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清明日,城中男女畢出,家家展墓。雖家有數墓,日必展之。故輕車駿馬,簫鼓畫船,轉折再三,不辭往復。監門小戶亦攜肴核紙錢,走至墓所、祭畢,則席地飲胙。……
日暮霞生,車馬紛沓。宦門淑秀,車幕盡開,婢媵倦歸,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奪門而入。余所見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擬。
然彼皆團簇壹塊,如畫家橫披;此獨魚貫雁比,舒長且三十裏焉,則畫家之手卷矣。
南宋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而余目盱盱,能無夢想!
譯 文:
在揚州,清明時分,城中的人們都會外出,家家戶戶都會去展拜先人的墳墓;即使有些人家有許多墓要拜,也壹定要在當天展拜完。因此輕盈的馬車,裝飾華麗的遊船來來往往,展轉行駛。平民百姓也帶著菜肴和紙錢,來到墓地。祭拜完後,便席地而坐,***飲祭酒,啖祭品。……
這壹天,四方客居的外鄉人、徽州與山西的商人,和有名的藝妓,所有好事之徒,沒有不聚集在壹起的。
然而,那些景觀團團簇擁在壹起,就有如畫家的橫幅;唯有今天這景象是象魚那樣連貫,象雁那樣排列飛行,舒展開有三十余裏,正如畫家狹長的橫幅畫卷。
南宋張擇端作了《清明上河圖》,追摹了汴京的景色,充滿了思念故國之情。而我睜大眼睛觀賞,能不會有這種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