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為什麽東亞內卷化這麽嚴重,有改變的可能嗎?

為什麽東亞內卷化這麽嚴重,有改變的可能嗎?

內卷化如此嚴重,本質上是我們想用更少的資源和更多的人口發展的矛盾思想。有改變的可能。

有三種解決方案:

1.增加資源

作為外向型經濟,就是換美元,如果能用本幣換資源,就不需要用出口換美元來進口資源。妳不必這麽累。

這方面的努力壹直都有。

本幣國際化,日元始於1970年代,韓元始於1980年代,至今成效不大。目前唯壹成功的是港元,但港元與美元掛鉤,無法獨立調整匯率和貨幣政策。這種本幣國際化並不能改變香港仍然依賴美元的事實。

這條路目前看不到盡頭。

減少人口

在人力資源不值錢的東亞,發展靠人,這對集體來說當然是優勢,但對個人來說不是很好的體驗。

所有的東亞國家都不可能在資源上自給自足。這裏先不說壹些高端消費品。只有人們需要的食物是不夠的。發展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吃飽。日本和韓國經濟再好,也是資源貧乏的國家。總人口已經接近土地承載能力的極限,最終意味著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必要的努力,白白浪費生命。

人口減少有副作用,但不減少的代價是我們作為個體的痛苦加重。

精英選擇移民,中產選擇死亡。其實我的底層階級也不會有好結果。

擠出空間

這是自我安慰,因為東亞的高人口密度註定了高發展成本。為什麽這裏會出現世界級的城市群?不正常的生活環境造成了這壹切。

東亞在100年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未來將成為最大的城市群廢墟/墳墓。城市化後留下的荒地並沒有解決問題。壹方面,大家加劇城市內耗。另壹方面,農村人口的減少對生產造成了副作用。

作為人類蓄水池的村鎮完全幹涸後,隨著生育率的下降,不到100年就可以“擠出空間”了。現在16億人口的東亞已經人滿為患,未來只有8億人口的東亞可能更適合人類生存(也可能繼續被卷入,然後滅絕)。

到22世紀末,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在研究東亞衰落和滅絕的過程中,應該吸取壹些教訓。為什麽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這片土地可以承載世界40%的人口。但是到了21世紀,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時候,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最終毫無懸念的毀滅了。

東亞的滅亡和西羅馬帝國的崩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蘇聯的解體壹樣,將成為人類歷史不同時期的標誌性事件。

這件事本身就會養活無數考古學家和陰謀論者,就像瑪雅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最終消失壹樣。

但唯壹的好處是,能擠下6543.8+0多億人口的超級城市群,幾百年也不會完全消失,考古學家也不需要挖地三尺去尋找留下的痕跡。

這個開發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

僅僅為了燃燒壹百年,值得全民族為之奮鬥的決心和毅力,犧牲國家的未來嗎?

  • 上一篇:財產綜合險的附加險有哪些?
  • 下一篇:誰發明了造紙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