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報記者獲悉,在今年的考古調查中,致遠艦士兵的遺骸在海底被發現。“這些遺骸並不完整,但這些甲午戰爭中的將士值得我們敬仰和懷念。參與考古工作的甲午戰爭專家陳悅說,除了遺骸,考古人員還在水下發現了壹枚銅紐扣。
對於這些遺骸,作為甲午戰爭中林國祥光義艦繼承人的四孫齊昊表示,希望能建壹座甲午戰爭致遠艦無名戰士墓和紀念碑,供後人憑吊。據史料記載,1894-1895年黃海甲午戰爭中,致遠艦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全部殉難。
士兵的遺骸在軍官的小屋附近被發現
陳悅說,這次發現的重要文物幾乎都位於致遠艦尾部。
“出現帶有致遠艦艦徽的板材、綠色大炮和各種個人物品,都說明調查區域屬於致遠艦後方。陳悅說,瓷盤壹般是船上軍官用的,考古人員也在確認調查區域是致遠艦的軍官艙。
“除了發現遺物,考古學家還在軍官艙附近發現了壹些骨頭。陳悅說:“這些骨骸是致遠艦上北洋軍人的遺骸。
陳悅說,這些遺骸被發現時並不完整,考古學家挖掘時也格外小心謹慎。
“由於在海中沈睡了120年,戰士們的衣服至今沒有找到,但不久前,考古人員發現了壹枚紐扣。陳悅說,“這個紐扣是銅做的。是否屬於北洋水師,屬於什麽軍銜,還需要看到實物後再詳細研究。
據史料記載,1894,17年9月,甲午黃海海戰中,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在戰鬥中試圖撞擊敵船,最終沈沒。除7名幸存者外,船上252名官兵全部遇難。
“當時絕大多數官兵隨艦沈入海底,遺體應該還在艦內。陳悅說,這些在中日戰爭中的戰士值得我們敬佩和懷念。
據陳悅介紹,目前,考古隊已與有關方面取得聯系,希望妥善處理士兵遺體。
在甲午戰爭中擔任廣益艦管帶,後擔任濟源艦管帶的林國祥第四代籍xfrb孫表示,希望能建壹座甲午戰爭致遠艦無名戰士墓和紀念碑,供後人憑吊。
林的建議得到了許多北洋水師後代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