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訪談 梁小民:興盛壹時的大清鹽商為何會衰落?

訪談 梁小民:興盛壹時的大清鹽商為何會衰落?

2014年11月20日,國家工信部確認我國將取消食鹽專營,結束了兩千余年的鹽業專營制度。

歷史上,中央 *** 為什麽要壟斷鹽業?梁小民以為中央集權專制國家的目標是強國,要國家力量強大,就要增加 *** 收入。傳統時代,國家財政最重要的兩項,壹是人丁土地稅,壹是鹽稅。鹽稅占國家收入的壹半,有時還略高壹些。這是國家對鹽業經營進行直接控制的最根本原因。在中國鹽政史上,鹽政綱法、官商關系、私鹽販賣、兩淮鹽商都是其中的重點內容。

近日,以乾隆三十三年“兩淮鹽引案”為背景的電視劇《大清鹽商》正在熱映,澎湃新聞采訪經濟學者梁小民,請他為讀者科普關於中國歷史上鹽商興衰的那些事兒。

澎湃新聞:官鹽商營在歷史上是如何出現的,經歷過哪些變革?

梁小民:鹽鐵官營在中國有非常長的歷史,直到去年工信部宣布取消食鹽專營,這才算結束鹽業的專賣。

鹽業的專營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為了使齊國強大,管仲辦了“國營企業”,壹個是鹽的專營,控制鹽業貿易;另壹個是官辦妓院。春秋以後到西漢初年,鹽業的專營制度並不嚴格,基本上處於自由貿易狀態。壹直到西漢漢武帝時,桑弘羊主張鹽鐵專賣,從此以後,鹽業專營制度基本在中國歷史上穩定下來。

壹般說來,鹽業專營制度有兩類,壹是直接專賣制,即國家完全壟斷從食鹽的生產到銷售全過程;二是間接專賣制,即國家壟斷食鹽的生產環節,而在食鹽的銷售上允許商人參與,官鹽商營就是這壹類。歷史上鹽政經歷了不少的變化、調整。

《大清鹽商》劇照

首先,要說的是唐代劉晏的鹽政改革。

唐代的鹽政變革不止壹次。唐初 *** 並不征收鹽稅,至於開元年間才開始征收鹽稅。安史之亂後,為了緩解朝廷財政入不敷出的困難,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任鹽鐵使,改革鹽政,實行民制、官收、官運、官賣的食鹽專賣制度,通過全面控制鹽的生產經營來牟取暴利,然而,中央政權仍然日趨衰弱。

寶應二年(公元762年),唐代宗任命劉晏為度支鹽鐵轉運使,主持改革鹽法。劉晏的改革是為了籌備軍餉,以加強中央 *** 對全國的力量,為削除藩鎮勢力而積聚經濟力量。劉晏采用民制、官收、商運、商銷的新鹽法,推行“官商分利”政策。也就是說,鹽的生產交給老百姓,零售給商人,國家控制的是批發環節,這就是官鹽商營,也叫“半專賣”。

這種鹽業專營的方式在以後的宋元明清基本上是沿襲下來了,就是 *** 組織老百姓進行鹽業生產, *** 將所生產的鹽出售給商人,由商人進行銷售,但過程中亦有變化。

明初實行的是開中法,即由商人把糧草運到北部邊疆,然後由收到糧草的單位發給他們鹽引(即取鹽憑證),商人憑鹽引到鹽場領鹽,然後到指定地區銷售。也就是說,官商貿易的方式是以糧草易鹽,而不是以貨幣易鹽。這是效法宋元時期的“入粟中鹽法”。

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葉淇改革鹽法,將納米改為繳銀,允許鹽商直接到兩淮以現銀換取業鹽專利。後來,萬歷年間的袁世振主持鹽法改革,就是綱鹽制,也稱為“綱法”,實際上,這就是壹種商人專賣制度。 *** 持有壹本名錄,即綱本,也叫“窩本”,凡綱本上錄有其名的鹽商,可以世世代代壟斷鹽利,無名者則不得加入充當鹽商。

清光緒年間的綱鹽執照

那麽,誰有資格進入綱本,經營鹽業買賣呢? *** 說了算。商人獲得記錄在冊,換鹽引賣鹽的資格,叫“占窩”。那麽,跟 *** 關系密切的商人就成為鹽業經營的獲利者。於是, *** 通過限制競爭,保證鹽商獨占專利,從而壟斷了鹽業的大權。

這個制度壹直延續至清代中期,直到道光年間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陶澍在兩淮地區進行鹽政改革,由綱鹽制轉變為票鹽制,取消了綱本,商人不用占窩,無論任何人只要拿錢就可以換鹽引進行鹽業貿易。

