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言病情嚴重,已無治。
《左傳》有記:“ 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春秋時期,晉國景公病重,當時秦國在經濟、文化、醫療等方面都比較先進,晉景公就向秦國求醫,秦桓公派了醫緩去為景公治病。醫緩診斷後,說景公病已入膏肓,不宜針刺,灸治不能起效,湯藥也到達不了,已無治。故事是否是場景再現,並不重要。我們關心的是病入膏肓這種說法及何為膏肓。
從邏輯上理解,秦國壹定是把醫術最高超之醫生派去給晉國君王治病,於是醫緩之言就值得我們深思了。春秋時期,出現了非常多學識通透之古聖先賢,如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孫子等,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思想與學識達到了至高境界。 如此大環境,名醫們絕不敢憑著壹知半解胡亂開口。
醫緩為何認為病入膏肓就不可治了呢?
當今醫界,普遍認為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且這些觀點由來已久,這就令人十分困惑,莫非醫緩竟認為心臟有病了就無治?且其觀點還傳流千載,成為美談。如此看來,我們的老祖宗們認知確是荒謬,相比現代醫學可通過心臟開刀手術治療很多心臟疾病,那中醫確實該廢除了。但事實上,現代醫學也有很多心臟疾病無法治愈。顯然,古今中外,醫學上都有病入膏肓而無治。
中醫觀人體有經脈穴位,用來調理臟腑和筋骨皮肉,直接或間接起效,具體應用時,還要運用必要之策略,讓療效更好更快更穩定。 經脈才是最高明之醫學,屬於智者之醫,怎麽可能心包受邪就無治?最起碼,要分別壹下心臟受了怎樣之邪才無治,不能籠統說病入心包就無治了。
所以,關於膏肓,非常有必要透徹研究壹番。果真要理解膏肓到底是什麽,病入膏肓又到底是怎樣壹種狀況,《黃帝內經》可以給我們答案。
為什麽內經可以給我們答案?因為內經是醫經。經書為記載人類思想、道德、行為等方面標準模範之書,人類會把最好和最寶貴之認知寫在上面,造福子孫後代,必誠不我欺!
東漢《太平經》這樣記載醫經:“ 欲樂知天道神不神,相應與不也,直置壹病人前…令眾賢圍而議其病…取其行事…十十中者是也,不中者皆非也,集眾行事,愈者以為經書,則所治無不以解決者矣。 ” 治十痊十之理論與實踐,才可載入經書,後世之人只要遵循醫經去踐行,就沒有不能解決之問題。 這就是古時之醫經。百分百之治愈率在現代人看來,簡直異想天開。故,很多人看內經盡是糟粕。現代人有此觀點也不奇怪,自內經沿下幾千年之中醫,都把經驗當成中醫核心價值來傳播。
道與術相比,顯然術這個層面更容易被人接受和消化,大多數中醫也樂於緣木求魚,如同武俠小說裏人人夢寐以求武功秘籍壹樣,很多中醫終其壹生都在追求“秘方”、“絕招”等。有人通過臨床總結或家傳師授抄本秘本等渠道,獲得了壹些治愈率相對較高之經驗或方技,在壹定範圍內也確有神效。
而人類實際上生存在壹個全方位、多層次、多系統之立體空間 。所有經方秘方絕招,都只能適應於局狹之片區,不可能概全,否則這些醫術就會演變成世人眼中之騙術。然而,現實社會偏偏就有很多肆意妄為之人,國家廣告法為此不得不規定:醫療廣告不得說明治愈率或有效率!因此,哪位中醫敢說治十痊十,立馬就成了騙子。而古人敢說治十痊十,皆因他們明白哪些是自己的菜,那些不是自己的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做得到治十痊十。
就如醫緩,知道景公的病自己搞不定,所以拒絕治療。換個認知低下之庸醫,哪裏明白這個患者是能治還是不能治呢?壹心想著大醫精誠,卻不知自己根本就不是大醫,不是大醫卻去擔當大醫都不敢接的活兒,治療了半天才發現搞不定,這樣治愈率能有多高呢?能治十痊五就已是好運氣了。
當吾輩之認知不能與古聖先賢思想同頻時,就無法真正理解內經。 正如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凡人格局怎能領會賢人、聖人、真人之思維?故,醫緩說病入膏肓不可治,是由其認知度決定的,並不是出於想當然。
那麽,膏肓到底是哪裏?
