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真的都是球形的麽?
我覺得認為天體都是球形的,某種程度上可能忽略了壹點,那就是妳見到的,未必就是全世界。這就好比歐洲人曾經認為天鵝都是白的,因為他們只見過白色的天鵝,結果呢?到了澳洲,竟然發現了黑天鵝。
我們平時看到的各種天體的照片大多都是球形的,就會認為天體就是球狀的。實際上,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非球狀的天體,僅僅是我們太陽系就有非常多,它們就是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壹個小行星帶,如果不是木星的引力非常大,那這些小行星對於地球來說就會是壹個非常大的威脅。
要強調的是,小行星帶還不止壹個,在海王星軌道意外還有壹個柯伊伯帶,這當中不僅有小行星,還有很多矮行星,比如:前段時間被降級的冥王星軌道就在柯伊伯帶周圍,不過矮行星壹般都是球狀的。
我們在區分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時,用了三個條件來區分:
1,區分行星和衛星:要圍繞著太陽運動
2,區分行星和矮行星,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能夠確保把自身的軌道上的小行星給清理掉。
3,區分矮行星和小行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能夠形成壹個球形。
所以,小行星和矮行星最大的區別就是能不能形成壹個球形。事實上,大部分小行星都不是球狀,什麽樣的都有,或者說是不規則的形狀。
不僅僅太陽系內有不規則形狀的小行星,之前有個太陽系外的天體“奧陌陌”,它來太陽系裏兜了壹圈,它也不是球狀的,更像是橢球形。所以,天體其實未必都是球狀。
那為什麽我們會看到那麽多的球狀天體呢?
為什麽很多天體球狀的?
實際上,這和它們自身的重力場有關,大自然當中的各種事物,隨著時間的演化都要嚴格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說白了,就是萬物都很懶,都會趨近於壹個能量最低的狀態,也就是最懶散的狀態。而質量稍稍大壹點的天體,在自身重力場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就會形成球狀的,因此這種狀態就是能量最低的狀態。
這個能量最低原理運動到了很多地方,咱們就說考古吧,在自然狀態下是不可能形成矩形的,它不可能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和熵增原理。所以,在考古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很多矩形存在,那大概率這裏有人曾經來過,或者生活過。
天體並非是完美的球
不過,這裏還要多強調壹句,我們總說天體是球狀的,腦海裏想到的就是壹個很完美的球形,球心到表面的距離都是相等。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天體不存在完美的球形天體,就拿地球來說,就是兩極要短壹點,赤道要長壹點的橢球形。當然,我們用肉眼很難能看出來,但實際測得的結果就是這樣。
赤道半徑:6378.140 km兩極半徑:6356.755 km兩者的半徑相差了21km左右。
天體大多都是這樣的,都不是完美的球形。科學家壹直以來其實都在研究天體到底是什麽形狀的。目前的認知是,大質量天體形成的球形應該叫做:馬克勞林球。
這是壹位叫做馬克勞林的學者,將天體的自轉效應考慮在內,最終得到的結果。具體來說是,馬克勞林給出了我們壹個關於天體形狀的計算公式,如果我們把地球的相關參數帶入其中,就會得到壹個地球的自轉周期,當然由於地球是壹個巖石星球,所以實際觀測值會與理論計算有壹些誤差。所以,天體的球形並不是壹個完美的球形。
通過馬克勞林的理論,如果天體轉得足夠快的話,那就可能會成為壹個馬克勞林環,這是在自轉速度足夠快時,理論上得到的壹個形狀,不過,目前還沒有實際觀測到這個形狀的天體。
所以,僅僅從天體上開看,球狀都不是壹定的,更不要說其他物質了。壹般來說,壹個東西的形狀在沒有任何人為幹預下,應該是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和熵增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