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壹字實際上非常有趣。在商周時期,人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邑,“說文”解釋說:“邑,國也”。在周滅商之後,出現了“國”壹字,但是在甲骨文中並沒有找到“國”壹字。在西周時期,人們通常使用“邦”壹字來表達“國”的含義。後來人們有了“國”的概念,銅鼎銘文中的“國”壹字被寫為了“或”。後來,代表該國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或加了“□”,變成繁體的“國”字。
在杭州西湖畔的嶽廟精忠園正墻上,有朱紅鬥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細心的遊客會發現“國”字少了壹點。據說,南宋時期,嶽飛入伍。當他臨行時,他的母親叫他跪下。在他的背上刺寫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嶽飛走到鏡子前說:“母親,您的刺字,兒終身不忘,但不知國字為什麽要少壹點。”嶽母說:“孩子,只是因為金兵入侵中原,國淪陷了,兩個皇帝被俘,現在該國沒有主人。這壹點先別寫上,等到國土收復時再添上去。”
巧合的是,郭沫若先生在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牌匾上題詞,“國”字也少了壹點。 “囗”裏藏的不是“玉”,而是“王”。據說這是因為郭沫若先生沒有繼續向洪秀全進軍,使“天國”不完整,令人深感遺憾,故而有意把“國”字寫少了壹點。
有人認為“國”字少壹點不是洪秀全的創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學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壹點。太平天國的洪秀全首領,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的“太平天國”的“國”字樣,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實際上,太平天國並沒有改變“國”壹字,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範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