二
研究離不開認真二字,認真又不能缺了悟性,悟性還必須以規律為前提,否則就是胡說。
關於膏肓,吾輩看到了大量之神化與忽悠,看到了太多之模棱兩可和人雲亦雲,諸如九針、經脈、衛氣、五行等到底是什麽,無滿意之答案。而現代醫學雖看似發達,其實也沒能展現多少令人滿意之療效。
求不了別人,就求自己;求不了當今,就求上古;求不了人類,就求天地!
綜觀整部內經,雖講治病為主,亦全是安邦治國平天下之理法方藥。治國無恒法,時態萬變, 依賴經驗,治理不好壹個國家。 從內經角度去傳承中醫,不能人雲亦雲。
《素問·刺禁論》尤其提到“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針灸經驗豐富之人,皆知嚴格遵循禁刺規定,通常四肢軀幹可刺,腹腔可刺,獨胸腔不可刺,刺中心臟會立刻死人。刺禁論說“ 刺中心,壹日死 ”,這個壹日不是24小時,而是壹個極短之時間。就如同壹個國家國王被殺,國家立馬改朝換代。
國家之父母,君與相;人身之父母,心與肺。壹個國家,皇帝和宰相為核心,其次是將臣使稟等諸官;人體之核心是心臟,實際上還有肺在佐佑。心肺之下有橫膈膜,隔膜之下才是脾肝腎及六腑。內經按輕重貴賤把臟腑分成三焦,實是思想策略,三焦本壹體。由此看來,鬲肓顯然指人體橫膈膜。
肓跟橫膈膜有關,那膏又是什麽呢?《靈樞·九針十二原》說“ 膏之原出於鳩尾 ”,在心臟區胸壁前下端,有壹劍突軟骨保護心臟,這個劍突處就叫鳩尾,就是膏之原。
鳩尾只是膏之原,膏是不是就是鳩尾本身呢?肓具體在哪裏?
根據現代醫學《人體解剖圖譜》,人體橫隔膜位於心臟和雙側肺臟下面,在肝、膽、脾、胃的上方,像壹個傘狀大圓盤橫撐在身體內部,分隔胸腔與腹腔。橫膈膜四周,分別連著胸骨部劍突後面、肋部胸廓下緣內面及腰部上三個腰椎體、腰方肌上緣、第12肋尖,這些連接形成整個橫膈膜。
橫膈膜主要參與機體呼吸活動。吸氣時,膈下降,胸腔擴大,呼氣時,膈恢復原位,胸腔縮小。壹呼壹吸,就可推動血液循環和食物在腸胃道內運行。習武之人丹田呼吸之法,即是不斷鍛煉橫隔膜強度,增強衛氣能量,繼而提高抗擊打能力和技擊爆發力。
橫隔膜對人體氣血之循行狀態,起著至關重要之調控作用,還擔負著調節心肺與肝脾腎之間、五臟與六腑之間、臟腑與經脈之間溝通聯系之重任。
橫膈膜之上,還有上縱隔、前縱隔、中縱隔、後縱隔,這些膈膜組成壹個完整架構,支撐和保護著心肺。從生理和力學角度看,這些構架任何壹處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心肺功能。
《靈樞經·背腧》裏的胸中大腧(杼骨),及被中醫廣泛應用之膏肓穴,就在上縱隔區域。鳩尾穴和膻中穴,則在前縱隔區域。而肺腧、心腧、膈腧、肝腧、脾俞這些重要穴位,都分布在整個胸椎段之隔膜區域裏。
很多心肺病患者,只要揉壹揉這幾個相關部位,都可得立竿見影之效。
中醫按摩、針刺、艾灸,取穴是不壹樣的,很多人把同壹穴位理解成針刺可以用,按摩可以用,艾灸也可以用,比如足三裏,針刺是它,艾灸是它,按摩點穴也是它,這是中醫界普遍現狀。實際上這樣不分青紅皂白之治療,療效會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越治越重。正確的是: 針有針的穴位與講究,按摩有按摩的穴位及講究,艾灸又有艾灸的穴位及講究,不可混為壹談。
通常中醫愛好者運用這些穴位,都是基於解剖學和運動力學原理在做功,如果拋開心理作用所起效果,真實療效十分低微短暫。如果從內經營氣和衛氣循行路線來看,從經脈穴位陰陽五行方面去著手,再去調理這些構架,其功效會遠遠超過解剖及力學方面之影響力。 對中醫而言,了解和掌握營氣和衛氣之經脈循行及其規律,是謂根本。否則,醫術就很難上層次。 《黃帝內經》之重要性,就在於能夠讓妳明白道理,而不至於稀裏糊塗的行醫。