這壹辦法也並非陶澍首創,明代浙江、山東就實行過票法。票鹽制對兩淮鹽商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澎湃新聞:清代兩淮鹽商,尤以揚州鹽商聞名,介紹壹下揚州鹽商的情況。

梁小民:兩淮地區,東臨黃海,西接運河,沿海地帶有很多鹽場,成本低而產量多。所以,很早以前,兩淮就是重要的產鹽區。揚州又有京杭運河的交通之便。

揚州的鹽商主要有晉商、陜商,還有徽商。為什麽集中到揚州了?這主要與明代葉淇鹽法改革有關。明初實行開中法,故而商人在邊境從事商屯、發展糧食生產的,改為納銀之後,西北地區的各路鹽商就紛紛來到淮揚地區紮根經商。這就包括了山西、陜西商人。乾嘉學派的閻若璩就出生在壹個封建官僚、鹽商大賈的家庭,祖上就是從山西移民到揚州的商人。

另外,揚州鹽商壹半左右是徽商,徽商有地緣優勢,兩淮行鹽區他們比較熟悉;再者,徽商和 *** 關系好,有政治優勢。

徽商重視教育和科舉,家族多培養官員。比如,曹文埴、曹振鏞父子二人都是清代軍機大臣,經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其家族就是做鹽業貿易的。除家族中人躋身士大夫之列外,徽商不惜慷慨解囊為朝廷捐輸、報效,對鹽政衙門和鹽官“效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乾隆皇帝七次南巡,這些費用都出自徽商。所以,他們能進入綱本、占窩、壟斷鹽業貿易。這些徽商大量買鹽引,不僅自己販鹽,還倒賣鹽引。

澎湃新聞:官商關系對鹽商的興衰有何影響?

梁小民:實行綱法時期,鹽商主要是靠 *** 獲得經營鹽業的許可,因此當年鹽商和 *** 的關系非常密切,不論是晉商或者徽商都是壹樣。

明代有兩家大鹽商,在現在山西運城的永濟,過去叫蒲州,王家的王崇古是進士,官拜兵部侍郎,總督過山、陜等地邊區軍務,張家的張四維是張居正的內閣成員,張居正死後,他還短暫地當過內閣首輔。王崇古的弟弟是做鹽業貿易的,張四維的哥哥也是鹽商,他們兩家就壟斷了河東的鹽場,而且兩家還有親戚關系,王崇古是張四維的親舅舅。王、張兩家和明代的兵部尚書,內閣很多官員都有金錢的關系,形成官商團體,負責鹽政的禦史根本奈何不了他們。

清代以後,徽商和 *** 的關系極為密切。康熙、乾隆南巡,即由徽州鹽商招待。徽商構築的園林,培養的歌女、 *** ,還有徽菜、徽班,以及古玩、文物,都是行賄皇室、官員之所需。徽商在揚州的生活非常奢侈,《揚州畫舫錄》就有體現。但是何炳棣先生說,徽商生活的腐化是自身的需要,也是他們交結官場的需要。

官商關系為鹽商的壟斷經營、牟取暴利提供保證,給與方便。兩淮鹽商有總商,有首總,與 *** 打交道的是總商,他們用鹽商們聚集的錢財賄賂官員,得到了好處,大家再分。

徽州建築特色之馬頭墻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曾發生了引起朝野震動的兩淮鹽引案,這是壹起鹽商勾結鹽務衙門官員的經濟貪汙。其實,這是預行提引案,繼任鹽政、鹽運使勾結兩淮鹽商營私侵蝕預提綱引余息銀兩,數額有壹千余萬兩。

這個案件是怎麽回事?就是鹽商要預支鹽引,需向朝廷交利息,於是鹽商賄賂鹽政官員請求,請求遲緩利息繳納。鹽商不斷行賄,該上繳的利息總是延緩。前後經歷了三個鹽政官員,前後二十年,***貪汙壹千多萬兩銀子。

這裏還涉及到鹽商的捐輸、報效問題。每當國家軍需、賑災、河工之時,鹽商即以“捐輸”、“報效”之名向朝廷提供幾十萬,甚至數百萬銀兩。鹽商對於國家財政的經濟負擔也是愈來愈重。

澎湃新聞:官商關系壹方面給予鹽商庇護,另壹方面也造成了鹽商的經濟負擔,您認為這是否是鹽商衰落的主要原因?

梁小民:鹽商的負擔確實是越來越重。乾隆時候,每引鹽所需要繳納的雜稅有12兩,後來就變成了14兩,國家需要的錢越來越多,鹽商的負擔就重。這部分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就是鹽價高漲,曾有統計說,當年船工買鹽的支出占到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可見鹽價之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私鹽橫行,而鹽商的生意愈是不好做。

  • 上一篇:Xi安樂和鴻泰品牌策劃管理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請問山東濟南有古玩市場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