,邱季端也被任命為首任館長,部分業界人士質疑這6000件藏品為「 ”贗品”。 作為受贈方,博物館和美術館等文化機構在接收民間捐贈時,更應該做好贈品的甄別和鑒定工作,保證其質量與來源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觀眾和社會的負責。 面對社會輿論的質疑,重慶大學的正面回應至少在態度上沒有讓廣大熱愛、關心文化事業的熱心人士失望。 盡管高校受贈建博物館屢屢引發爭議,專家也多次建議嚴格審批,但如果相關文化機構不能以嚴謹的態度和敬畏之心對待,法律制度的保障也不夠完善,那麽這類「 ”醜聞”很可能還會再次出現。 希望有意向建館的其他高校能引以為戒,在受贈和收藏文物時擦亮眼睛。願今後的文博、歷史圈越來越好。 註:部分圖文來源於以下文章及新聞報道 重慶日報《重慶大學博物館開館 ***展出400余件展品》 澎湃新聞《重慶大學建了個贗品博物館?文物專家:假得荒唐,應先鑒定》 微信公眾號「 ”江上說的”《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壹座贗品博物館?》 圖片如無特殊標註,均來源於網絡
上一篇:經典的唯美句子摘錄下一篇:蓮花古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