綜觀內經全文可以看到,膏肓並不是“不治之癥”。《靈樞·九針十二原》明確指出:“ 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 。”十二原就包括膏之原和肓之原。所謂原,是指能量源點,通過調節這些原穴,即可調控整個五臟之狀態。
很顯然,膏和肓是可以用來調控疾病的穴位,那麽膏就肯定不是心尖脂肪這地方,因為這裏不能直接著手。比如,調節膏之原的鳩尾穴,就可起到調節心肺的作用。用鳩尾穴治療心絞痛、呼吸淺短、胸悶、氣喘的患者,療效立竿見影。特別是那些平常感覺吸氣只能到胸口處的患者,針刺鳩尾穴後,立刻就感覺呼吸可以深入小腹,神清氣爽了。
《靈樞·九針十二原》還說了壹句被很多中醫引用過的話:“ 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確實,若不明白膏肓是什麽及膏肓之功用,很多臟腑疾病我們將束手無策,也就是未得其術。所以,如果僅把膏當做心尖脂肪,肓當做心臟與隔膜之間之區域,既經不起推敲,也有些不合理。雖然橫膈膜屬於膏肓,但還不是膏肓的全部。
三
《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 膏之原出於鳩尾,肓之原出於脖胦。 ”鳩尾已知在劍突處,脖胦在哪裏呢?有人說是肚臍,有人說是氣海,有人說是關元,莫衷壹是。
很多人把脖胦理解成氣海,理由是《素問·腹中論》和《素問·奇病論》講的“ 肓之原在臍下 ”“ 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故環臍而痛 ”。所以,覺得既然在臍下,還環臍而痛,不是肚臍還能是什麽?
事實上,這兩篇經文此處講的是伏梁病的病案。何為伏梁?顧名思義,人身之梁,非脊柱莫屬,梁之下所伏藏的正是腸胃之隔膜,連著肚臍。而臍下,古人之方位定義很清楚,從經脈角度去看,下只能是垂直向下處。很顯然,臍下,是肚臍下面肚腹中央處,這裏正是脊梁靠腹腔內側。
人體膈肌之起點,約在腹部內側第二三腰椎上下之部位,正對肚臍,所以描述成臍下。而第二腰椎棘突下,正是《針灸甲乙經》所說之“命門穴”。
《針灸甲乙經》為三國西晉時皇甫謐所著,其所言“命門”非《黃帝內經》所言之命門,內經之命門為“目”,此地在內經裏被視作陽氣之出入通道,《難經》也把這裏叫命門,說“左腎右命門”。
既然是命門,說明這個地方直接或間接影響心臟。《甲乙經》和《難經》,都是對中醫針灸影響巨大之典籍,但作者只告訴我們這個穴位叫什麽名字,可以治什麽病,而不講明為何能治那些病,這是遺憾之處。當然,也許這兩位作者也是聽人家講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到這個時候,我們對於膏肓之理解應已比較清晰了: 膏之原,在鳩尾處,而肓之原,在第二三腰椎內側處,也就是正對肚臍的部位,這裏就是臍下的肓之原。
再來整體看膏肓就會發現,胸骨柄與胸骨聯合處、第四胸椎下緣、膏之原、肓之原這四處機關點,***同組成了膏肓。應用方面大致是膻中穴、大椎穴、膏肓穴、大包穴、膏之原、肓之原等幾個穴位。請註意,膻中穴並不在兩乳之間的位置,而是更靠上,在胸骨角的位置。教科書上的膻中,並不是內經所說的膻中,是隋唐時期楊上善及王冰等人解讀內經定下的位置。事實上,內經並沒有說膻中在兩乳之間。
為什麽病入膏肓後就回天無力了呢?內經認為百病生於氣,這個氣泛指天氣、地氣、人氣。疾病發展過程,通常都是由外而內發展,叫做外邪侵襲:“ 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 ”
有壹種說法認為病是吃出來的,很多人因此壹味吃得清淡,或將那些性味寒涼之食物視作毒蛇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以為這就是養生了,這並不正確。食物之性味天然分為酸苦甘辣鹹五大類,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在不同時間和狀態下,是要分別對應供給五臟的,正常狀態下,無論什麽味道之食物都要吃壹點。至於吃進去怎麽分配,那是身體自己的事,無需瞎操心。這些性味不同之食物,在內經裏叫地氣,是五臟六腑所必須的能量之壹。五臟各有所需也各有禁忌,太少不及,太多為過。除非吃了有毒有害的食物,壹般吃點涼寒食物,或不合適妳體質的東西,只要營衛二氣循環正常,那些太過身體自己會化解循環排泄掉,根本不會太傷身體。
所以,並不是說妳只要受點涼寒或吃點涼性水果喝點冷飲之類就壹定會生病。 人體生病有兩大前提,壹個是妳體內經脈循行不好,這就涉及情誌、作息、飲食、氣候等是否合於妳的身體。另壹個是風水,要麽天不養妳,要麽地不養妳,要麽天地都不養妳,妳又怎麽可能生存得好呢? 但這些就涉及五行及五運六氣了,說來話長。
言歸正傳,如果沒有內亂發生,那麽疾病的發生就是壹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外邪侵襲人體的發展過程示意圖如下:
孫脈指皮膚微細血管,絡脈指毛細血管,經脈指小動靜脈血管,輸脈是主動靜脈血管,伏沖之脈是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血管,膂筋是腰大肌腰小肌之類,腸胃募原是腹部那些隔膜。整個理解都是相對於衛氣而言,非狹義解剖之意義,要想知道為什麽要這樣理解,須先把思維模式調整成與內經同頻。
當外邪由淺入深,壹步步侵入到腸胃之募原時,人的病情就比較危重了。此刻若有真正之明醫出手,還可挽回性命。如果不知也無知,繼續任其發展,腸胃之募原的下壹步就是傳病給肝脾腎,到這個時候,即便是真正的明醫出手,十個患者能治好壹半就非常不錯了。也就是內經所言“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
如果沒遇到明醫,病情就會繼續發展,那就到了心肺門口。心肺門口,也就是膏肓,心肺四周之隔膜。
病邪侵入心肺四周,就會限制心肺正常功能,也許表面上患者氣色和精神還不錯,實際上已沒有了循環,也談不上陰陽和合了,如不是命不該絕,患者就只剩死路壹條。
並不是說心肺有點癥狀就屬於病入膏肓,很多所謂的心臟病、肺心病其實都是營衛二氣循行和濡養不好所導致,看似很重之癥狀,有可能只是表象並非真相,真正之原因可能還只在經脈血氣這壹層,最多是在伏沖之脈這壹層,離病入膏肓還早。
現在我們可以理解,為何有些神醫能治好個別瀕危死亡患者,其實那些患者本就不是真正的病入膏肓,神醫們只不過是像古玩行那樣,運氣好,撿了個漏而已。
所以,即便妳的臟腑出現某些癥狀,也不要輕易擔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癥,只要還能吃,還能拉,還能睡,還能鼓氣運氣,哪怕妳臥床不起,飲食很少,睡眠極差,精神萎靡,也未必就是真正的病入膏肓。
真正的病入膏肓,就類似於壹個國家,由於君主喪失神明,導致朝政混亂。這個神明的喪失,或許是因為傀儡身份,政令不出皇宮,或者本來就是昏君。總之搞得整個國家民不聊生,四處八方揭竿而起,繼而各地呼應,發生大規模動亂,然後全國失控,最後,叛軍兵臨城下,將國王和宰相圍在了皇宮裏。這時的君主,既沒有兵權,也沒有民心,更沒有外援,當然只能等死了。
圖示:整個國家都已陷入黑暗,僅剩下被巨大黑暗包圍的大內皇城,皇城裏就剩下皇帝和身邊的少數人。
還有回天之術嗎?這種事情,明眼人壹看就知,即便神仙下凡,也幫不了這位皇帝,明天就是改朝換代的日子。
換做人體來說, 當病邪入侵心肺之膈時,飲食不進,排泄不能,呼吸困難,四肢均不聽使喚,就只剩下入土為安、回歸自然這壹條路了。 這就是病入膏肓。
到了這個地步,誰還有辦法拯救這位患者呢?所以,醫緩是明白人,晉景公的病已入膏肓,就如同國王已被實力強大的叛軍圍在孤城,束手待擒,無論針還是灸還是藥都治不了,也就只有不治了。若非要去救,這人就成了是被妳治死的,只會再多搭壹條命進去。